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3)
聽到墨翰云如此恭維的話,軒轅澈態度依舊, 沒有過于興奮,也沒有過于謙虛。他冷靜地開口問道:我聽聞二王子的王兄更想與寧國合作。如此一來,你們兩兄弟豈不是會有意見分歧? 實不相瞞,我王兄這招乃是聲東擊西之計。你們中原人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呢!墨翰云突然夸了一波中原文化,軒轅澈笑了笑,還未說話,又聽墨翰云繼續補充道,言歸正傳,我王兄之所以跟寧國合作,是看中他們出手闊綽。你知道的,我們墨山族因地理位置原因,金銀錢財等物并不多,積累的糧草也有限,大部分時候都是當年的草料夠維持養活當年的馬匹,很少能有剩余。 軒轅澈點點頭:的確如此。不過,游牧民族也有中原人所不可企及的優勢兵強馬壯。尤其是騎兵。二王子肯與我大胤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二王子不辭辛苦到來,恐怕不只是合作這么簡單吧? 真是什么都瞞不過陛下。墨翰云爽朗一笑,開門見山道,既然是合作,當然是希望能收到好處。我跟王兄商量過了,倘若他日陛下收復河山,我墨山族想要中原北方的十座城池。 軒轅澈微微瞇了瞇眼,他早就料到對方來者不善,但沒想到他們獅子大開口,竟然敢要十座城池。 北方的城池大多是有堅壁堡壘的城池,民眾也多,經商貿易的也多,十座城池乍一聽感覺不多,但實際上,卻大有價值。 旁邊顧子昂也心下暗驚,其實以他的想法,不依靠別人,軒轅澈也是能成功復國的,何必接受這種不公正的合約,處處被掣肘? 羅宇心中則七上八下的,這位二王子是他引薦的,某種層面來講,二王子的態度很大程度也反應了他的態度。他沒想到二王子會這么大胃口,心中忐忑的同時,眉心也蹙了起來,暗中向墨翰云使眼色。 墨翰云卻恍若未覺,他看出軒轅澈的不悅,繼續解釋道:陛下,我們不會白白要你這十座城池,待您君臨天下之日,也是我墨山族俯首稱臣之時。陛下征戰四方所需的兵馬我們會提供。我們的糧草雖然只夠供給當年的,但質量絕對一等一的好。 可是這些我都不缺。軒轅澈笑盈盈回道,二王子的籌碼不夠吸引人。 墨翰云看了一眼顧子昂,顧子昂不閃不避地與其對視,甚至也笑了笑,靜候下文。 墨翰云心中嘆了口氣,拋出最后一個籌碼:除了兵馬服務,我們墨山族還會里應外合,將寧國的一舉一動都匯報給你們。 原來這才是他們的倚仗。 軒轅澈與顧子昂對視一眼,顧子昂明知故問:二王子不擔心我這個寧國前太子會再次泄密嗎? 皇后說笑了,若皇后會泄密,也就不會出現在陛下身邊了。墨翰云直言表達了自己的欣賞敬佩,我很欣賞陛下的專一,相信皇后也已經被陛下感動了,否則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看來二王子來麟州之前做了不少功課。軒轅澈攬著顧子昂,大方秀著恩愛。 為了讓陛下和皇后放心,我會留在麟州?;蛘哒f,我會留在你們身邊,以質子的身份。墨翰云再給了軒轅澈等人一顆定心丸。 當然,如果換個角度想,或許不是定心丸,而是一個隱患。 羅宇之前一直沉默著,到了此刻,他才借機開口:陛下,臣愿留下為二王子分憂。 軒轅澈看向顧子昂,顧子昂面帶微笑地應允:好啊。有勞羅愛卿了。 這次的秘密談話算是告一段落,墨翰云沒有反對羅宇跟他同吃同住的安排,他自愿為質,當然明白身邊要有監視之人。更何況,羅宇的心思他早已摸透,根本不怕他在自己身邊監視。 一鳴,好好安置二王子和羅愛卿。顧子昂囑托道。 是。 在段一鳴帶著他們離開的時候,內殿傳來顧小熙的聲音:爹爹 聲音帶了幾分哭腔,顧子昂一聽連忙應聲:哎,爹爹在這兒呢!一邊應聲一邊起身朝外走去。 負責看護兩位小殿下的宮人有些慌亂無奈地抱著顧小熙和軒轅康進了偏廳:陛下,皇后,兩位殿下大約是沒離開過這么久,吵著要找父皇和爹爹。 顧小熙臉蛋上掛著淚,抽抽噎噎的,看見顧子昂就扭著身子撲過去,一把摟住他的脖子:爹爹 另一個人抱著軒轅康,軒轅康也委屈巴巴地看著軒轅澈,軒轅澈跟在顧子昂身后快步上前,把他也抱過來:怎么了這是?