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書迷正在閱讀: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兒、穿成嬌軟廢物在末世封神、漢宮椒房、假孕后我繼承了帝國(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無巧不成合(1V1,h)、風情月債(民國H)、清釉(辦公室1v1)
她的話擲地有聲,底下的朝臣們默默不語,跪在地上的保文侯躬身伏地,看不清他的神情。 朝會在爭議之中結束,謝寶扇帶著李恪出了宣政殿,他們剛回到乾明宮,洪全來傳話,說是封穆求見。 正在批奏折的謝寶扇放下朱筆,她對洪全說道,“請封大人進來?!?/br> 那洪全去傳話,不大一會兒,就見封穆進殿,謝寶扇一見他,問道,“遼東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除了朝廷派往遼東的人,謝寶扇私底下又接連派遣幾批人過去,這些時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寧壽宮的動向,想要看看皇太后,到底能不能從那茫茫海上,撈回攝政王的尸身。 封穆沉聲回道,“暫無消息傳回?!?/br> “姜樺呢?” “也蹤跡全無?!?/br> 聽了封穆的稟報,謝寶扇雖說心里早已有準備,卻仍然禁不住心口一滯,她靜默半晌,堅定的說道,“再派人去探?!?/br> 封穆稱是,他抬起雙眼看向謝寶扇,短短幾日,謝寶扇便瘦得幾乎脫形,攝政王的失蹤,最受打擊的人莫過于皇太后,但她并未因此喪失意志,正是因此,原攝政王一派的死忠,才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她。 謝寶扇輕輕扣著案幾上的一摞折子,對身邊伺候的小太監說道,“拿去給封大人看看?!?/br> 小太監捧著折子送到封穆面前,封穆接過這些折子,他飛快的略過奏折上的內容,這些折子無一例位,全是保守派請求廢除炮廠,重新海禁。 其中有一位是靜安侯,封穆說道,“這幾年放開海禁,宗室里最支持攝政王的就是靜安侯?!?/br> 謝寶扇諷刺一笑,她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看來有人篤定攝政王回不來了?!?/br> 封穆抬起雙眼看向謝寶扇,他想問皇太后,她是否相信攝政王會回來,可是轉念一想,這問題似乎毫無意義。 殿內變得十分安靜,過了一會兒,封穆說道,“太后,攝政王一定會回來?!?/br> 他頓了一頓,對謝寶扇說道,“殿下剛到云州封地時,我朝邊境和韃子國還時有紛爭,有一回雙方交戰,殿下所帶的一支小隊與眾人失聯,王府派了許多密探都遍尋不到,那邊境之上是荒涼的戈壁,缺衣少食,一旦迷失方向,必死無疑?!?/br> 謝寶扇聽著封穆的敘述,忍不住屏氣凝神,在她眼前,似乎真有個少年的身影,出現在漫天黃沙的戈壁大漠。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殿下兇多吉少之時,一個月后,殿下帶著小隊回到云州,那個小隊一共十一人,沒有一個人死在戈壁里?!?/br> 封穆敘事時滿臉平靜,謝寶扇看著他,“封大人,你跟著攝政王多久了?” 封穆回道,“算下來,已有將近十五年了?!?/br> 謝寶扇說道,“哀家和你一樣,相信攝政王一定會平安無事?!?/br> 他二人沉默半晌,謝寶扇正色說道,“封大人,哀家有兩件事要交給你去辦?!?/br> 封穆恭敬的拱手回道,“全憑太后吩咐?!?/br> 謝寶扇神情嚴肅,她道,“想必你也知道,宗室近來對哀家頗有怨言,恰逢攝政王在這個時候下落不明,哀家憂心有人想借機挑事,這些年你在戶部任職,別人倒罷,戶部尚書徐大人務必替哀家探探他的口風?!?/br> 她雖未曾明言,封穆卻心知肚明,在這緊要關頭,六部尚書的立場至關重要,他必須搶在宗室之前率先爭取徐錦的支持。 封穆拱手回道,“是?!?/br> 謝寶扇再次開口,“再一則,攝政王還沒下落,福華長公主必定惦記,你替哀家去念慈庵看看福華長公主?!?/br> 福華長公主和李扇是一母同胎,這些年她一直在念慈庵清修,輕易不回京城,便是此次攝政王妃徐綺兒的喪禮,她也只是打發人送了奠儀,福華長公主身份尊貴,在宗室里地位崇高,若是有她出面,也能多一份助力。 謝寶扇不希望和宗室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但倘若真走到那一天,謝寶扇也希望能多得一份支持。 第187章 直到夏至,遼東仍未傳…… 直到夏至, 遼東仍未傳來攝政王李善的消息,宗室的皇親國戚越來越沒有耐心,端王仍在告假, 那些上折奏請給攝政王治喪的折子雪花一樣飛到謝寶扇的案前。 謝寶扇與宗室之間的關系已降至冰點,六部似乎樂于見到這種情況,而就在這時,送到遼東的十門紅衣大炮,終于派上大用場。 五月底,曹兵率領的遼東水師在渤海灣與倭寇大決戰,大鄴朝自造的紅衣大炮初次向世人真正展示它的威力,在蒼茫的大海上, 密集的炮火覆蓋了半個天空,倭寇的艦船悉數被炸毀, 火光之中,敵人的尸體密密麻麻的漂浮在海面上, 那倭寇的首將搭乘一艘小船,在隨從的護送下,從海上倉皇逃走。 曹兵真不愧是攝政王親自調教出來的水師將領, 渤海海戰大勝倭寇, 他索性一鼓作氣,拉走五門紅衣大炮, 一路順風駛往朝鮮國,并聯合朝鮮國的水軍,在單島附近與倭寇海戰數十日,終于逼得那盤踞在朝鮮近島的倭寇遞了降書。 捷報送抵京城,滿朝文武百官無不彈冠相慶。 遼東水師總督曹兵乃是當之無愧的首功,正當慶賀之際, 亦有些掃興的聲音,稱道曹兵未向朝延稟報,便擅自帶著紅衣大炮前往朝鮮,但凡稍有差池,便是大鄴國的罪人,謝寶扇只回了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將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彈壓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