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奮斗路 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國學學霸的成神之路(重生)、他的告白陷阱、穿書后成了皇帝的情敵、儒道神尊、羅網(骨科1v1)、無敵從繼承百億靈石開始、替嫁甜婚:老公,請克制!、直至盡頭【高干,NPH】、罪yin語、狩獵gl(純百、骨科)
穆空青舉杯同趙仟碰了一下:“恭喜趙兄,有機會回去尋你的淑娘了?!?/br> 除卻一甲三人直入翰林院外,余下的二甲、三甲進士,都是需要經過朝考,才能搏得一個暫時留在翰林院的機會。 若是進士自個兒不想參加朝考,主動提出外放,那自然也是可以的。 趙仟知道,以自己的學識不可能碰得到一甲的位置。 這會兒聽了穆空青的調侃,心中的最后那一點遺憾也都散去了。 以他這散漫性子,即便是成了二甲進士,也是一輩子都別想挨著四品的邊兒。 既然如此,是進士還是同進士,又有什么好計較的? 趙仟揚眉一笑,大把的賞錢散了出去,欣然接受眾人恭賀。 每每有報喜的官差前來,狀元樓內都要熱鬧上好一會兒。 尤其是那等本就頗有些才名,今科極大希望榜上有名之人。 既羨慕對方得中,又同情對方只是個同進士。 而自己的心情,也總要在落榜的惶恐,和能得更高名次的欣喜中來回拉扯。 連一貫自詡心態平穩的穆空青,也避免不了這種情緒。 穆空青對自己的學問自然是有自信的。 他怕的是萬一自己的策論沒能對上上頭的意思。 哪怕因此而被黜落的可能性非常小,穆空青到底還是有幾分擔憂。 很快,穆空青又聽見了熟悉的地名。 “賀清江府城楊思典楊老爺高中今科會試第四十九名——” “賀清江府城楊思典楊老爺高中今科會試第四十九名——” 第四十九名! 雖是二甲吊車尾,但也好歹是二甲! 只要殿試上謹慎些,便是一個進士出身! “恭喜思典!” 最先開口的人是趙仟。 穆空青也笑得眉目舒朗:“恭賀思典高中!” 楊思典素來不是天資出眾之輩,尤其是在永嘉書院那等地方,他的天資更是排不上號。 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勉。 如今能得此結果,于楊思典而言,已經稱得上一句心滿意足了。 在楊思典之后,狀元樓內有了一段空檔。 一連兩刻鐘,都不見再有報喜的官差朝他們這里來。 一時間,狀元樓內喧囂聲漸起,人心浮動。 又過了一刻鐘。 報喜的鳴鑼響了又響,只是最后皆又都走遠了。 就連楊思典和趙仟,都因這漫長的等待而逐漸散盡了面上的笑意。 楊思典有些擔心地望向穆空青。 穆空青卻回了他一個一如往常的笑。 先前穆空青心中還難免忐忑。 可事到臨頭,他反而平靜了下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若是他今科落榜,也未必就是壞事。 至少下一次,他會記住,莫要再自視甚高,想著搏一搏了。 老老實實靠學問,他自認還是能摸上杏榜的。 穆空青平靜了下來,其他人卻不能。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那鳴鑼每響起一次,就意味著榜上的位置少了一個。 越到后頭,他們取中的幾率就越低。 如此這般,又能有幾人坐得??? 終于,那鳴鑼聲又響了。 這一回,卻不再如先前許多次那般越來越遠。 一隊身披紅袍的官差近了。 還未行至近前,便聽那高呼聲隱隱傳來。 “賀清江府——” 楊思典和趙仟同時看向穆空青。 他們這些天也沒少同住在此處的學子交談。 這整棟狀元樓內,來自清江府的考生,除了他們,只有一位年過不惑的中年文士。 而此刻,那中年文士已經擠到了窗前,死死捏著窗欞的手,正rou眼可見地顫抖著。 聲音愈近了。 “賀清江府——” 那中年文士半邊身子探出窗外,隨后便聽那官差口中高呼—— “賀清江府清溪縣穆空青穆老爺高中今科會元——” 這一聲仿佛傳出去很遠很遠,在那中年文士的耳畔不?;厥?。 “蒼天誤我??!” 不等眾人去尋這今科會元穆空青是何人,便聽那中年文士一聲悲呼,眼下已是身形不穩,險些一頭栽下樓去。 穆空青眼疾手快地拉了他一把,這才將人拽了回來。 再一看,那人已是淚流滿面。 沒等旁人有什么反應,那中年文士已經看清救了自己的人是誰。 他恍然了一陣,便搖搖晃晃地站起身。 那中年文士臉上的淚痕都未擦干,便對著穆空青深深一揖:“賢弟高義。還未賀賢弟高中會元,愿賢弟前程似錦?!?/br> 說完,也不待旁人反應,便推開聚攏而來的人群,跌跌撞撞地回房去了。 緊接著,便是如排山倒海般的恭賀聲朝穆空青淹來。 穆空青此刻的心情,是一種說不出的雀躍。 這種雀躍是因著他乃本屆會元,但又不全是因此。 最重要的,是穆空青透過這個會元看見的,大炎朝的最高掌權者對于海貿一事的態度! 甚至……是對于海外那些未知土地的態度! 沒有什么能比這一點更讓人興奮了! 凡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凡是了解過那段歷史的人,誰不曾想過改變? 穆空青從未如此清楚地感知到,改變歷史,讓這片土地避開她未來可能會經歷的劫難,這樣的機會,居然就這么擺在他的眼前了! 巨大的歡欣過后,穆空青強行壓下心頭情緒,重新恢復冷靜。 他對前來道賀的舉子們一一回禮,笑若春風拂面,言辭進退有度,并未因自己高中而有半分倨傲。 倒是叫那些因他的年輕而心頭泛酸的落榜舉子們真心佩服起來。 杏榜張榜后第三日,禮部派遣專人給新科貢士們講授殿試禮儀。 杏榜張榜后第五日,貢士們赴禮部復試,確認文章通順、字跡端正,無代筆替考之嫌。 杏榜張榜后第十日,新科貢士們迎來了他們科舉路上的最后一程。 紫禁城,保和殿內。 三百張桌案擺放齊整,貢士們身著統一的士子襕衫,在今科會元穆空青的帶領下,對大殿正中的那位帝王躬身,以臣子禮拜見。 一聲“免禮”過后,永興四十九年殿試,開始了。 第92章 一個狀元 殿試只考策論, 且只有一題。 穆空青揭開考卷,在看清考題后,穆空青笑了。 他所料果然不錯。 殿試考的, 還是海貿。 只不過, 這次與會試不同。 會試時的海貿題, 是看不出任何傾向的, 只問考生們如何看此事,是放是管, 也皆由答卷者做主。 而殿試題,便已經是明明白白地在問考生,該如何管理海貿相關的一應事務了。 穆空青在會試時,曾以絲綢之路為例, 詳細論述了海外貿易可能帶來的利益,以及在番邦諸國都已積極開始海貿,而本國卻無動于衷的情況下, 可能會給朝廷帶來的危害。 只在答卷最后, 穆空青才簡略地提出了一些,關于本朝若有發展海貿、管理海貿商稅之意, 應當從何處入手的建議。 而他能拿到會元, 就證明對于他的這些理念,永興帝是看進去了,并且認同的。 如今這道殿試題,與其說是出來考驗諸位貢生的, 不如說是要求穆空青將他在會試時簡略提到的東西詳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