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
此番開戰,他們也是卯足了勁頭想要大顯身手。 一鳴, 你就負責照顧皇后和兩位皇子的安全, 之逸,你可得給我看好了你手底下那些小兵們, 士氣大增是好事,但也別太驕傲。戰場上刀劍無眼, 萬事小心,不可貪功冒進。 陛下您就放心吧!我會看好他們的。楊之逸原本就是沉穩的性子,加上這三年多,不,從當初大胤皇城被攻破那一刻起,已經四年多了,四年多的時間,足夠讓他更加沉淀下來,穩重又可靠。 段一鳴這幾年也跟著楊之逸學了不少,不再是個只知道舞刀弄槍的習武之人,更多了幾分內斂,遇事也知道多考慮,這點讓軒轅澈比較滿意。 楊之逸離開行宮后,教授兩個小家伙的重任就只在段一鳴一人身上。 顧子昂則開設了醫館,教一些年紀更小的不足以上戰場打仗的小少年們學習醫術,辨別藥草,采藥配藥等。 他對自己的立場認得十分清楚,沒有過多參與家國大事,一是為了避嫌,免得有人拿他的身份多嘴,二也是想從他擅長的方面來幫助軒轅澈。 戰事越發緊張。 大胤和寧國都各有輸贏,雙方逐漸陷入僵局。 這個時候,墨山族的作用就該發揮了。 顧子昂跟軒轅澈商量:要不要以墨翰云為人質,來請求墨山族的幫助? 只怕會引狼入室。再等等看。軒轅澈自有他的考量。 你會離開行宮御駕親征嗎?顧子昂問。 畢竟當年軒轅澈縱橫四海打天下的時候,可是意氣風發地親自披掛上陣呢! 我暫時不會離開,我舍不得你們。軒轅澈盯著他,笑道,有了家室當然不一樣,考量得會比較多。 顧子昂幫他捏著肩膀,這陣子軒轅澈處理公務,每夜都睡得很遲,神色疲倦,他心疼之余也有些愧疚:會不會覺得我們是累贅?拖住了你的腳步? 軒轅澈放下手里公務,在肩膀處抓住顧子昂的手,扭頭先親了一口,然后篤定回答:當然不會,應該說你們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最大的幸福,我會很惜命,也會很努力的。 其實,如果你不放心,也可以近距離指揮,我跟孩子們都可以跟著你。他們有我照顧,你也可以放心。 別擔心,我心里都有數的。軒轅澈拉他入懷,你莫要胡思亂想。 我沒胡思亂想。顧子昂依偎在他懷里,見軒轅澈的手游移到他腰腹處,不由慶幸道,還好,這里還沒有新的小生命,否則肯定會耽誤事。 別這么說,你怎么知道沒有?軒轅澈輕輕揉了揉他的小腹,說不定已經有了,只是還太小,所以你才沒診斷出來。 看來你比我還期待他的到來。 康兒和小熙也很期待。 上次問兩個小家伙的時候,他們都回答說想要弟弟或meimei。軒轅康還好,他畢竟是哥哥,已經有寧小熙這個弟弟了。但寧小熙卻覺得,自己跟哥哥只差一點點時間出世便成了弟弟,他要是有個弟弟,肯定會更出色,而且他也已經長大了,可以做哥哥過一把癮了。 顧子昂聞言笑了笑,也伸手揉了揉小腹,隨后自己摸著自己手腕診脈。 不像是懷孕的脈象。 真的沒有,不然再等倆月看看,這里真是不方面,要是在上個世界,高科技隨便驗個血就可以了。 不過顧子昂沒說完,他及時想到自己跟軒轅澈前陣子才發生過的事,住了口。 不過軒轅澈卻是接道:要是什么?要是在沉醫谷,是不是沈神醫就能很快診斷出來了? 顧子昂: 這波推測,沒毛病。 正好也解了他的圍,所以他只是暗笑一聲,順勢接道:沒錯,的確如此。他醫術比我高多了,我才學了九牛之一毛而已。 真想見見這位沈神醫啊。軒轅澈感慨一聲,隨后又鼓勵顧子昂,你也不錯,最近不是開醫館教學徒做得有聲有色嗎? 嗯,以后傷兵會很多,到時候我們這些醫者就能派上用場了。顧子昂認真道,我是真的很想幫你分擔。 我知道。軒轅澈夸贊道,我的皇后是世上最好的皇后。 果不其然,戰事繼續僵持了兩個月,傷兵殘將越來越多,隨軍軍醫忙不過來,顧子昂教導的第一批學徒被段一鳴安排了人送去前線后勤部,幫著軍醫們打下手,療傷、包扎、安撫,做得都有模有樣的。 不過,這樣還不夠。 兩國戰線拉長,傷兵增加,不少流民東躲西藏,引發了很大的慌亂。 顧子昂也是醫者仁心,他不想遠離后方,過安逸的日子,加上軒轅澈也無法再在后方指揮,一是這樣容易延誤戰機,二是前線傳來消息,說楊之逸負傷,雖無大礙,但軒轅澈還是想親自去一趟。 