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兒、穿成嬌軟廢物在末世封神、漢宮椒房、假孕后我繼承了帝國(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無巧不成合(1V1,h)、風情月債(民國H)、清釉(辦公室1v1)
謝寶扇深知章素青與謝之華的私情,她看著章素青,輕聲說道,“對不起,先生?!?/br> 章素青扯了一下嘴角,低聲說道,“你不必向我說對不起,你和你家老爺信國公,一個逆子,一個是賊臣,倒不愧是父女二人?!?/br> 她心中悲不自勝,對謝寶扇難掩失望之色,謝寶扇忍住眼淚,說道,“讓先生失望了?!?/br> 良久,章素青開口問道,“你此番回京有何打算呢?” 謝寶扇說道,“這兩日謝家的判決就要有結果,我想賣掉京里的宅子,也許能救幾個人出來?!?/br> 犯下重罪的謝家男人罪不可恕,但是謝家還有很多無辜受到牽連的人,謝寶扇只盼圣上能開恩,饒過他們一命。 章素青說道,“你背叛謝家,就算出錢出力撈人,也不會得到他們一句感激的話?!?/br> 謝家今日淪落到一敗涂地的下場,事實上與謝寶扇并不相干,罪因全在謝之華這個當家族長的身上,然而落敗的人是不會從自身上反省的,而謝寶扇正好成了他們怨恨的對象。 謝寶扇苦澀一笑,她道,“所以我才來求助先生?!?/br> 章素青正要說話,家仆來回話,說道,“姑姑,門外有來客,自稱是柳條兒胡同的李嬤嬤?!?/br> 章素青朝她說道,“哪個李嬤嬤,就說我身子不爽利,不見外客?!?/br> 她不認得李嬤嬤,正要叫家仆打發她走,謝寶扇喊住她,她神情黯然,輕聲說道,“先生,這位李嬤嬤想必是來找我的?!?/br> 章素青見她神色不對,吃驚的說道,“是仇家嗎,要不然先藏起來?!?/br> 謝寶扇搖頭,她道,“是我在宮里的管事嬤嬤,躲不掉的,先生讓她進來吧?!?/br> 第95章 李嬤嬤沒有帶小喜和安兒…… 李嬤嬤沒有帶小喜和安兒, 她是獨自一人前來的,章宅的婆子引著她入內后,章素青這個女主人與她見禮, 又上了一輪茶,便帶著家人下去,自留謝寶扇和她說話。 屋里只剩她二人,時過境遷,謝寶扇面對李嬤嬤,竟無言以對。 桌上的茶水早就變涼,經歷了太子一事,往日親密的兩人變得有些生疏, 李嬤嬤望著謝寶扇,溫和的聲音說道, “這才幾日不見,就不認我這個嬤嬤了?” 謝寶扇搖頭, 她輕聲回道,“不知該說些甚么罷了?!?/br> 李嬤嬤亦有些感概,她道, “是啊, 短短兩三個月不見,竟像是過了許久似的?!?/br> 這幾年, 李嬤嬤的身子原本就不大好,今年更是接連生了幾場大病,自從太子出事,她更是一日比一日衰弱。 然而她知道,若非她出面,否則無人能說動謝寶扇, 她心疼楊氏在宮里的困境,這才撐著身子,無論如何也要來這一趟。 謝寶扇問道,“皇后娘娘還好么?” 太子謀逆造反,李商廢除其儲君之位,身為一國之母的楊氏沒能教導好太子,實在難辭其咎,李商顧念夫妻情份,并未廢后,不過三皇子和四皇子被太子殘害,她這個中宮皇后,無顏面對后宮嬪妃,幽居于坤安宮的偏殿,再不見人。 李嬤嬤眼底滿是憂愁,她道,“皇上沒有降罪娘娘,已然是圣恩浩蕩,不過墻倒眾人推,宮里的人慣常捧高踩高,娘娘在宮里的日子,自然比不得從前?!?/br> 李商有令,太子雖悖逆不仁,楊氏一應的生活起居仍按中宮的品級供應,她一朝跌落凡塵,母族受到牽連,雖無證據指明壽安侯府的人跟隨太子造反,可是楊家的人畢竟是皇后和太子的母族,如今闔族人惶惶不可終日,眼睜睜等著朝廷發落。 只要想到這些事,謝寶扇就忍不住心口發堵,她道,“皇后娘娘叫嬤嬤過來,必定是有話要說吧?!?/br> 章素青說李嬤嬤來者不善,謝寶扇又怎會不知?她剛從念慈庵回京,楊氏就尋來了,可見她的一舉一動,皆在楊氏的掌控之中。 李嬤嬤望著謝寶扇,說道,“娘娘得知你今日回城,說是你若惦記家人,可叫人送你回信國公府探望她們?!?/br> 謝寶扇無奈一笑,搖頭說道,“我不去,看到她們又能說甚么呢?!?/br> 家里人都被囚禁,唯有她和謝寶瓶因告密有功,得到朝廷的赦免,可想而知他們該有多么憎惡她姐妹兩人,她又何苦自討沒趣兒呢。 看著眼前的人,李嬤嬤滿是疼惜,她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回來呢?!?/br> 若是不回來,或者干脆就跟著懷王離開京城,或許就沒有她這今日一行,李嬤嬤嘆惜她心腸太軟,這樣的人,這輩子注定要比常人過得更加艱難。 謝寶扇不語,李嬤嬤閉起眼睛,終于說出她此行的來由,“娘娘說了,只要你回宮,除了信國公府的主犯,她可設法保住其他人的性命?!?/br> 謝寶扇怔住,她腦子一陣發懵,自嘲一笑,“我害得太子如此下場,娘娘為何還要幫我?!?/br> 這對她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可她又能拿甚么與楊氏交換呢,代價一定不小,楊氏要的東西,她是否能給得起呢。 李嬤嬤說道,“太子謀反之心,皇上早已有所察覺,就算沒有你的密告信,太子也不可能登上皇位,可是誰也沒想到,他身為儲君,竟敢通敵叛國,殘殺手足?!?/br> 提起這些事,李嬤嬤悲不自勝,她是看著太子長大,先前那個聰慧的孩子最終走上這條不歸路,如何能讓她不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