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書迷正在閱讀: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兒、穿成嬌軟廢物在末世封神、漢宮椒房、假孕后我繼承了帝國(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無巧不成合(1V1,h)、風情月債(民國H)、清釉(辦公室1v1)
李善此前已經對謝寶扇說過這事,謝寶扇便道,“你想去?” 珊瑚說道,“這是長見識的事,怎么能少了我?!?/br> 這回被選進經貿團的都是有資本的大富商,有的人家幾代行商,珊瑚在他們面前不夠看,她心里亦知,人家是看在皇太后的面兒上,若非如此,誰會搭理她呢,珊瑚這幾年在男人堆兒里打滾,自問不比別人差半分,如何肯錯過這次機會。 謝寶扇對她說道,“這回和韃子人互市,沒有三五個月,只怕是談不下來的,那云州路途遙遠,你受得住么?!?/br> 珊瑚自信滿滿的說道,“早年我就和娘娘去過云州,怕甚么呢?!?/br> 她執意要去云州,那謝寶扇便道,“你要是真想去,就跟封穆說一聲?!?/br> 珊瑚如愿以償,她謝過謝寶扇的恩典,在宮里逗留半日,便出宮回家。 第162章 一轉眼,到了最后一場…… 一轉眼, 這場蹴鞠比賽只剩最后一場,廣寧府已經落敗,寧波府和常寧府爭奪頭甲, 比賽的這日,定在九月初一,入場的門票千金難求,據說黑市上的一等坐席已經炒到上千兩銀子一張,多少貧苦百姓,窮極一生也見不到這么多銀子,然而京里最不缺的就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為了一張門票, 豪擲千金的不在少數。 前不久,謝寶扇說要帶著太妃太嬪們出宮去看比賽, 她果真沒有食言,特意叫京兆府單獨僻出一塊地方, 收拾得干凈整潔,和外面的坐席用帷幕隔開,又下帖子邀請京城有頭有臉的命婦一同前去湊熱鬧。 太妃太嬪出宮, 禮部的官員們又是一番忙碌, 言官們象征性的反對了兩句,大抵是知道勸不動謝寶扇, 也就沒有多說。 這一日,謝寶扇沒去,她不去,李善自然也不去。 正逢千秋節,宮里的祭典也多,李善剛從奉先殿回來, 身上還穿著禮服,繁復華麗的禮服穿在身上又沉又重,他一進屋,就有內侍圍上來,替他脫下禮服,換上輕便的衣裳。 這時,有太監進來通稟,“殿下,封大人求見?!?/br> 李善抬眉,“傳?!?/br> 說話間,就見太監領著封穆進殿,封穆向李善行禮,李善見他隨身帶著賬本,上下打量封穆一眼,好奇的問道,“聽說你弄到一場決賽的門票,怎么沒去看比賽,倒進宮了?” 千秋節,朝中一連罷朝三日,這個時候,差不多所有人都在關注宮外正在舉行的蹴鞠比賽。 封穆一本正經,他道,“下官把票賣了?!?/br> 他本來就不喜愛蹴鞠,聯合商會的人送了他兩張門票,轉眼就被封穆高價賣出去了。 李善嗤笑一聲,這封穆收人好處,在他面前也不稍加掩飾,李善也沒多做評價,只道,“說吧,進宮來做甚么?!?/br> 封穆把帶來的賬本奉上,說道,“下官是奉太后娘娘的旨意進宮,娘娘交給下官一批賬本,下官不敢私自定奪,特地來詢問殿下的意思?!?/br> 小太監捧著賬本送到李善面前,李善隨意翻看幾頁,不禁挑起眉,調侃說道,“看來太后入股的這幾家賭坊生意不錯?!?/br> 當日謝寶扇插手京城幾大賭坊的生意時,就是封穆和珊瑚一起辦得這差事,生意到底如何,封穆不說門兒清,心里大概也有數。 李善看了幾頁,他合上賬本,漫不經心的問道,“太后可曾說了甚么話?” 封穆悄悄覷了李善一眼,說道,“太后說,這四十萬兩銀子,雖說是杯水車薪,但也聊勝于無,只望能給殿下出一份兒力?!?/br> 李善轉動著手上的扳指,他道,“這么大筆的銀子,太后眼睛眨都不眨,就這么拿出來,可真夠舍得的?!?/br> 封穆拿不準李善的想法,他思襯片刻,說道,“殿下,太后也是好意?!?/br> 李善撩起眼皮,看出封穆大概是有甚么誤解。 那封穆見李善不語,接著說道,“太后自從得知殿下要重建水師,就開始想方設法籌銀子呢?!?/br> 封穆是李善從云州帶來的舊部,別人不敢在李善面前說的話,他倒敢說上幾句,李善默默聽著,謝寶扇入股賭坊做生意,這事他自然知情,只是他卻并未放在心上,讓他不曾料想的是千秋節還沒過完,謝寶扇就給他砸了四十萬兩銀子。 當日李善離京,宣政殿只剩謝寶扇垂簾聽政,那時皇太后說要出力,封穆也沒放在心上,畢竟她一介女流,又能出多少力呢,誰知這才幾個月,她一出手就是這一大筆銀子。 李善笑了笑,他道,“封穆,你說太后給的這筆銀子,本王該不該收?” 封穆只當攝政王一個大男人,不愿受到婦人的相助,他正色說道,“收,當然得收,依下官的愚見,殿下收下這筆銀子,太后方能安心吶?!?/br> 李善搖了搖頭,他道,“太后心思太重,這些用銀子的事情,何需她來cao心,本王若是連這些小事都辦不好,這攝政王的位置也不必做了?!?/br> 不過,有人惦記他,不得不說這滋味還不錯。 封穆又看他一眼,說道,“誰還嫌銀子多呢?!?/br> 研制火銃,重建水師,放開海禁,遠洋進行商貿往來,乃至日后的各項改革,哪一項都要銀子,有朝臣曾提議增加賦稅,但老百姓的日子本來就過得不容易,李善并不愿將這重擔平白壓在他們的肩上。 這回齊聚京城的大富商們打開了李善的思路,商人的地位不高,他們卻壟斷了大部分的財富,朝延找他們出力,總不算大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