他既然要離開行宮,顧子昂當然不會讓他一個人去,而顧子昂堅持跟著他一起去,軒轅澈當然也不會再把兩個小家伙留下,最終,眾人一合計,決定暫時關閉行宮,一家人連同守衛禁衛軍等,都要出發去前線,跟大胤的好兒郎們同風雨共患難。 第52章 陰狠 咳咳咳一輛八匹駿馬拉拽的馬車行駛在官道上, 馬車里傳來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從聲音聽來,是個稚嫩的童音。 這輛馬車從外表到內里都透著奢華, 正是從麟州行宮駛出來的那輛馬車, 里面正是軒轅澈顧子昂一行人。 顧子昂把水囊打開, 遞到咳得小臉通紅的寧小熙嘴邊,讓他喝水。 從麟州離開后的第三天, 寧小熙就病了。 先是鼻涕連連,后來就開始咳嗽,顧子昂給他診斷之后確定他是染了風寒。 如今正值換季時節, 從一個生活許久已經習慣了的地方乍然換個地方, 人的免疫力最是低下,加之寧小熙本就底子差,這回一個沒照顧好, 就病了。 軒轅康反倒是生龍活虎的沒什么事, 還給寧小熙剝枇杷吃。 那枇杷是在路過上個城鎮的時候花高價買的,顧子昂本意是給倆兒子買的, 一個預防著點被傳染咳嗽, 一個多吃點也能緩解咳嗽。不過軒轅康自己就吃了一個, 其他都給寧小熙吃了。 軒轅康打從出生起就跟著軒轅澈四處漂泊游蕩,基本上一個地方最多也就住兩三個月,所以他從麟州離開也沒什么不適應的, 哪怕已經在麟州住了這么久。 看到寧小熙生病, 他挺擔心的,在旁邊噓寒問暖, 當大哥當得很盡職盡責。 寧小熙喝了顧子昂遞給他的水,一不小心就被顧子昂多灌了幾口, 這水不是純水里面混了顧子昂在客棧落腳時熬好的藥汁有點淡淡的苦,寧小熙喝得眉頭緊皺,忙扭頭去咬哥哥給他剝好的枇杷果rou。 還是枇杷好吃。寧小熙往軒轅康身邊挪了挪,遠離他爹的魔爪,嘟囔道。 那你下次知道好好穿衣服了吧?不要亂脫衣服。顧子昂捏了捏他的小臉,囑托道。 這回小家伙感染風寒還是因為玩熱了把大氅外袍給脫掉的緣故。 知道啦!寧小熙繼續往軒轅康身后縮。 軒轅康笑著幫忙給寧小熙說好話:爹爹放心,以后我會好好看著他,不讓他亂脫衣服。 乖。顧子昂揉揉他的小腦袋,甚是欣慰地笑了,還是康兒讓人省心。 寧小熙沖他做了個鬼臉,跟軒轅康躲在角落里去玩去了:哥,我還想吃。 行,我幫你剝。軒轅康好脾氣地伸手又拿了一個枇杷。 你離哥哥遠一點兒,別把病傳染給哥哥。顧子昂囑托。 寧小熙把顧子昂給他特制的口罩戴好,然后沖顧子昂彎眉一笑,表示明白。 不過很快他又扭頭沖著一邊咳嗽了幾聲。 軒轅康幫他拍拍背,同時沒忘跟顧子昂解釋:沒事,他注意著呢!不會傳染給我的。 軒轅澈一邊看著潮州那邊傳來的戰報一邊分了一點心神到他的愛人孩子身上,聽到這里,忍不住笑了:小熙,讓父皇看看你還燒不燒。 不燒了。寧小熙自己用小手摸了一下腦門,回答道。不過他還是跪在毯子上蹭過去,趴在軒轅澈膝蓋上,仰著小臉讓他探查自己的體溫。 軒轅澈試了試之后點點頭:嗯,的確不燒了,玩去吧。 寧小熙在他腿邊撒了會兒嬌,才又跪著蹭回軒轅康身邊,跟他一起玩,吃枇杷果,扒著車窗看外面。 怎么樣?楊將軍傷勢沒事吧?顧子昂坐回軒轅澈身邊,詢問道。 嗯,傷到了小腿,目前已無大礙,但騎馬會受影響,所以他暫居幕后,不能上戰場指揮。這也是我下達的命令。軒轅澈道,我們此次跟寧國開戰,時間肯定會很長。打仗不比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初期還好,到后面戰線拉長,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或者糧草等,都消耗巨大,之逸是個好幫手,萬萬不能叫他冒險。 嗯,你說得對,我們徐徐圖之,不著急。顧子昂拿過旁邊的奏折隨意瀏覽著,贊同地點點頭。他忽而又開口詢問,留羅宇和墨翰云在麟州,真的可以嗎? 他們離開麟州之前就如何安置羅宇和墨翰云進行過商討,但商討來商討去,還是覺得把人留在麟州是最好的選擇。 他們才不會安分在麟州待著,正好不知如何安置墨翰云,先放任他在麟州,等他自己按捺不住離開后,我們也好有理由放棄跟墨山族的合作。