父皇和爹爹這不在這兒呢嗎?別哭。 軒轅康自己抹了把淚就沒再哭了,顧小熙卻仍抽抽搭搭地哭著。 軒轅澈和顧子昂都已經習慣了照顧兩個小家伙,但羅宇和墨翰云都是第一次見,離開的腳步下意識地放慢,看見了兩位殿下的真容。 墨翰云還好些,他只是驚訝這兩位帝后親自照顧兒子而且如此熟練。 羅宇就不同了。 他驚訝的是竟然真的有兩位小皇子! 而且這兩位小皇子長相一模一樣! 并非他之前所想的那種他以為當初離開的寧安很快又回到軒轅澈身邊,再次懷孕并生了第二個兒子。 沒想到沒想到 當初離開的寧安肚子里還有第二個孩子! 段一鳴輕咳一聲,引路道:二王子,羅大人,這邊請。 羅宇收回視線,心中波瀾起伏,再難維持平靜的表情。 寧安在軒轅澈心中的地位本就無法撼動,如今又有兩位皇子傍身,簡直無敵了。 羅宇承認,他很嫉妒,特別嫉妒。 待那兩人被段一鳴帶走后,軒轅澈跟顧子昂專心哄了會兒心肝寶貝們,兩個小家伙都情緒穩定,破涕為笑后,他們才繼續分析墨翰云的提議。 你覺得可信度有多高? 一半一半吧。顧子昂捏著顧小熙的小手,若有所思地開口。 你還好吧?他們故意在你面前提寧國軒轅澈關切詢問。 我沒事。顧子昂扭頭往軒轅澈那邊湊了湊,跟他親吻了一下,笑道,你不用這么敏感。在寧烈用我威脅你的時候,在寧烈直言我是棋子的時候,我就已經看清了他的為人,也想通了很多以前沒能想通的事。 寧安以前是寧國太子,雖有榮華富貴可享,卻常常在家國大事上被摒除在外,寧烈對他的所有栽培都在如何以色侍君上。 寧安的很多事反倒是跟軒轅澈學的。 軒轅澈比他大,而且拿他當寶,從不藏私,幾乎手把手地教授了他很多東西,文韜武略、人生哲理等等。 如果說寧烈養大了他卻毀了他,那軒轅澈就是成就了他并愛他護他。 顧子昂一早就了解了這些前因后果,他又不是白蓮花,當然不會對寧烈心軟。 人心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它可以堅硬如鐵,也可以柔軟似棉。 如果說他對寧烈心硬如鐵,那對軒轅澈和兩個皇兒,就是柔軟似棉。 我有你們已經很滿足了。顧子昂由衷開口。 我也是。 言歸正傳。顧子昂認真分析道,這位二王子留下來也好,我們可以借由他知道墨山族和寧國的消息,當然也不排除他會放出去我們的消息給墨山族和寧國。所以,羅宇還是用得著的。 我就是擔心羅宇,他方才看你的眼神比之前更嫉妒,我本來不想留下他,你卻搶在我前面做了決定。 怎么?后悔讓我做決定了? 那倒不是。我只怕你受委屈。 我是堂堂大胤皇后,你這位大胤國君又如此明目張膽地護著我,誰敢委屈我?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數。顧子昂想想自己身負的才能,比寧安還要多,不由挺直了腰桿,我好歹也師從文武雙全的軒轅澈,還在沉醫谷學了醫術,平常人等哪里是我的對手? 顧小熙聽到沉醫谷這等熟悉的字眼,目光一亮,直勾勾盯著顧子昂微微張著小嘴,想說什么又不知道說什么的樣子。 顧子昂蹭了蹭他的鼻子,笑問:是不是呀?顧小熙? 顧小熙不知道他問的是什么,張口就來:系(是) 系(是)什么呀?顧子昂再問。 沈叔叔,好七(吃)的。顧小熙一本正經地回答。 顧子昂忍不住笑了起來。 旁邊軒轅澈卻是擰了擰眉:顧小熙? 第49章 兩年 自兩人重逢以來, 顧子昂只單單介紹了顧小熙的名字,沒有連名帶姓的介紹過,這回還是第一次叫他顧小熙。 軒轅澈愣了愣, 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顧子昂心中一緊, 面上卻是笑呵呵地解釋道:流落在外, 當然不能用真名了。我化名姓顧,暫時給這孩子取名顧小熙。 軒轅澈恍然大悟, 倒是沒太往心里去,他好奇地追問:那你呢,你叫什么?顧小安? 不是。顧子昂斟酌著, 最終還是告訴了軒轅澈, 我用的是顧子昂這個名字。 顧子昂?