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書迷正在閱讀: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兒、穿成嬌軟廢物在末世封神、漢宮椒房、假孕后我繼承了帝國(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無巧不成合(1V1,h)、風情月債(民國H)、清釉(辦公室1v1)
謝寶扇眼神兒發亮,她問,“殿下何時打發人出宮去買的,竟也不告訴我一聲?!?/br> 李善看到謝寶扇又驚又喜,心里不禁一片柔軟,他道,“你身子還未好,不可貪嘴,略吃兩口就不許吃了?!?/br> 謝寶扇抿嘴一笑,身上的病痛似乎也消失不見。 第160章 謝寶扇這一病,牽動了…… 謝寶扇這一病, 牽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些朝臣上趁機上折,請她留在后宮頤養天年, 前朝的政務交給攝政王,不知幾時,民間有傳言,說是攝政王不滿皇太后干政,借著朝臣的手,想逼迫謝寶扇退出宣政殿。 這些流言蜚語,李善原本沒有理會,不想越傳越離譜, 更有甚者,又提起前事, 說謝寶扇以一介罪女的身份入主后宮,當年的信國公府罪虐深重, 謝寶扇雖是當今圣上的生母,只是她乃是犯臣之后,再垂簾聽政便極為不妥。 謝寶扇原本在寧壽宮養病, 隱約也有聽聞, 許是在病中,她心里難免有幾分郁悶, 那病情也就遲遲不見好轉,李善氣急,叫人摸查起流言的源頭,竟是從一幫學生里說起來的。 說來說去,還是這幫讀書人不滿婦人干政,要是依著李善的脾氣,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先送到采石場做幾日苦役,等他們腹中空空,那一套三綱五常的謬論也就無關緊要了。 這日,李善下了朝會,他獨自來到寧壽宮,剛剛進門,便看到銀環在爐著煎藥的火爐,銀環是寧壽宮的首席女官,等閑不做這些粗活兒,李善一見,便問道,“怎么是你在熬藥?!?/br> 銀環看到李善,放下手里的蒲扇,起身對他行禮,說道,“太醫說這湯藥的火候極為要緊,奴婢只怕小宮女們不用心,這才親自受著爐子?!?/br> 李善站在階下,問道,“太后的身子怎么樣了?” 銀環憂心沖沖,回道,“剛用完早膳就又吐了?!?/br> 李善皺起眉頭,他道,“昨兒不是要見好么,是不是早膳不合她的胃口?!?/br> 說起此事,銀環后悔不跌,“是奴婢疏忽大意,娘娘晨起出門散步,幾個小太監嚼舌,娘娘大約聽了幾句歹話,回來就吐了?!?/br> 原來,這兩日謝寶扇的身子略有起色,今日她起得早,進寶見她精神尚好,便說御花園的秋海棠開得不錯,提議過去散心,謝寶扇在寧壽宮悶了這些日子,也有意去閑逛,她帶著幾個貼身的宮女太監到了御花園,一路賞花說笑,心里的郁氣也消散了一些。 誰知經過芍藥圃,有三個太監宮女在閑話,那芍藥圃本就偏僻,不是開花的季節,一大清早,也沒人會過來,那幾人便在此躲懶。 偏巧他們聊到的事主是謝寶扇,一個太監說道,“太后這是心病,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醫,那太醫院的湯藥,怕是不中用?!?/br> 有人不解,問他何意,太監說道,“太后垂簾聽政,朝上的大臣們,哪個能樂意呢,便是攝政王,一兩日還好,時日長了,未必不會與太后生嫌隙?!?/br> “要我說,太后在后宮,有吃有喝有人伺候,那朝堂上要cao心的事太多了,還不如后宮安逸呢?!?/br> “你懂甚么,這就是權欲,沒聽人說過么,嘗到權欲的滋味,就再也戒不掉?!?/br> 這時,三人里面,唯一的那個宮女壓低聲音說道,“你們聽說過么,因著攝政王常到寧壽宮,那攝政王妃和太后面和心不和,攝政王妃為了與太后置氣,還把太后的親meimei抬進王府做妾室呢?!?/br> 進寶在他們說出更多驚人之語時,搶先出聲喝住他們,那些人見到皇太后就站在自己身后,臉色煞白,仿佛看到末日。 謝寶扇出門閑逛時,銀環并未在她身旁伺候,這些話是進寶回來后告訴她的,李善眼底一冷,沉聲說道,“這樣妄議主子的奴才,還不早些發落,是要等著本王來動手?” 銀環見他發怒,心頭一慌,說道,“回稟殿下,三人各打了五十大板,已經趕到浣衣局去了?!?/br> 李善的神情仍然顯得十分冷竣,他問,“太醫可曾來看過?!?/br> 銀環輕聲說道,“太醫剛走,又開了新藥方?!?/br> 李善叫人把藥方拿給他看,銀環立在一旁,她悄悄看了李善一眼,說道,“娘娘心里不自在,還請殿下稍后多多寬慰娘娘幾句話吧?!?/br> 李善提腳就往里走,守門的小宮女打起簾子,李善進門一看,謝寶扇躺在美人榻上,西窗底下安放著一張幾案,案上一只多寶瓶,里面供著幾支秋海棠,花瓣上還帶著幾點露珠,像是哭泣的少女。 “殿下來了?!敝x寶扇坐起身。 謝寶扇臉色蒼白,顯得無精打采,李善說道,“想吃甚么?” 謝寶扇搖頭,她沒有胃口。 “朝堂上近來可有甚么新鮮事?” 李善想了一會兒,說道,“這回的蹴鞠比賽,南陽侯輸了半個家當,把祖傳的《草書千字文》轉讓給輔恩公,輔恩公請人鑒賞,結果被指認是仿冒,輔恩公向南陽侯索要轉讓的錢財,南陽侯反倒指責輔恩公調包了他的真跡,兩人的官司打到御前,已經鬧了好幾日?!?/br> 謝寶扇被逗笑了,她說,“輔恩公瞧著五大三粗,字也不認識幾個,原來還愛好這些風雅文物呢?!?/br> 這輔恩公是武將出身,輔佐先帝登基有功,這才被賞賜的爵位,過去在朝堂上說話,常因用錯典故讓人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