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奮斗路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國學學霸的成神之路(重生)、他的告白陷阱、穿書后成了皇帝的情敵、儒道神尊、羅網(骨科1v1)、無敵從繼承百億靈石開始、替嫁甜婚:老公,請克制!、直至盡頭【高干,NPH】、罪yin語、狩獵gl(純百、骨科)
第60章 一次跨年 穆空青萬萬沒想到, 題面要求說的是,須得為“有罪者”作判文,而這題中的有罪者, 事實上有兩人! 一者是蓄意殺人的好友丙, 于此事上穆空青的判罰是沒錯的。 二者, 則是隱瞞不報的甲氏女。 甲氏女隱瞞夫君身死的消息, 意圖不明,應充作幫兇, 同判。 穆空青整個人都愣了。 這算是文字游戲嗎? 隨后穆空青聽到那句“答漏者請離場”,并發現只有自己一人離場時,這才知曉,恐怕當真是自己學藝不精, 而非是書院故意在玩兒文字游戲。 關于判文這一塊,即便穆空青著意找了不少例題來做,但那題量相較于經史策論等, 也都是少得可憐。 是以穆空青并不知曉, 鄉試中的判文題,其實都是要求對所有有罪者做出判罰的。 事實上, 若是穆空青先前不是火急火燎地考完了童子試, 又著急忙慌地趕著永嘉書院的納新考校,這些最基礎的鄉試答題要點,周秀才也會在他過了院試之后同他提起。 可惜穆空青考完院試之后走得太急,這才叫他于許多地方的根基都并不穩當。 穆空青的知識面只到院試為止, 對于鄉試要考的新內容,穆空青幾乎是一無所知的。 這一點,常與他一塊兒討論文章的楊思典和許宗海自然是清楚的。 楊思典也是在看了今日的題面之后,才忽然想起, 先前穆空青寫過的判文題中,并未出現過多個有罪者需得判罰的例子。 因而在見到穆空青落筆寫下的判文長度之后,楊思典便知曉,穆空青這回怕是奪魁無望了。 不過穆空青也好奇,現下場上還有近十位基本答對了的學子。 好友丙蓄意殺人,其罪當斬,這是無甚余地的。 有所出入的,便是對其妻甲氏女的判罰。 大炎少有酷烈奇詭的刑罰,一般來說罪不至死的犯人,基本都是杖刑或是流放、貶籍。 除非部分要犯會判囚刑,否則官府是不會耗費糧食去養犯人的。 女子判刑少有流放,在沒有更多信息指明甲氏女有其他罪責時,亦不會走到貶籍這一步。 那無疑就是杖刑了。 再考慮到女子受杖四十以上,十有八//九是要命隕當場的,那可討論的余地,便又小了一些。 若是場上這些學子中,有不止一人做出了合乎禮法的判罰,那這場的魁首之位,又該給誰呢? 尤明澄見穆空青出局,拍肩安慰道:“莫慌,不是還有騎射嗎?你騎術不錯,射術也是咱們中最好的一個,咱后頭再戰?!?/br> 穆空青擺擺手,謝過尤明澄的好意,笑道:“我也沒慌,只是這回錯得有些冤枉,也著實是挺丟人的?!?/br> 楊思典搖頭:“律法課上并未提過這遭,若非今日這題,我等也沒想起過這事兒來,不怪你?!?/br> 穆空青嘆氣:“還得多虧了今日這一遭,不然若是后頭運氣不好,一直都沒遇上過這等題,那我豈不是要在鄉試時遭殃?!?/br> 許宗海頷首道:“這倒是?!?/br> 然后說了實話的許宗海就被楊思典和尤明澄瞪了。 許宗海一臉莫名,好在那頭的結果也出了,轉移了幾人的注意力。 三人同得魁首。 穆空青奇道:“照這個趨勢下去,一場文會辦下來,五彩帶豈不是得散出去百多條?” 永嘉文會共有大大小小數十個項目,雖然現下只有論斷一項在辦,但是后頭卻是常會同時辦上好幾項的,場地也未必都在演武場。 例如穆空青的騎射,便是在靶場舉行。 而騎射開始的同時,琴、棋應當也正在賽中。 這邊的論斷結束了,幾人隨著人群朝別的場地去。 楊思典在路上同穆空青道:“我就知你那時未曾細看規則。五彩帶也不是只要奪魁就必能到手的。如書畫詩文這等大賽事,奪魁者自然是能得這彩頭的。射術棋藝這等必能分出高下的,魁首也能得彩頭?!?/br> 前頭便是比試棋藝的場地,棋盤已經鋪開。 不過棋藝比試乃是參賽者兩兩對弈,耗時頗久,又不興觀戰者言語,是以圍觀者不似方才那么多。 “至于旁的,諸如論斷、樂藝、字謎這等,除非有那驚才絕艷之人能獨得魁首,不然都是圖個樂子罷了?!?/br> 今年的論斷題有三人答對,還算正常。 據楊思典所知,往年可是有過十二人同得魁首的。 