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呂雪瑩一笑,望向韃靼舞姬道:“自然是恭賀郡主沒有遭人算計?!?/br> 李瀅溪順著她的目光也朝那些舞姬看去一眼。 算計? 不是第一次從呂雪瑩口中聽見這個詞了。 上次…… 李瀅溪記起中秋宮宴,彼時呂雪瑩說擔心賀大人向她皇姐倒戈,她或許會因此而遭了算計。 現下呂雪瑩說恭賀她沒有遭人算計。 確實,韃靼使臣抵達京城,然和親一事未曾出現任何變故。 只是李瀅溪并感受不到任何值得為此慶賀的喜悅。她悄悄朝著李嫵的方向瞥過去, 見李嫵坦然坐于席間,彎著唇飲著酒,一時垂下眼,更想知道李嫵的打算了。 盡管另有心思,李瀅溪仍溫聲與呂雪瑩道:“本也無人算計我的?!?/br> 呂雪瑩反倒微微皺了下眉。 中秋宮宴,找時機對李瀅溪說過那些話,她一直在等著李瀅溪有所反應??墒? 無論是李嫵那個孩子的生辰宴上或別的時候,李瀅溪始終什么反應也沒有。直到今日仍是如此冷冷淡淡,不以為意。 是那日的話太過隱晦? 但李瀅溪不是向她道過謝么?按理……應當是懂了的。 心思轉動的呂雪瑩兀自飲下一杯果酒。 擱下酒杯,她又笑說:“我也不過是關心郡主,雖說應不必再擔心,但到底凡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br> “郡主倘若遇上難處,無人相助,我愿幫一幫郡主?!?/br> 呂雪瑩親密握住李瀅溪的手,“但愿賀大人沒有真的倒戈,對郡主不利?!?/br> 李瀅溪垂眼看呂雪瑩握住她的手。 聽到這里,兼之有中秋宮宴的那一場對話,再遲鈍,她也明白過來呂雪瑩想要說的是什么。 以及之前外面謠傳過李嫵欺負她的事…… 在許多人眼中,大約她應當是恨著皇姐,而這些人里有呂雪瑩。 這也不奇怪。 她曾經對呂雪瑩在李嫵那兒受過的挫折對呂雪瑩抱有同情,也曾以為兩個人志趣相投。 但呂雪瑩終究是有所誤會。 哪怕以前,她亦從未想過要故意對李嫵使壞。 何況單論和親,李嫵至今不曾做過任何設計她、讓她去頂替的事情。 她有何難處之說? 不提當真發展成那樣,她決計無心去與李嫵鷸蚌相爭。 和親乃大事,事關大晉百姓安危,她豈能為一己私念與私利而任性妄為? 愿意幫她…… 李瀅溪琢磨著呂雪瑩的話,愈認為有些奇怪。 難道呂雪瑩厭李嫵之深乃至想對她不利? 這樣的念頭出現在李瀅溪的腦海,只她卻又不大愿意相信。 “想來不會的?!?/br> 李瀅溪勉強笑一笑,沒有拆穿呂雪瑩可能存在的意圖。 呂雪瑩欲再說,恰逢韃靼使臣起身與皇帝陛下敬酒,她唯有噤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而殿內眾人很快安靜下來,聽韃靼使臣的話。 韃靼人相較于大晉人更為高大健壯。 這位韃靼使臣更如此,他立在案幾旁邊,便如一堵墻橫在那里。 他向李深舉起酒杯朗聲笑道:“早聽聞大晉嘉和帝英武不凡,今日一見,果真不愧是能做出與我韃靼同修共好英明決定之人!望此行,韃靼與大晉和親順利,從此兩國安定,共享太平盛世?!?/br> 這位韃靼使臣說的其實是韃靼語。 不過有人在一旁,負責將他的這番話翻成大晉的官話。 乍一聽,這番話似乎也無什么太大問題??蔁o形之中,是將大晉與韃靼放在一樣的位置上,然而韃靼相比大晉只是一個小國,前朝時,韃靼也曾一度淪為附庸。 對于大晉而言,即便韃靼常年sao擾邊境屬于憂患,卻不意味著認為韃靼能與大晉平起平坐。 尤其此番韃靼提出和親,指明大晉長公主,態度不可謂不囂張。 賀知余主張和親不是當真想讓李嫵去和親。 李深默許,也一樣因未曾覺出韃靼誠意,想看一看韃靼耍什么把戲。 此時聽著韃靼使臣之言,琢磨了下他口中那句“共享太平盛世”,李深眸光微沉。他未舉杯,也沒有順著韃靼使臣的話應聲,只平靜道:“百姓生活安定富足,自是朕身為一國之君的祈盼?!?/br> 于是又一番你來我往。 坐于席間的李嫵如殿內大多數人那般安靜聽著李深與韃靼使臣之間的話。 從這個韃靼使臣的話語當中,她聽出幾分狂妄與野心。 而使臣之言,所代表的從來不是他一個人,是整個韃靼的態度。 但,他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是什么叫韃靼認為,他們已可以和大晉比肩? 韃靼使臣說到最后提出狩獵比試,以促進大晉與韃靼友好。 李深笑著應下,這才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飲而盡,招呼著韃靼眾人繼續喝酒、觀賞歌舞表演。 宴席散,韃靼使臣被李深命人平安送回驛館。京城的驛館與路途之中暫時落腳的驛館不同,修建得十分富麗堂皇,堪比行宮,韃靼使臣一行人被安頓在驛館并談不上是怠慢,另也撥了宮人侍衛去。 在出宮之前,李嫵先去見過自己的皇兄。 是以回到長公主府便有些晚了。 李嫵一回府卻得知婉婉遲遲不肯休息。這會兒仍醒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