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陶家蕓臉色有點僵:“是,那個人就是我父親陶聞?!?/br> 這下觀眾們有點兒夸不出來了。 這種事情有點難界定,雖然陶聞作為一個路過的旅客,選擇畫畫而不是救火并不違法,但人總得有點兒同理心,如果周圍所有人都在忙著救火,單他一人不幫忙在旁邊只顧著畫畫,道義上來講,多少有點兒說不過去。 陶亮輕輕搖頭:“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在我們普通人眼里,那火災是亟需撲滅的災難,可是在我哥那樣的畫家眼里,那是激發他靈感的難得的奇景。他看待事物的眼光跟我們是不一樣的?!?/br> 陶亮聲音溫和但堅定:“這件事他本質上并沒有犯什么過錯,不能因為他和別人不一樣就以道德的名義苛責他?!?/br> “我反倒欽佩我哥那種不在意周遭一切,一心沉迷藝術的狀態?!?/br> 說著他像是自嘲似的笑了笑:“我們兄弟倆從小一塊兒學畫。我哥在繪畫上的造詣是我終生都無法企及的,大約我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義無反顧的偏執態度吧……” 這話一出,眾人都悟了:“是了是了,藝術家當然和我們的視角不一樣?!?/br> “不瘋魔不成活,沒有這點兒瘋勁兒,哪里能成大師!” 陶家蕓卻露出一抹憂傷神色:“可是那新聞還上了熱搜,那張照片傳得到處都是。很多人看了都在罵,說他火災面前竟然不去救火只顧著畫畫。雖然也有不少人評論說,救火不是他的責任,可罵他的絕對是大多數,有一次我們走在路上,還被一個路人罵過‘自私鬼’,甚至還有極端人士給我們家寄死亡包裹和威脅信什么的。 ” 眾人紛紛搖頭:“竟然還有這種事?!?/br> 傅游:“不過好像因為那次的新聞,他更出名了。畢竟對藝術感興趣的人都會更欣賞這種為畫瘋魔的個性?!饵S昏之焰》也因此被炒到了很高的價格?!?/br> 顧淺點頭:“是的,要不是陶聞執意不肯售賣‘焰’系列,估計他的畫能刷新國內藝術品的最高價格?!?/br> 陶家蕓嘆了口氣:“可名氣再大又如何?我爸在創作完《黃昏之焰》之后陷入了很長的低谷期,精神狀態也不太好,過了很久才調整過來?!?/br> 眾人連連感嘆:“陶老師承受了太多,真是不容易?!?/br> 陶亮接過話頭:“是的,我大哥他并沒有做錯什么,受到這么多詆毀實在是太讓人難過了。唉,大概真正的藝術家總是免不了磨難吧……” 眾人紛紛贊同:“是呀,即使陶老師放下畫板去救火又能幫得上多大忙呢?那些俗人怎么能懂得一個藝術家的真性情?!?/br> “謝謝大家的理解。不提這個了,我們還是看看畫吧!”陶亮適時引導眾人來到下一幅畫面前:“家蕓,勞煩你?!?/br> 陶家蕓深吸口氣,調整了情緒,開始介紹:“這就是‘焰’系列的第三幅作品——《午夜之焰》?!?/br> 《午夜之焰》取材于現實,卻展現了一幅如同幻想一般瑰麗的畫面。 夜色中的冰原沉寂又神秘,一片黯淡深沉的色彩,可墨藍的天幕上卻布滿了炫目耀眼的極光。一大片交織著碧青、淺絳紫、赭紅、緗黃等明艷色彩的極光在天空扭曲著,融合著,秾麗又迷幻。 第36章 黎明之焰(三) 一更 不同于《黃昏之焰》的燎原火勢, 這耀目極光下,深沉冰原中,只有幾個木柴搭出了一個小火堆, 上面靜靜燃燒著一小團火焰,襯著天空絢爛的極光,這一小團暖橙色的火光顯得柔和又安詳。 磅礴與渺小,濃重與溫馨。 詭異的反差帶來的沖擊很有力量, 震撼人心。 “這是冰琴島?”霍池問道。 陶家蕓:“不錯,正是冰琴島?;艨側ミ^?” 霍池:“我去那里看過極光?!?/br> 陶亮贊道:“霍總真是見聞廣博?!?/br> 霍池:“冰琴島極冷, 能見到這么絢麗的極光的日子也不多。令尊為了這幅畫一定也廢了不少功夫?!?/br> 陶亮點頭:“可不是嘛。為了捕捉到顏色最絢爛的極光, 我大哥不辭辛勞, 在冰琴島住了兩個多月。終于創造出了令人滿意的作品?!?/br> 眾人聞言感嘆:“陶老師這番舉動真是令人佩服!” 陶家蕓輕輕搖頭:“我爸他身體本就不好,在那種嚴寒環境下更是不適應,畫完《午夜之焰》后, 他氣管炎發作,前前后后病了小半年,好不容易才養好。后來還落下了咳嗽的毛病,一到秋冬就不舒服?!?/br> 眾人更加感慨:“聞老師為了藝術實在犧牲太多?!?/br> “只有這種人的畫作才值得收藏,才配流傳于世??!” “是的,生命易逝, 然作品和精神必將永存!” 陶亮十分感動:“謝謝各位的贊譽。諸位品味高潔,見解不凡。人都說千金易得,知音難求。倘若家兄在天有靈,也一定會感念大家的知遇之恩?!?/br> 賓客們被陶亮真摯的發言打動,想到陶聞種種為畫瘋魔的事跡,更覺得眼前的畫作無比驚艷,這趟畫展不虛此行。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焰’系列最后一幅, 也是最有傳奇色彩的一幅——”陶亮示意眾人看向展廳中最引人注目的位置,那里擺放著的正是洛櫻他們曾在網上搜到過的半成品《黎明之焰》。 饒是洛櫻他們已經在網上看到過這幅畫,這會兒親眼看見,還是會被畫里蓬勃的生命力震撼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