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奮斗路 第14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國學學霸的成神之路(重生)、他的告白陷阱、穿書后成了皇帝的情敵、儒道神尊、羅網(骨科1v1)、無敵從繼承百億靈石開始、替嫁甜婚:老公,請克制!、直至盡頭【高干,NPH】、罪yin語、狩獵gl(純百、骨科)
說起這個,秦以寧瞪了穆空青一眼,眼中盡是怨念。 這哪兒是她不想曬黑就能不曬黑的。 商船上的人員調度,去往各家府上交際干系,最重要的,是私下里盯著那些“私受賄/賂”的水師官兵們,教會船員使用火器。 秦以寧嘆道:“待此事過去了,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娘,讓我一個人在家敷幾日珍珠粉再說?!?/br> 說著說著,秦以寧又開始發愁。 算起來,她可還得在廣粵這兒待上不少時候呢。 別回頭回了京城,她娘都認不出她來了。 誰知道廣粵的太陽竟如此毒辣! 穆空青覺得這會兒的秦以寧,同穆空柳有那么一瞬間地重合。 穆空青不自覺地抬起手揉了揉秦以寧的頭,安慰道:“實在不成你后頭出門就戴上斗笠吧。丑是丑了點兒,至少擋太陽啊?!?/br> 穆空青自己還挺喜歡斗笠木屐的隱士形象的,不過秦以寧這個審美非常傳統的姑娘,估計挺難接受。 穆空青不知道的是,原先秦以寧出門,還會特意戴上偏厚些的面紗,好遮擋一二。 卻不料她有一日回來后發現,自個兒面上居然曬出了兩塊兒色。 打從那之后,她連面紗都只敢往薄了戴了。 情愿曬黑些,也好過曬成陰陽臉。 萬一養不回一個色兒,那她往后還要不要見人了? 秦以寧越想越郁悶,她拍開穆空青的手嘟囔:“我曬成個黑炭頭我娘接受不了,那你慫恿我在外頭戴斗笠,我娘就能接受了?” 穆空青忍笑:“那你叫你身邊那幾個丫頭給你縫個帷帽,縫好看點兒,帶花兒的,這總成了吧?還省得你日日戴著面紗,悶出一臉汗來?!?/br> 廣粵這邊兒天氣熱,都快十月了,此處卻仿佛還在酷暑一般。 秦以寧不說話了,心里卻盤算著弄個帷帽的事情。 先前唐宋時,女兒家出行戴上帷帽還是非常常見的。 但到了大炎,興許是在外走動的姑娘家少了,也興許是旁的原因。不知怎的,大家都流行起了各式花樣的面紗來,漸漸就沒什么人戴帷帽了。 所以秦以寧先前還真沒想起來這茬。 不過她不想承認。 于是秦以寧轉移話題:“你這才到廣粵幾日?怎的廠子都建起來了?” 穆空青清楚她的小心思,也不刻意取笑她,只順著她的話道:“地方是早早就挑好了的,又有上頭行方便,建得自然快?!?/br> 可不就是上頭行方便。 這邊穆空青選好了地,那頭官府的文書便直接送去了他們下榻之處。 穆空青的人手還沒聯系短工泥瓦呢,便有那常年與官府合作的商戶找上了門。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連窖都起了一排。 設備都建造好了,穆空青帶來的匠人們也就要開工了。 今日便是正式開爐的日子。 秦以寧想了想:“也是。我聽我手下的老船員說過,若是要往西邊兒去,這出海的時候還同去南洋不同,明年開春,約莫二三月里就得走,還得往西北走?!?/br> 穆空青點點頭:“我在廣粵也待不了多久,玻璃廠建好之后,還得抓緊將船只改造好。時間緊得很?!?/br> 穆空青雖然沒出過海,但洋流之類的東西他也知道一點兒。 從先前朝廷得到的海圖來看,此次遠航,船隊是準備橫渡太平洋,然后走美洲抵達歐洲的這條線路。 要從這條路線往西北方向走,那船隊就是要乘著北太平洋暖流出發了。 如今關于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狀,有不少人其實已經認識到了,但缺乏官方認可度,所以也只是些有經驗的老船員們自個兒在心里琢磨。 雖然他們推斷,可能直接南下再向東航行,會更快抵達西方諸國,卻沒有人敢真正提出這個建議。 船隊只敢按照海圖上的標注,按著番邦船隊的腳步,先去美洲大陸,再去西方大陸。 于穆空青這樣對美洲大陸有所圖的人來說,這也是件好事了。 兩人說話間,馬車停了下來。 外頭的小廝道:“老爺,夫人,到地方了?!?/br> 穆空青率先下了馬車:“走吧,帶你去看看玻璃?!?