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李大成苦笑,“這可真是,難怪我用上面的方子總是會出些差錯,我還以為是我下的苦功夫不夠,所以才醫術不精,沒想到居然是因為這個?!?/br> 幾十年來一直堅持走下去的路居然是錯的,李大成一時間百感交集。 “李jiejie,醫書的事不急這一時半會了,咱們還是先入座吃飯吧,這大冬天的,飯菜一會兒就涼了,涼了可就不好吃了?!?/br> 今日的飯菜有一些是在李伯山干活的酒樓里買的,一部分是自己家里面做的,可謂是異常豐盛。 賓盡主歡后,李氏便跟著李大成去了他的書房。李大成拿出當年李大夫留給他的那本醫書,封面已經泛黃了,邊角處有不少磨損,打開后,里面干干凈凈的,幾乎和新的一樣,可見主人對這本書的愛惜。 “這書是東家留給我的,我怕弄壞了,不敢在上面做批注,又特意重新謄寫了一份,沒想到這本書居然有問題?!?/br> 李氏也有些傷感,“我爹臨死前還念叨著你,他把醫館留給了你,想著你靠著醫館以后成家立業也方便一些。后來我爹派人給你送信,這才得知家里鬧了災,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從此就沒了你的消息。我爹后悔萬分,一直想著若是當時把你也帶走就好了?!?/br> 李大成眼角紅了,“當時家里鬧災太嚴重了,糧食絕收,我靠著一個偌大的醫館居然連養活自己都困難,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離開往濯陽郡謀個生路。是我辜負了東家的信任,沒有把醫館守好?!?/br> 李氏道:“這哪能怪你,要怪也只能怪天災人禍。咱們姐弟倆重逢是件大好事,有什么可哭的。說起來,這一切都是天意啊?!?/br> 李氏回憶起年少時無憂無慮的時光,爹娘俱在,她有一門人人羨慕的好親事,少女們祈盼的一切她都有。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一眨眼幾十年過去了,爹娘老了,丈夫也走了,只剩下她和孫兒相依為命。時也命也運也,這一切誰又能說得清楚。 當時跟在她身邊的小蘿卜頭也長大了,做了祖父,兒孫繞膝,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的。雖然過得不算榮華富貴,可比之任何人都不差。 “大成,你們家是誰將來要繼承你的醫術?”李氏想著,趁她還有一絲精力,倒不如教一教李大成的子孫輩,不至于讓他們像李大成這樣誤入歧途,以后的路走的也更順暢一些。 李大成把一旁的魚娘拉過來推到李氏跟前,“李jiejie,我家如今只有魚娘一人隨我學醫。我的醫術不佳, 李jiejie,不如你教一教她?” 李氏見到居然是魚娘學醫,臉上露出了幾分驚訝,“魚娘不是在學堂跟隨鄭夫子學習嗎?學醫可是一件苦差事,她的時間夠嗎?” 魚娘用清脆的聲音回答道:“夠的,我可以半天去學堂,半天去學醫?!?/br> 看爺爺的口吻,沈思安的祖母醫術定然不會差。若是能跟著她學習,想來會進步的更快,魚娘知道,自己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李氏仔細打量了一番魚娘,嚴肅道:“魚娘,你若是跟著我學醫,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不能有片刻的懈怠,若是達不到我的要求,我會隨時讓你離開。你明白嗎?” 魚娘斬釘截鐵道:“我明白!” 李氏笑了,“真是個好孩子?!?/br> 第118章 略 拜了李氏為師后, 魚娘一天的時間分為了兩部分,上午去學堂跟隨鄭夫子學習四書五經,下午便去沈家跟著李氏學醫。 既然下午要跟著李氏學醫, 首要之事便是跟鄭夫子請個長假。鄭夫子知道魚娘的來意后一直蹙眉,語重心長道:“子愚,做事萬萬不可三心二意,即便你是個聰明孩子, 可也不能一心二用。你若是想要考秀才,就老老實實待在學堂里跟著我讀書, 別想其他的歪門邪道?!?/br> 魚娘有些羞愧, 她讀書只是為了明理, 能夠讀懂這個時代的書,理解大家的思想,從未想過女扮男裝去考科舉, 因為即使她的功課做的再好,連考場的門都進不去。 但是鄭夫子不知道這些,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魚娘知道鄭夫子雖對待學生有些散漫,卻不是一味的放養,他會點醒學生不開竅的地方, 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以三隅反。 可以說,遇上鄭夫子實在是她的幸運,只是她注定要讓鄭夫子失望了。 魚娘低頭,不敢看鄭夫子失望的眼神,“夫子, 我已經決定好了?!?/br> 鄭夫子長長地嘆了口氣,即使心中對魚娘的選擇一萬個不滿意,他到底還是沒有說出什么過分的話, “你決定好了以后不要后悔?!?/br> 魚娘走到門口,轉身對鄭夫子深深地長揖,“夫子,對不起?!?/br> 鄭夫子擺擺手,“走吧走吧,你都已經選擇好了,我難道能把你拴在這學堂里嗎?你無愧于自己的心便是?!?/br> 魚娘給硯臺里加了些清水,沾了些墨后,在粗糙的紙上開始謄寫李氏給她的醫書。上午從學堂下學后,她便直接來了沈家。就連午飯也是在沈家用的。 李氏和李大成有了這樣一層關系在,兩家無疑親近了許多。沈家只有李氏和沈思安兩個人,平日里李氏或是收拾家務或是做些針線活。而沈思安則待在自己的書房里埋頭苦讀,只有到吃飯的時間才會出門。等到沈思安也入學以后,沈家百日里就只剩下李氏一個人了,故而沈家顯得分外清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