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李大成扶著腰哈哈大笑,“好,我就先享享清福,宅子的事就交給你們了?!?/br> 收拾宅子的事注定和魚娘沒什么關系,到客棧后她洗漱好后早早就上床睡覺了。而李伯山兄弟三個在客棧里討論了大半個晚上,直到方方面面都考慮好了以后才上去休息,李叔河打了個大哈欠,“大哥二哥早點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去找工匠?!?/br> 李仲海道:“大哥我去睡了,我看屋子里的燈都滅了?!?/br> 李伯山點點頭,“都回去吧,我也要回去睡了?!?/br> 李仲海踏上樓梯,迷迷糊糊想著,這么多房間,他們家獨占其中的一進,到時候三牛和魚娘要一人一件屋子,他們指不定會有多高興呢,推開房間的門,果然人都已經睡了,李仲海脫掉鞋子,也沒顧得上洗腳,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第111章 學堂 找木匠做桌椅板凳還有睡覺的床, 找泥瓦匠壘灶臺織鍋,找石匠給院子里鋪上一些青石板,等到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都收拾好以后宅子里才能住人。 一處宅子共有四進, 李大成讓木匠多加了幾個門,門一關上,一家一進院子就是個獨立的小院落,清清靜靜的。 李大成和劉氏住在了最靠街的那一進, 以后醫館開業后,方便他隨時去坐診。李伯山住在了李大成后面的那一進, 他是家里的長子, 等李大成和劉氏老了以后, 侍奉他們的擔子就要落在他身上了。而李仲海和李叔河則住在了里面的那兩進,因為房間足夠寬裕,一家分了一進院子。 院子里均有正屋和東西廂房, 中間是空地,廚房則砌在了李大成那里。李大成的院子里有葡萄和銀杏樹,李仲海的院子里有棵橘子樹,另外兩進院子里都是光禿禿的。 李仲海讓石匠在院子中間鋪上了一層青石板,這樣下雨天走路也不會沾上泥了。青石板兩邊暫時空著,等住進來以后再好好整理, 種上果樹或者菜都很合適。他和陳氏住在正屋,東邊廂房歸了魚娘和綾羅,西廂房自然就留給了三牛。 綾羅雖立了女戶,陳氏卻不放心讓她一個人住在一個宅子里。即使綾羅素日里都很自立,但是到底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一個人孤零零住在一個宅子里多有不便。 和李大成和劉氏商量后,陳氏和李仲海干脆認了綾羅做義女, 這樣綾羅在他們家算是過了明路,以后住在他們家才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除了綾羅外,柱子也跟著李家來了云陽縣。雖說他身上有一些錢,卻也不能亂花,畢竟還要照顧自己瘸腿的老娘,而且柱子年紀也不小了,要趕緊考慮成家立業了,單這兩件事便要花不少錢。柱子最后選了一個離李家遠一些的一處小宅子,只有簡單的一進院子,院子里有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樹,榕樹下是一片空菜地,住下他和他娘兩個人正合適。 要重新打造的家具太多了,木匠一時間忙不過來,原本預計五六天能住進去,最后拖到了十來天。宅子收拾好以后,李家人便立即結清了客棧的錢,帶上為數不多的行李住進了新家。 三牛一進自家所在的院子,歡呼一聲,跳著蹦著推開了自己房間的門,“娘!你看我有書桌了!還有一個大柜子!娘!你快來看看!” 陳氏打開了一個抽屜正在看,這個衣柜做的好,能放下不少衣服,聽到三牛喊她頭也不抬道:“你自己先玩去,我有事忙著呢?!?/br> 三牛鞋子都沒脫就上了床,在上面蹦蹦跳跳的,使勁踩著下面的木板子,高興得忘乎所以。 魚娘先是和綾羅看了她的屋子,綾羅的屋內和三牛的一般無二,一整套的桌椅板凳,不過書桌換成了梳妝架。又去看自己的屋子,也是同樣的一套桌椅板凳,還有和綾羅一樣的梳妝架,只是多了一個書桌。 家具上都刷了一層清漆,晾干沒有太久,顏色尚有些淺,等時間一久,顏色就會越來越深。 梳妝架中間鑲嵌了一個海棠花銅鏡,左右內嵌有四個抽屜,可以放一些胭脂水粉和首飾。書桌放在了窗戶底下,初冬的陽光剛好透過薄薄的窗紗照到上面。 魚娘把窗戶打開,外面的冷風跑進來撩起她耳邊的頭發,看來冬天在這里寫字要把窗戶關上了,若是窗外種上一株梅樹,寫字累了一抬頭便能看到挺立在雪中的梅花,冬天的意境就很美了。 看完了梳妝架和書桌,又去看睡覺的床,床不大不小,一個人睡在上面想怎么打滾怎么打滾,來到這里六年多以后,經歷了一家人睡在一張床上的痛苦折磨后,她終于能擁有了一張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床了。 住進新宅子后的第一天是在李大成的院子里吃的飯。放完鞭炮,劉家人還有柱子他們都入座后,做好的飯菜一道一道端上來。今日喜遷新居,摳門如劉氏也大方了不少,一整條的魚和雞,紅燒rou、烤羊腿、鹵牛rou……除了這些rou菜,還有不少的清炒時蔬,怕有人吃不飽,又上了一大盆的包子。 劉大舅和劉二舅拉著李大成拼酒,李叔河和柱子湊在一起你一杯我一杯,喝的是臉上通紅一片,總之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女眷和孩子們是另外一桌,桌子上沒有上酒水,多了一道小孩子最愛吃的桂花糖藕,剛端上來就被三牛他們幾個給搶光了,都是自家人,也不在乎什么虛禮了,見孩子們愛吃,王氏又去廚房做了一盤子紅糖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