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桃源兵王、權寵九天、離婚后秦少又來追妻了、神奇寶貝之最強火箭隊
城靜楓曾經在涼州鋪設的水泥路,將五個城池互通就是最好的例子。經濟一起飛速發展,人員之間的流通也快了很多,甚至商品之間的流通也好了很多,可以說是團結了五個城池的力量,共同發展。 雖然水泥路現在已經在許多地方都有了,但是疆土之遼闊,完全不是區區幾條水泥路能緊密聯系起來的。 但是這個火車就不同了,雖然比較復雜,還要耗費鋼鐵,但是若真的能用火車將整個全部緊密聯系起來,那簡直讓人不敢想。 正在大臣們苦思冥想,想要設計出一條比較完整的道路,然后寫奏折上報給她的時候,城靜楓直接在朝堂上宣布了這個路線。 以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一圈為中心,分別向東西南北這幾個主方向延伸。 像是粗壯的主藤蔓,肆無忌憚地侵占著屬于自己的地盤。 在主藤蔓上,還有一些細小的分支,越是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的地方,成為這些細小分支的可能性就越大。 設計的這個路線一拿出來,大家都覺得很好,相當于用最少的材料和路程,將火車的便利,送到了各個州府的人身邊。 其中城靜楓最為關注的,就是原本干旱的那些地方。 【丞州、邕州、鵆德、昶州、垣州、楠區、杮州等地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河身旱,糧乏水竭,赤地千里,民之饑殍者不可勝記?!?/br> 有一條專門的路線,會通過這些地方,像是在難民中最為有名的丞州,想要重建難度可一點也不小,但是一旦能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連通起來,那么這些地方恢復起來應該會更快。 隨著命令傳下去,全天下都按照城靜楓設計的路線,將鐵軌鋪到每一處設計好的地方。 不過各地做著做著,發現進度好像沒有想象中那樣飛快。 仔細地找下面的人談話,討論情況,很快了解到是現在人手不夠了。 “怎么會這樣,我大樺泱泱百姓都去哪里了?” 下面的官員最近也備受各方壓力,難得有人詢問,于是紛紛吐苦水道: “農業是根基不能動搖,其余很多城里人本身就有自己的營生,能出來做活的本來就是少數?!?/br> “化肥的制作這一類陛下安排的農事需要人,水泥廠,磚瓦廠,鋼鐵廠,還有紡織廠也都需要人?!?/br> “修建城墻的,鋪水泥路的,還有采礦的,現在招人做事可真不是容易的事情,若不是有陛下的旗號在這里,估計更是找不到人?!?/br> 聽了下面官員的解釋和吐槽,負責響應事情的官員都有點不敢信。 明明他分管的這一塊,也不需要很多人,怎么就找不齊了呢?怎么所有加在一起,就要這么多人才能執行。 這個時候,大家無不為之前在旱災中損失的難民感到痛心疾首。 這可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勞動力,怎么就那么容易被旱災奪走了性命? 若是當初旱情損失小一些就好了,或者說是陛下早點上位就好了。 朝廷百官在痛惜無人可用的時候,都難免往前回憶往事,想到之前赤地千里的景象,想到被難民們圍城的時光。 一直埋頭苦干的他們,這個時候抬頭才發現,自陛下上位一年還不到的時間,平息了干旱,安定了災民,備下了糧食,便利了交通,強大了兵力…… 這樣一想,頓時覺得恐怖如斯。 去年的這個時候,他們在惶惶不安中,期待旱情不要更嚴重,不要鬧得天下大亂,世道不寧。 同樣的時節,今年的他們,卻是在展望無限的未來,即使努力踮起腳尖,也看不到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只能大概地看到一個盛世的輪廓。 朦朧的輪廓是那樣美麗,也讓人有強烈的一探究竟的想法,忍不住想要將這一層朦朧和模糊抹去。 一年的時間,變化大得人已經完全不敢相信。 若是陛下在位多年,他們看到的那個清晰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大家都按照自己當年讀書時構思的盛世,在腦海中不斷的浮現各種畫面。 *** 各地的鐵路緊鑼密鼓地鋪設著,鋼鐵廠也在持續的忙碌著,當鐵軌生產夠了,就繼續生產火車,所有有關鋼鐵的需要,都在鋼鐵廠中產生。 京城中的百姓們,都還時不時會回味著那天的火車,期待鐵軌能通向天下各地的時候。 這個隱隱的期待還沒有實現,大家就先發現了京城的街道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寬寬長長的車。 和在鐵軌上的那種火車好像! 大家都饒有興致地跟著這個車身后走,但是往往走一段路就跟不下去了。 不過根據每個人的拼接,看起來是在京城每一條大路都走了一遍。 等到第二天這個和火車長得很相似的車,再次出現的時候,開始在各處留下醒目的牌匾。 王家灣站。 金湖巷站。 “我們這里確實是叫王家灣,但是后面這個站是什么意思?” 負責來安插牌子的人,笑著解釋道:“就是車以后會在這些地方停,大家可以在這里上車或者下車?!?/br> 上車下車? 他們也可以試試這個能自己跑的車嗎? 是不是也能一下子從城南到城北? “這個車貴嗎?多少錢才能坐一次?” 檢查了一下剛剛安插好的牌子,笑道:“放心吧,這個車上去一次很便宜的,我先去安插牌子了,等開始營業前,會有專門的人和你們講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