軒轅澈輕聲念著這個名字,仿佛有某種莫名的熟悉感襲來,他忍不住蹙了蹙眉, 細細回想, 好像是在哪里聽過的名字 顧子昂也在擔心軒轅澈會不會想起什么,倘若能夠想起所有, 他自然求之不得。最怕軒轅澈跟上一個世界的禹烽一樣, 記憶殘缺, 前后所知曉的事情都是片段,且混亂不堪。那就麻煩了。 察覺到顧子昂盯著自己,軒轅澈收起思緒, 隨口夸贊道:這名字聽起來還不錯。 我該謝謝你的夸獎嗎?顧子昂心中悄悄松了口氣, 調侃道。 不客氣。軒轅澈湊到他耳邊,低聲道, 今晚我們繼續就好。 顧子昂: 顧小熙伸出小手捂著顧子昂的耳朵,搗亂地開口:聽不見!聽不見! 軒轅澈和顧子昂哭笑不得。 軒轅康也捂著軒轅澈的嘴, 叫囂道:不許說,不許說! 這兩個臭小子此刻,軒轅澈和顧子昂心中都升起這樣的評價。 今日午膳照舊,晚膳的時候,顧子昂去露了兩手。 他特意給軒轅澈和軒轅康把脈診斷了一番,給他們準備了調理身體的藥膳。 軒轅澈一邊喝一邊又忍不住想到顧子昂提到過的沉醫谷谷主沈修平。 那人究竟為何會對一個無依無靠的哥兒如此呵護備至? 雖說醫者仁心,但,他還是忍不住吃醋了。 軒轅澈一直知道他的皇后是多么的好。旁人難免欣賞和覬覦。 想想就不爽。 不過,好在顧子昂的心在他這里,他也只好偷偷吃個醋。 無論如何,顧子昂的歸來,顧小熙的存在,都讓軒轅澈再無后顧之憂。 而羅宇和墨翰云的出現,也給了軒轅澈更多的啟發。 墨山族究竟是敵是友,都無所謂。 反正這兩年不急著開戰,他與寧烈都在積蓄兵力,多條路也沒什么不好。 在顧子昂歸來的一個月后,軒轅澈帶著他跟兩個皇兒回了行宮居住,一切都回到以前的平靜。 除了忙。 墨山族在兩相制衡的局勢上插、上一腳后,局勢變成了三足鼎立。 寧國那邊也沒什么動靜,寧烈難得這么沉得住氣,軒轅澈和顧子昂自然求之不得。 積累的過程最是漫長和無聊,但也是真忙。 但無論軒轅澈有多忙,都會抽時間陪伴顧子昂和兩個皇兒。 軒轅康漸漸跟顧子昂熟悉起來,跟顧小熙也更加親密,兩個小家伙的模樣怎么看怎么討喜。 軒轅澈忙屯兵練兵的事,顧子昂就忙看顧孩子的事,除此之外,他時常親自下廚,做好吃的給兩個孩子,軒轅澈不想他那么累,也跟著學了幾道藥膳。 如此一來,顧子昂有了更多的空余時間研究從沈修平那里帶出來的一大箱子醫書,還能在軒轅澈的督促下,撿拾起荒廢的武功。 夫夫二人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著,進步著,也比以前更恩愛了。 白日互相鼓勵,夜晚顛鸞倒鳳,好不快活。 軒轅澈在顧子昂當日生產時受到了震撼,是以,雖然他很享受魚水之歡,卻記得避孕措施。 他不想心愛之人再承受生產之苦。 更何況,顧子昂已經為他誕下兩個皇兒,這兩個皇兒都聰明伶俐,惹人喜愛,他已經很知足了。 顧子昂意識到軒轅澈在盡可能避免他受孕后,也配合著盡量不要大意地中標。 能夠不懷孕當然最好了。 他心中其實也不想再經歷一次那樣的痛苦了。 而且現在雖然平靜,但這世道畢竟有個亂世標記,誰知道哪一天這表面的平靜就被打破了。 若他不小心中標,在戰亂中自保都困難,哪還談得上幫軒轅澈? 他不扯軒轅澈后腿就該燒高香了。 由于兩夫夫的高度覺悟,在他們重逢后的兩年時間里,顧子昂肚子里都沒有動靜。 這是兩人都很滿意的結果。 只不過,新組合的朝堂上的臣子們都難免擔心。 雖然現在陛下已有兩個子嗣,可其中一位是哥兒,而且年紀都還太小,皇室最看重的就是子嗣和血脈。陛下如此寵愛皇后,萬事都由皇后,實在令他們擔心擔心軒轅澈再次走到國破那一步。 臣子們想得也都很簡單倘若皇后多為大胤誕下幾名皇子,哪怕是哥兒,只要皇后跟陛下的血脈越多,就越割舍不下,那皇后叛變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軒轅澈焉能不知道他們想什么?他在第一次收到類似奏秉的時候就言明了:朕之后宮,只會有皇后一人。至于朕的子嗣,朕都不急,你們急什么?朕現在的兩位皇兒就都很不錯。還有,皇后是朕認定之人,會伴朕一生,他做的任何決定,朕都不會有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