也正是那年之后,書院才調整了文會規則,控制了五彩帶流出的數量。 不然的話,書院內的五彩帶,怕是都要泛濫成災了。 其實這些在修身堂都有標注,只是穆空青當時正糾結自己是否要參加論斷,這才未曾注意到。 文會嘛,還是以玩鬧為主。 若是彩頭給得太多,引得學子爭相下場,豈不是又成了一場考試了。 四人在場內繞了一圈,將熱鬧瞧了個遍。 那頭的場地也已收拾妥當,楊思典的比試也要開始了。 楊思典今日一反常態,穿了一身短打。 而他需要參與的項目,正是劍術比試。 穆空青也未曾料到,平日里溫文爾雅的楊思典,竟是個難得的劍術好手。 劍術比試須得兩兩過招,甚是耗費體力,因而分了四場,這場乃是初試。 一群著長衫儒巾的書生,圍著場中另一群看著文質彬彬卻手執長劍的同窗大聲叫好。 若是有那等看重規矩的讀書人見到這等場景,非得被氣死不成。 楊思典的劍用得極巧,只消幾下便能將他的對手繳械,看得穆空青也是心頭一陣火熱。 待他身體強健了,他必然也得學上個一招半式的! 接下來的幾日里,穆空青一有空閑便四處去看旁人的比試。 于穆空青而言,看得越多,他便越覺得自己學得不夠。 詩之一道的奪魁者,乃是上一屆應天府鄉試亞元,在書院中也是頗有名氣的學兄。 這位魁首領了彩帶之后沖諸位同窗躬身作揖,歉疚道:“此來是因著學藝不精,于季考時落于人后。為求夫子指教,只得厚顏如此,還望諸位同窗見諒?!?/br> 永嘉書院不限制學生的年紀,只以鄉試為劃分。 硬要說起來,新入學的學子算是一屆,未過鄉試的學子算是一屆。 這文會的參與者,主要也是這二者。 這位魁首之所以致歉,便是因著他以舉人身份下場參賽,是有以大欺小之嫌。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上一屆應天府鄉試亞元若是一著不慎,都能掉出季考前十,可見永嘉書院內著實臥虎藏龍。 而此人奪魁的詩作穆空青也細細品讀過。 大概是自己當前連追趕的希望都看不見的水平。 騎射比試在第三日下午,一場定勝負。 這幾日里忙著四處觀賽的尤明澄也特意空出了時間,來給穆空青加油助威。 穆空青看著場邊一溜兒的二石弓,再看看手上的一石小弓,總覺得自己跑來參加騎射,就像孩子玩鬧似的。 尤明澄把穆空青的肩頭拍得砰砰響,鼓勵道:“騎射重在精準!咱們小弓還更輕靈些呢!” 這幾日說好了要結伴觀賽,卻無數次被尤明澄在人群中丟下的穆空青睨了他一眼,嫌棄地將自個兒從他的手下挪開。 尤明澄自知理虧,笑嘻嘻地拉來了好友呂元望,兩人后頭還跟著一群差不多年紀的學子,有他們第十齋的,也有旁的學齋的,各個都是興致勃勃。 穆空青的心里登時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在他翻身上馬的那一刻,就聽場邊的尤明澄扯著嗓子吼道:“空青——” 穆空青回頭望去,而后就聽一道整齊的呼和聲接道:“奪魁!” 尤明澄見穆空青看了過來,又大聲喊道:“空青!” 后頭的那群學子們也即可跟上:“奪魁!” 穆空青差點兒沒從馬背上摔下去! 旁邊的學子見穆空青那羞恥地恨不能鉆到地底下去的模樣,一個沒繃住,笑出了聲。 穆空青顫著手握緊了韁繩,竭力裝作自己不認識那群人的模樣。 尤明澄,你明年來到書院的第一件事,必得是為學舍挑上個三天水! 穆空青的騎射功夫確實不錯。 他的基礎是周勤和周武為他打下的,這二人常年在外行走,身上也都是真槍實戰中練出的路子,比書院教習騎射的夫子們都要精深幾分。 是以穆空青最后雖未能得魁首,卻也拿了第三。 以他的年紀來看,也是書院文會開辦以來的頭一遭了。 東十二室里唯有穆空青報了兩項,皆是鎩羽而歸。 楊思典不幸在第三場中撞上了本次的劍術魁首,被斬落馬下。 而尤明澄與許宗海二人,一個太愛湊熱鬧,是以這幾日都忙著去看旁人的熱鬧去了。 一個太不愛湊熱鬧,硬是在棋藝比試那兒看人下了三天棋。 一群人雖未能討得什么彩頭,興致卻都很高昂。 莫說是他們,就是整個第十齋,也唯有呂元望一人在猜字謎上奪了魁。 呂元望這人,功課說不上有多出色,但腦子是真的好使。 那場上的九九八十一道字謎,硬是叫他一個人在兩刻鐘之內全解了出來,看得周遭一片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