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用錯師父
“我研習過水利知識,知曉如何挖建運河?!蓖踹B直言道,從宋朝開始,運河終于成為了官方的稱呼,不再是溝渠一類的混亂叫法。 “你叫,王連?”馬之貞思忖了下,想起了剛才通報的名字。 “正是!” “如此年輕,便成了道士,豈不可惜?” “我看著年輕,實際年齡已經三十了?!蓖踹B隨口道。 “哦,拜在哪個門下?”馬之貞有些意外,他怎么看王連都不過二十出頭,但舉止從容,神色淡定,倒像是見過世面的。 “全真!” “師父是誰?”馬之貞又問。 “尹志平真人?!蓖踹B早就想好了,張口就來。 馬之貞聽到這句話,眉頭立刻皺了起來,緩緩道:“世人皆知,尹真人三十年前便仙逝了,怎么會有你這個弟子?” 穿幫了! 還是對全真教缺乏足夠的了解,王連見過大風大浪,蒙錯師父又不是頭一回,不慌不忙地說道:“不瞞大人,尹真人深知道法,仙逝是假象,他在芒碭山的古墓里繼續修行,并且收了我這個被父母遺棄的孤兒?!?/br> 見王連說得一本正經,馬之貞也不禁產生了懷疑,又問:“可有信物?” 哪來的信物?王連有些頭大,還是把鳳鳴笛拿了出來,遞過去道:“大人請看,這就是師父送給我的笛子,時常吹奏,可以放松心神,體悟大道?!?/br> 馬之貞翻來覆去地看,也沒發現上面有關于尹志平的標記,但有一點不用懷疑,此物造型別致,一定來自于古代,價值不菲,不是普通人可以擁有的物件。 馬之貞也不貪財,將笛子又還給王連,這才問道:“是尹真人讓你來找我?” “正是恩師安排!” “道家怎么會對水利有興趣?” 問題很多,王連卻必須耐心回答,“道家本就懷著濟世安民之心,道和德密不可分,根據尹真人的推算,大人在挖建這條河渠方面,遇到了些障礙,特讓弟子前來相助?!?/br> “真人預料不錯,本官來此已有半年,走了很多地方,對于如何引水北上一事,也頗感頭疼?!瘪R之貞坦言道。 “此事不難,可以建設閘堰以提高水位?!蓖踹B道。 “本官曾負責濟州河建設,引清、濟、汶、泗之水,立閘節水,但水量依舊不足,來往船只舍近而求遠,多從海上繞行?!瘪R之貞道,向王連傳遞信息,他很清楚閘堰的技術和用途。 隨著造船技術的提高,海運已經成為長途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毋庸置疑,到了現代,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和大型海上貨輪,已經取代了運河漕運。 但這并不表示,元朝不需要繼續修建運河,海運興起,隨之而來便出現了海盜,東瀛日本在海上就非?;钴S,不乏搶掠之舉,為此,忽必烈還出兵打擊過。 “大人,我認為,船只不選擇平靜的運河,卻要走危險的大海,不是運河沒建好,而是人禍作祟?!蓖踹B道。 “何出此言?”馬之貞不禁愣了下。 “官員設卡,中飽私囊,纖夫、船戶的利益難有保障,他們寧愿去冒險?!?/br> “說得好!”馬之貞重重地拍了下桌案,“待我上書皇上,完善管理,必要將這些人禍除掉?!?/br> 王連將懷中的圖紙拿出來,遞了上去,說道:“這是我繪制的運河閘堰圖紙,請過目?!?/br> 馬之貞就在桌案上展開,非常認真地看了起來,過了好半晌,長出了一口氣,點頭道:“王連,實不相瞞,本官之前未曾想到,你如此精通水利,十三座閘堰,皆在關鍵之處,讓人茅塞頓開?!?/br> “沒標明具體數據,因為我還沒去現場查看?!蓖踹B坦誠道。 “好,太好了,本官能夠遇到你,真乃幸事,終于可以貼枕而眠了?!瘪R之貞由衷地說道。 “只是盡我一份綿薄之力?!?/br> “王連,晉級官員,我并無這份權力,酬勞卻能決定一二?!瘪R之貞坦誠地說道。 “我不愿做官,只要有飯吃有衣穿便可,待運河工程結束,我還要回去繼續修行,參悟大道?!蓖踹B道。 這是一種境界,馬之貞更是對王連刮目相看,點頭道:“你今后便住在這里,做我一名謀士如何?” “愿為大人效勞!” “不要穿道袍了,你且不知,皇上家中遭遇了變故,他更喜拜佛?!瘪R之貞提醒道。 “也好,我回去換一套衣服?!?/br> “不必了,我命人給你準備?!瘪R之貞擺手,又在桌案下方取出一塊通行令牌,遞給王連,今后他就可以隨便出入運使府,無人敢阻攔。 隨后,王連跟著仆人換了一件得體的藍色長袍,回來時馬之貞已經睡覺去了,仆人又帶著他,住進了旁邊的一棟二層小樓。 接下來的幾天里,馬之貞經常找王連過去,細致商議關于會通河的規劃,當然,此時這條運河還沒有名字。 隨著不斷深入交流,馬之貞越發感受到王連的才華,尤其在水利方面的獨到見解,讓他也不禁欽佩。 時光進入七月,王連跟隨馬之貞一道,隨行幾十名士兵,離開東昌,一路向前,對即將開鑿的河渠,進行實地勘查。 當年,曹cao曾引漳水過來,形成了一條溝渠,用于農田灌溉,后來,歷代帝王也進行過多次維護,因河水北上受阻,泥沙淤積,終究還是被荒廢了。 馬之貞之前來過多次,對地形地貌非常熟悉,一路不斷給王連進行講解,而王連在仔細傾聽的同時,不斷下馬測量并記錄數據。 “王連,你這般認真,讓我好像看見了恩師的影子?!瘪R之貞道。 “大人的恩師是?”王連問。 “郭守敬大人,他堪稱當世奇才,對數據過目不忘?!?/br> “郭令史之才,在下自愧不如?!蓖踹B真心道。 一行人來到須城,東平路的治所,也就是會通河的南部起點,在這里足足停留了三天,重點勘測大清水的流速和流量,這將是會通河的主要水源。 從須城出發,重新折返向北,行程的速度卻更慢了,經常在某個地方要停留半天之久,主要是研究閘堰的建造和設置,跟王連之前圖紙上標示的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