/br> 秦以寧提著裙擺,握著穆空青的手,直接蹦到了地面上。 穆空青瞧她那一派孩子氣的模樣,不禁笑了聲:“我看你這動作熟稔,別是跟阿柳學的吧?” 秦以寧一頓。 穆空柳沒比她小幾歲,卻還算是個半大孩子。所以先前在京城時,秦以寧沒少帶著她一塊兒出門。 這一開心就直接從馬車上蹦下來的習慣,還真是跟穆空柳學來的。 秦以寧惱羞成怒。 穆空青瞧她真要發火了,立刻開口道:“那邊兒便是出成片的地方,我帶你去看個新鮮玩意兒?!?/br> 穆空青指的地方,是專門處理透鏡的地方。 裝在船身上的海水淡化裝置需要較大塊的玻璃,生產的同時還得塑性,所以并不容易。 但望遠鏡所需要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卻只需要小塊玻璃。 為了保證精準度和節省人力,穆空青直接讓人澆筑了模具,因此生產起來極快。 另外再設一批人生產鏡筒,流水線安裝。 確實簡單粗糙了些,但應急用是夠了的。 后頭想要改進,還得請專人前來研究。 穆空青這個半吊子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已經掏空了他那點兒高中知識了。 于此同時,永興帝雖未明言,但望遠鏡這種東西,肯定不可能只給商船裝配,而不給朝廷軍隊裝配。 所以這望遠鏡雖然生產的速度快,可因其所需數量不小,穆空青也特意劃出了一個爐窖來,用作長期生產。 沒錯,只有一個爐窖。 而且,在這一批定量生產完之后,這個爐窖便會停工,知道改進過后的版本出現,才會再一次開啟。 到底是軍用為主。 不止要精準控制生產數量,日后的研發工作也還是得在京城,自己和永興帝的眼皮子底下做。 廣粵這家玻璃廠,只需要照著研究成果生產就行了。 等再后頭一些,玻璃轉向民用了,對這玻璃廠的管控才會寬松起來。 穆空青拿起一個剛剛拼裝好的望遠鏡,遞給了秦以寧:“你試試?” 秦以寧一臉好奇。 她先前聽穆空青說過這東西,說是能看清數丈之外,神奇得緊。 如今這模樣奇特的長筒到了手中,她卻還真不知曉該怎么用了。 秦以寧試著舉起長筒向里頭看,卻被穆空青擋住了。 穆空青把目鏡擺在她眼前,道:“從這略小些的地方看出去,看反了會暈的?!?/br> 秦以寧的手背上,仿佛還殘留著穆空青手心的溫度。 她面色微微泛紅,注意力卻很快就被筒中的世界吸引了過去。 “真的可以看見!”秦以寧震驚道。 她看看望遠鏡中的世界,又抬起頭自己向遠處眺望,復又再低頭看看,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表。 穆空青笑道:“喜歡嗎?” 秦以寧頭一個想到的卻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 她問穆空青:“那這東西還算是咱家的嗎?” 穆空青對于秦以寧能想到這點毫不意外:“自然是算的?!?/br> 至少永興帝那兒的口風是這么說的。 至于后頭錢大人要怎么橫眉冷對…… 穆空青就權當自己是個小翰林,身上沒有戶部的兼任好了。 大家都要生活的嘛,總不能連個成本價都不給吧。 這頭穆空青的玻璃廠已經走上了正軌,那邊兒謝青云的太極也打得差不離了。 這商稅怎么定,也不是他們這些地方官說了算的。 所以當謝青云提出重定,要求他們配合的時候,這些地方官員們也就是聽著身后靠山們的話,象征性磨蹭兩下就是。 橫豎也不是什么大罪。 了不起推幾個小主事出去,判個瀆職也就是了。 所以在謝青云跑了幾趟酒席,穆空青也象征性接了幾張拜帖之后,他們便要開始正式查賬了。 都說山高皇帝遠,在朝廷收著八十兩一張船引的稅費時,一艘千料大船運回的香料,卻可以賺到數萬兩的純利潤。 都不需要查賬,只消在那碼頭邊的集市上稍微這么一打聽,便能將中間的獲利估算個大概。 這還是在廣粵之地的售價。 這些專做南洋生意的海商,還有不少都有自家的陸上商隊,甚至還有分號開遍全國的商行。 屆時將這些香料往別處運去,那售價還能再翻上數倍。 重定!必須重定! 曾經為了二兩銀子買書錢賣命的穆空青,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差異。 大炎農稅已經算是輕的了,可也要二十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