軒轅澈從始至終就沒想過跟墨山族合作,之前不過是權宜之計。 想來,墨山族其實也是這么想的吧? 從墨翰云那里倒是也有些收獲關于寧烈的動向計劃,軒轅澈這邊有了大致的預知。 寧烈可不知道他的作戰計劃被人賣給了軒轅澈,他只知道,當年被他用作棋子養的那個兒子還好好地活著,而且又回了軒轅澈身邊。 當年誅殺軒轅澈失敗后,寧烈派人又追殺了他們許久,卻仍舊以失敗告終。 軒轅澈是身邊有高手環飼,他派出去的人都被殺了。 寧安則一直沒有消息,遍尋不見。 寧烈也知道軒轅澈曾發放皇榜遍尋名醫,他隱約猜到這是在吊寧安上鉤,所以他猜測寧安在被救后仍然離開了軒轅澈,這個猜測直到兩年多以前才得到了印證。 當年沒能殺掉軒轅澈是寧烈心里梗著的一根長長的刺,不拔不行。 這不,軒轅澈就像野地里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明明已經落魄得成了喪家之犬,幾個寒暑過去,人家又東山再起,有了足夠跟他寧國抗爭的能力。 而且,妻兒環繞,簡直比國破前還要美滋滋。 寧烈摔下手里的戰報,煩躁地站了起來,恨不得時光能倒流回他設陷阱那一日,一箭了結了軒轅澈。哪怕了結了寧安和他肚子里的小孽種也好,現在他們一家人和和樂樂,還妄圖復國,簡直讓人火大。 父皇,何故如此生氣?一名錦衣玉袍的男子走進來,剛好看見寧烈摔戰報的舉動,不由詢問。 他乃寧烈的親生兒子寧陽,比寧安小兩歲,之前一直是皇子之身,大胤國破、寧安失蹤后,他才被寧烈封為太子,此番和軒轅澈重建的大胤開戰,他也隨軍出行,想要多立些戰功,好在父皇面前刷刷好感。 這兩次戰役,大胤那邊都仿佛有所準備,朕懷疑有人泄露戰情?;蕛嚎捎惺裁聪敕??寧烈壓下自己心中的煩躁,盯著寧陽問道。 當年把寧安送去大胤后,寧烈對寧陽的栽培可謂十分悉心,不過,寧陽在某些方面的天分,跟寧安比起來,還是差了些。 兒臣覺得墨山族有可疑。寧陽也知道自家父皇是怎么看自己的,所以格外用功,天分不夠,勤快來湊,他跟著太傅以及其他將領們學習了不少東西,還翻看了很多史料典籍,想要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以期得到父皇的夸贊。 哦?為何有此猜疑? 墨山族這兩年給我們提供的馬匹質量下降了不少,而價格卻比兩年前高了兩倍。寧陽分析道,在墨山族一帶,他們跟大胤的對戰也打得稀松平常,沒有太大的收獲,反而節節敗退,兒臣覺得他們可能是在等待時機,想做黃雀。 黃雀?黃雀是那么好做的嗎? 墨山族雖然兵強馬壯,也有野心,但是他們的人力畢竟有限,地盤也在關外,一旦戰線拉長,必定鞭長莫及,若想在中原站住腳,他們還差得遠,除非跟他們寧國或者軒轅澈的大胤國合作 等等合作? 寧烈目光一沉,驀地想到了什么墨山族不是在做黃雀,而是在做小人! 他們明面上是跟寧國交好,暗地里定是在向大胤俯首。 大胤地理優勢導致了墨山族的更優選擇。 倘若大胤贏了,墨山族還能有立足之地,但若是寧國贏了墨山族怕是在擔心寧國趕盡殺絕吧?屆時沒有了大胤做屏障,他們唇亡齒寒,也就沒有了地理優勢 寧烈冷哼一聲:若真如此,想個辦法先把墨翰飛給騙來控制住,必要時候殺了也無妨。 寧陽愣了愣,點頭稱是。 寧烈此人,自己可以卑鄙無恥,但絕不容許別人在他面前卑鄙無恥,也算是特別的不要臉了。 他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想到了后面一系列的行動計劃。 既然你不仁,也休怪我不義了。寧烈心想,完全沒想過自己也曾不仁過。而且還不止一次。 寧陽倒是也目睹了幾次寧烈的心狠手辣,他哥哥寧安是一次,有不聽話的臣子被父皇用無聲無息的手段除掉又是一次,還有后宮的妃子以及其他妄圖在父皇面前刷存在感卻心懷不軌的人 寧陽開始是不屑的,后來耳濡目染,發現這手段挺好用,于是也跟著寧烈歪了一些 父皇放心,一切都交給兒臣來辦。寧陽露出勢在必得的笑容。 下個月,墨翰飛正好要來商議后續合作的事宜,屆時便是他證明給寧烈看自己也能擔當大任的日子。 更是墨翰飛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