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沈昱拍拍蘇黎的手,讓她不用抱歉,這段時間怕是會很忙了。 蘇黎一想也是,便點點頭,那個吏部尚書的事情還未完全解決,這里又來了個什么洪澇災害。 其實蘇黎想的略微簡單了一些,沈昱便開始給她解說道,吏部尚書是一件事,賑災和治理奈河應算做是兩件有聯系的事,而就是這兩件事,卻又能牽連出更多的事。 比如以往賑災敘州,糧食一般都是從周邊各地買進,而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工部一直是在于氏商號購進糧食,這其中的利益關系就復雜了。這便是工部貪贓最為主要的一種方式。 而敘州的太守吳曲和宰相指甲你的牽連又是千絲萬縷。 蘇黎感嘆的看著沈昱,我本來還以為你和宰相是勢均力敵呢。 沈昱無奈的嘆了口氣望天。 蘇黎想了想,問道,難道就只有一家商號可供選擇?蘇黎穿越前上的大學是學的市場營銷,對于皇宮的權勢爭奪她不怎么擅長,但是開拓市場或者是和商業有關的,她還是能夠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的。 沈昱帶著些贊揚的眼光看向蘇黎,是想過,京朝除了于氏商號,的確還有一家商號可選,但是. 怎么了? 那家商號并非我京朝的商號。 蘇黎恍然的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那家商號是其他國家的,你怕和他們合作反而對那個國家有利? 沈昱點點頭,那是綺蘭國起源的商號,右安氏經營。 安氏?是皇室商號?如果是那樣的話,的確要防著。 沈昱搖搖頭,不是,那家商號的主事倒是和皇室沒什么血緣關系。 見沈昱就這樣停下了,蘇黎不由戳戳他,你能不能一次性說完???還真是要問一下說一下? 沈昱無奈的笑了笑,朕知道的也不多。 當初他和先皇沈堯倒不是沒想過這個法子,但是鑒于安氏和綺蘭國牽連極大,便也就放棄了,對于安氏,兩人也沒什么太多的了解。 蘇黎不滿足的咬咬唇,你讓人備一份安氏商號的資料給我唄,再要一份于氏商號的資料。 沈昱點點頭,我會吩咐下去的。 那其他的事,比如那個奈河,你有什么法子,不是說你有能人么? 說到這個沈昱倒是笑了笑,恩,朕就是在等他們。 兩人又聊了些其他,便又侍從稟報,禮部尚書求見。 蘇黎基本沒怎么見過禮部尚書了,等到那一群人來了,蘇黎不禁有些抽抽嘴角,我那個天啦,茶話會么這是,好幾個人一塊兒來了,連國師和鐘離云錦都來了。 一群人行過禮后便坐成了兩三桌,沈昱開口道,秦云,你說你手下的謀士有法子治理奈河? 是的,皇上,有好幾個還是前些年有些成果的能人謀士,不過遭到工部打擊后被微臣的父親救下藏了起來,還有幾個是父親離任后四處尋到的。 秦云父親原本是禮部尚書,由于禮部管理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宜,所以秦云及秦云父親手上其實藏了不少謀士,以前那些謀士多為沈昱的父親沈堯出謀劃策,但是由于那是宰相勢力正值最高峰,所以,沈堯為了保護這些謀士,并未太讓他們拋頭露面。 而沈昱行事較沈堯更加大膽張揚,便就讓秦云帶著這些謀士到神殿商討說明治理奈河的法子。 這些謀士被藏了好些年,心里的志向得不到發揚,如今沈昱一下令讓他們大搖大擺的到神殿,謀士們頓時覺得人生有了盼頭有了陽光,便在眾侍衛的保護下屁顛顛的來到了神殿。 沈昱對著那群謀士道,那就請各位將治理辦法說說吧。 一個請字激昂了眾人的心??!連皇帝都對他們說請了,這是多大的榮耀??! 隨即一個老者便開口道,草民魏峰參見皇上。 不必多禮,且說便是。 是,皇上,草民等找到了奈河洪澇的根本原因。 魏峰剛剛說完,沈昱便雙眼一亮,滿懷期待道,是什么? 魏峰繼續道,奈河常年洪澇是因為河道內泥沙淤塞而至,草民想這個緣由皇上你應該也知道了。 看著沈昱點了點頭,魏峰繼續道,而工部歷年來只是派人清理河道,卻未想過河道為何會淤積泥沙。 沈昱挑眉道,工部說是徐州風水導致。 裴然一笑,我不是早就說了,這徐州風水不好,就是因為河道淤積泥沙,他們把因果關系倒著來,倒說是我本市不足,推卸責任。 魏峰一聽到工部便神色不善,隨即他繼續道,草民與眾兄弟晚輩廢了幾年沿著河道探察而知,河道之所以會泥沙淤塞,是因為從奈河根源處不遠便開始沒什么植被,全是莊家農田,然而那些農田也因著奈河的泛濫而荒廢了。 蘇黎神色一晃,腦袋里突然閃過一些東西,然后她小心翼翼的問道,奈河上游曾經砍伐過植被以做農田? 魏峰點點頭,回太后娘娘,的確如此,因為人們都想著在河邊種植澆灌會方便很多,而且,奈河上游原本盛產杉木,杉木乃是建造房屋的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