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兒、穿成嬌軟廢物在末世封神、漢宮椒房、假孕后我繼承了帝國(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無巧不成合(1V1,h)、風情月債(民國H)、清釉(辦公室1v1)
全場皆驚,朝臣們顯然被謝寶扇的話震驚到了,以至于驚訝的連話也說不出。 這時,仍舊是代明,他氣得勃然大怒,指著謝寶扇罵道,“好一個謝氏,家國大事,豈有你這個婦道人家說話的份兒,你可知你這是牝雞司晨?” 代明又一次把眾人的心聲喊了出來,謝寶扇冷笑一聲,在這些大臣心里,最好的結局是扶持五皇子稱帝,再將懷王趕回云州,她這個皇子的生母,聽話則罷,不聽話逼死她也算不得甚么大事。 大殿里嗡嗡作響,懷王攝政,這跟他稱帝又有何不同? 朝臣暗恨謝寶扇干涉政務,懷王李善只是望著謝寶扇,一句話也不說,謝寶扇平靜的看著他們,懷王和五皇子繼位,他們總會選出一個的。 良久,只聽懷王啟聲說道,“先帝僅剩五皇子,不光先帝的喪禮不能缺少他,這天下的黎明百姓更不能沒有他?!?/br> 大殿里死水一般寂靜,最先回神的是魏之然,他高呼一聲,“懷王殿下賢明?!?/br> 眾人反應過來,接二連三稱贊懷王,倒是支持懷王的人坐不住了,懷王這意思,竟是要將這大好江山拱手讓人? 擁護五皇子的大臣們想不到懷王如此輕易就讓步,幾位老臣唯恐有變,當機立斷,紛紛說要今日迎回五皇子。 李善見他們急不可耐,倒也沒多加為難,他掃視群臣一眼,點了鎮國公,襄陽侯,河陽侯,另有六部尚書,同去白云觀迎接五皇子。 這幾人都是朝中重臣,眾人不免心中疑惑,況且白云觀里駐守著懷王的親兵,他們只怕此行有詐,一時,群臣靜了下來,李善諷刺一笑,問道,“怎么,這就是你們的忠君愛國之心?” 幾位大人老臉一紅,最后是鎮國公先站了出來,他道,“殿下仁義,我等自然要隨同殿下去接回五皇子?!?/br> 白云觀有懷王的親兵,卻也有京兆府的人,鎮國公不信李善會做出甚么出格的事。 那李善回頭望著謝寶扇,他看到謝寶扇靜靜的站在先帝的靈前,兩人四目相視,有幾分欲語還休的意思,有些老臣看不過眼,心里暗罵了幾句,只是得罪不起懷王,并不敢當眾發難。 謝寶扇屈膝朝他施了一個福禮,說道,“殿下深明大義,我在此等侯殿下和五皇子回宮?!?/br> 李善去了,謝寶扇和余下的大臣們等在大殿里。 恍惚是彈指一間,殿外響起太監的通稟聲,“懷王殿下到,五皇子殿下到——” 內殿響起一陣sao動,楊氏和謝寶扇同時望向大殿門口,走在最前面的是懷王李善,他仍穿著那身喪主,懷里抱著一個小人兒,正是許久不見的五皇子李恪。 正午的陽光下,李善的身形高大挺拔,李恪穩穩的坐在他的手臂上,一手摟著他的肩頭,孩子臉上的神情懵懵懂懂,他看到遠處的母親,臉上展露出一絲笑顏。 謝寶扇的眼眶一熱,徹底安心了。 李善抱著李恪一步一步走近,sao動停止了,幾位重臣簇擁著他們進殿,最終,李善在先帝的靈前停了下來,他將李恪放了下來,整理他的衣冠,最后在眾人面前率先跪了下來,高聲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第123章 明德二十二年,正月,…… 明德二十二年, 正月,明德皇帝駕崩,時年四十八歲, 五皇子李恪在懷王李善和群臣的擁護下登基,改國號景成,登基大典隆重而莊嚴,只因皇帝年幼,皇叔父懷王輔政,為示恩寵,加封攝政王,賜金冊金印。 新帝登基, 先帝的元配嫡后楊氏加封母后皇太后,遷居慈寧宮, 生母謝寶扇加封圣母皇太后,遷居寧壽宮, 余者妃嬪除了幾位位份高的準許留在宮內,余者皆挪到宮外的皇家道觀修行。 轉眼之間,謝寶扇搬到寧壽宮已有半月, 春意漸濃, 寧壽宮的一棵李樹開花了,李樹有些瘦, 雪白的花朵開得稀稀疏梳,看起來一點兒也不精神。 這日,謝寶扇立在廊下看花,銀環進來,笑著說道,“娘娘又在看這顆李樹, 這花也就開三五日了,要是娘娘喜歡看花,奴婢明日叫人把這棵樹挖走,重新栽幾株新苗?!?/br> 謝寶扇笑了笑,說道,“何苦做這討嫌的事,萬物皆有靈,這樹長這兒十幾年了,沒得咱們剛到,就要把人家趕走?!?/br> 先皇的嫡母和生母走得早,寧壽宮空置了二三十年,聽這里留守的老宮人們說,這棵李子樹早些年花開得還不錯,近幾年漸漸就不怎么開花結果,想來是樹的壽命將要到頭,銀環聽著晦氣,幾次想把這顆樹移走,只是剛剛遷宮,各處的雜事繁多,一來二去就給耽擱了。 “那奴婢就叫人給這樹再培培土?!?/br> 銀環陪著謝寶扇看了半日花,便有太監來傳話,說是宣政殿已經散了早朝,這會兒李恪已經往寧壽宮來請安了。 謝寶扇聽到兒子要來,臉上露出會心一笑,她吩咐小廚房備了李恪喜愛的乳茶點心,稍時,就聽外面傳來太監的通稟聲,不一時,只見李恪走進內殿,他已換了一身大紅色的常服,頭上戴著二龍搶珠的金冠,越發襯得他唇紅齒白。 李恪見到謝寶扇,先規規矩矩的向她請安,謝寶扇親手扶起他,問道,“可曾去請見過東宮太后?” 李恪點頭,他和嫡母沒見過幾面,嫡庶有別,他進到后宮拜見兩位太后,需得先拜見母后皇太后,才能再拜見自己的生母,這一點,哪怕他是皇帝,也壞不得這個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