第15頁
張儒秀聽罷這話,說道:“阿娘,我想我這般,是改不了的?!毖酝庵獗闶?,她還是更喜歡一個人待著。 “罷了,娘也不逼你。若是改不了了,那就順其自然。一個人也挺好?!贝竽镒影参康?。 只是不免要多說幾句:“你這孩子,從小便是這般冷性子,不愿與人多交流。病好后倒是更野,我聽養娘說 ,你這幾日一直想找機會出去呢?!?/br> 張儒秀一聽,只笑笑,說著好話。 大娘子被這顛簸搞得胸悶,讓張儒秀把車簾掀開一點,好透氣。 從車里看外面倒是別有一番風趣。走馬觀花間觀遍世間,也讓人多生感慨。 大娘子似是累了,閉著眼養神。張儒秀拿了個小毯子,輕輕蓋在大娘子的膝上。 歲月不敗美人啊,大娘子風韻猶存,跟那些宴上命婦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張儒秀往外瞧時,突然瞥到一無比熟悉的身影。 是位男子,穿梭于兩條小巷子之間。說熟悉,只是那人的身形與張儒秀穿越前的某位朋友特別相似。 不過后來因著一些緣由,張儒秀倒是與朋友散開了來后并無聯系。 直到現在 ,驀地在汴京城看到一位與故人相似的過客,心里又怎能不動容? 不過那人步伐極快,一瞬便消失在巷子里。 張儒秀也失了看風景的興趣,也學著大娘子,閉眼瞇了一會兒。 數日一晃而過,張儒秀連著在府里待了多日,一直沒有找到好時機出去創業心里不免有些郁悶。 不過恰好這會兒張父張母許是覺著她快出嫁了,也不再多管她。這倒是叫張儒秀平白得了個出入自由的好處。 照大娘子的意思,只要二更天前回來就行。這也給她的創業計劃帶來了許多便利。 白日里她出去找合適的地方,想擺個攤;晚上她就拿張紙,詳細地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再加以整理擴充。 至于靠什么發財致富?她自有妙計。 閑能生財,原來這句話是真的。 這幾日,張儒秀總是用自己的力氣幫那些女使們搬重箱子,起初女使們還不相信也不敢讓她去幫忙。結果她們見證過張儒秀一次搬了一個超大箱子之后,就默許了她這一行為。 這事傳遍了整個張府,張父張母本也是不相信的,結果被張儒秀當面秀了一番,二人也不再多管。 女子強壯些,總歸是好的,雖說張儒秀這也太強壯了一些。 不過張父還是封了消息,不敢再這緊要關頭鬧出些什么不正的風聲來。 而張儒秀也在一次次義務勞動后,也掌握了自己的金手指。 一句話:只有在她做了一些勞動后,彈幕才會顯現出來。這勞動自然不是平時走路什么的,更準確的來說,是指搬動重物,譬如水甕、箱子之類的。 這幾日,彈幕一直穩定地顯現。女使頭上大多都是“三小娘子人可真好”之類的稱贊話語。 她上街時,也能看見路人頭上的即時彈幕。 只是這些與她萍水相逢的人身上沒有自我介紹,與之前的司馬光、韓琦等頭上的彈幕大為不同。這些人有的,只是一條飛快劃過去的彈幕而已。 難道這就是主角與NPC的不同之處么? 張儒秀想了想,她遇見的眾位大佬中,貌似只有司馬光一人的彈幕是與眾不同的。只是二人才見了兩面,事實是否如此也不太好判定。 不過到了四月十四乾元節,二人便可以再多做了解。 至于創業,張儒秀想著,先給自己蒙幾層面紗,以防汴京中有人爆她馬甲。何況這事,若是被張父張母知曉了,定不會同意她繼續做下去。 她每日先搬個幾炷香時間,午后坐車去城南玉仙觀外擺一小攤。這玉仙觀是游人游春的名勝場所,張儒秀也去探過幾次。 城南野道,那繚墻重院處,便是玉仙觀。才子佳人眾多,她便可借以測姻緣之借口,撈一筆小錢。 況如今有正是好時節,日長風靜,啼鶯婉轉,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而張儒秀也在那邊交代好了自己擺攤所需的物什,每日午后坐那處一個時辰,到點就回府。 為保自己開業大吉,屆時她會安排幾個托兒來點氣氛烘托。如此一番宣傳后,想必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張儒秀停筆,看著自己的創業計劃,心滿意足地大笑起來。 不過她自己這一行為還是被心細的二姐給發現了,二人住得那樣近,二姐早就發現了張儒秀在偷偷摸摸地進行著什么。 于是這晚,二姐找上門來。 “你可莫要誆騙我,爹爹阿娘他們不知,難不成我還不知道么?” 張儒秀見自己也瞞不過她,便將自己的創業計劃告知于她。當然她也隱去了自己的金手指這一說,只是謊稱,自己之前看過算卦之類的野書籍。 二姐雖是不解,但還是選擇相信張儒秀。只是再三囑咐著,莫要生事,莫要被人認出來。 張儒秀當然只是點頭應付著,只是心里還另外打著盤算。 作者有話說: 文中關于玉仙觀的描寫部分采自張先的《謝池春慢·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 第9章 創業之始(上) 這兩日張儒秀的手可遭了苦。 為了讓彈幕能撐得更持久一些,她瘋狂地幫府里的下人們搬物件??蓪嶋H上大家都以為她只是圖個新鮮,讓她搬弄半天后便委婉拒絕了。一個待出嫁的千金,整日里搬這些重物什,也是不成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