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廝生活 第284節
聽到這個,幾位大臣面色駭然,紛紛跪倒在地。 “皇上洪福齊天,定不會有事?!?/br> 永康帝道:“生老病死乃是常事,朕早已看開,太子聰敏,足以承擔祖宗基業,待朕駕崩后,太子便登基繼位,葬禮一應從簡,當以國事為重,太子只許守喪一月?!?/br> “父皇!” 霍謹博跪在眾人面前,眼中已經滿是淚水。 永康帝勉強笑道:“老天多給了朕幾年,朕已是十分滿足,衛國是先帝和朕的心血,你若是真的孝順,就守好這份基業,別讓朕失望?!?/br> “兒臣,遵旨?!?/br> 永康帝看向柳修嚴,道:“柳愛卿,起草詔書吧?!?/br> 這才是永康帝一直支撐著的原因,他要為霍謹博留下名正言順的遺詔。 霍謹博低著頭,心中難受得無以復加。 柳修嚴領命起身,坐在一旁的書案后,按照永康帝所說起草遺詔。 等全部寫完,高應取過詔書讓永康帝查看,待永康帝點頭,高應便取出玉璽,在詔書上落印。 “皇上,已經用璽了?!?/br> 高應稟報一聲,卻沒得到永康帝的下一步指示,他心里一顫,走到永康帝床前彎腰探查永康帝的鼻息。 下一瞬,高應顫聲道:“皇上,龍馭賓天了!” 霍謹博猛地抬起頭。 “父皇!” 床上的永康帝緊閉著雙眼,面上似乎帶著笑容,就如他所說,他此生無憾。 “皇上!” 寢殿內,頓時一片哭聲響起。 而寢殿外,一眾嬪妃正帶著皇子公主等著永康帝召見,卻聽到里面的哭聲,頓時明白了怎么回事,立刻跪倒在地,一同哭起來。 這次不僅二皇子和四皇子在,六皇子和九皇子同樣也守在殿外。 沒一會兒,高應出來,讓眾位皇子公主去見永康帝最后一面。 六皇子率先走進去,看著已經沒了氣息的永康帝,怒視霍謹博道:“父皇之前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駕崩了?” 霍謹博跪在永康帝床前,一言不發。 高應解釋道:“皇上身子一直不好,只是怕皇子們擔心,這才一直瞞著?!?/br> 六皇子現在看誰都不順眼,道:“你和太子一個鼻孔出氣,你自是向著他說話?!?/br> 高應的臉色瞬間變得不好看。 這是什么話,意思是他和太子聯手謀害皇上嗎? “奴才對皇上忠心耿耿,請殿下莫要誤會奴才的忠心?!?/br> 二皇子開口道:“老六,父皇已經走了,你在這里鬧什么,想讓父皇走得不安心嗎?” 六皇子冷哼:“你愿意當狗,別以為人人和你一樣?!?/br> “你說什么!” 四皇子撩袖子就要揍他。 霍謹博站起身,冷冷地看著六皇子:“鬧夠了沒有!” 六皇子道:“父皇駕崩得太蹊蹺,我們當兒子的自然要弄清楚真相?!?/br> “太醫就在外面,你自己去問?!?/br> “誰知道他們有沒有被你收買?!?/br> “高總管的話你不信,太醫的話也不信,就你自己的話可信是吧!” 六皇子板著臉不說話。 霍謹博淡淡地看他:“你敢如此放肆,是不是覺得孤初繼位,哪怕是裝,也得裝成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 此言一出,眾多皇子都看向他。 “只可惜,你猜錯了?!?/br> “來人!” 頓時,數名禁衛走進來,道:“殿下有何吩咐?” “父皇已然駕崩,昭德郡王當著父皇的面出言不遜,便是對父皇不敬,將六皇子送回府反省,沒有孤的命令,不允許他出府半步,你們給孤看好他?!?/br> “是,殿下?!?/br> 隨后,禁衛便把六皇子架住,這就要把他帶出去。 六皇子懵了,他沒想到霍謹博敢這么對他。 “你不能這么對我!” 柳修嚴忙開口道:“殿下,王爺只是太過悲痛,一時失言,請殿下諒解?!?/br> 霍謹博充耳不聞:“帶走!” 然后,六皇子就被人拉了出去。 柳修嚴面色一僵。 “皇上剛剛駕崩,殿下就這般急不可耐?” 霍謹博扭頭看他:“柳大人喜歡說,不妨就多說些?!?/br> 柳修嚴一噎。 秦守洪拉了他一下。 周澤德仿佛沒看到方才的鬧劇,道:“請殿下莫要太過悲痛,按照遺詔,殿下當明日于正清殿登基,當務之急應該讓內務府抓緊時間安排登基大典?!?/br> 當初梁王就是打算給先帝辦完葬禮再登基,就被永康帝直接兵變給殺了。 永康帝可能是擔心節外生枝,直接讓霍謹博明日登基,葬禮的事更是一應從簡,停靈七日,讓眾多大臣及其家眷來拜拜就得了。 永康帝對自己的葬禮根本不上心,他的重點都在如何讓霍謹博坐穩皇位上。 霍謹博明白永康帝的苦心,道:“二哥,登基大典的事便由你安排了?!?/br> 二皇子點頭,他知道事情緊急,直接領命離開。 隨后,成晗菱及其它幾位皇子妃也到了,眾人一同換上喪服,便由霍謹博帶領著替永康帝加壽衣。 等穿好壽衣,便將永康帝的遺體放入梓棺中,隨后停放在勤政殿,因為永康帝生前一直在勤政殿辦公,梓棺放在勤政殿,便有“壽終正寢”之意。 按照永康帝的遺詔,他的梓棺會在勤政殿停靈七日,這七日內,太子妃成晗菱要帶著幾個皇子妃在梓棺前為永康帝守靈。 而霍謹博也要早中晚去梓棺前祭拜。 霍謹博今日一天都在處理永康帝的葬禮,成晗菱同樣不得清閑,兩人忙到深夜才回府休息。 次日一早,成晗菱去為永康帝守靈,霍謹博則是按照登基大典的流程,在正清殿正式繼皇帝位。 雖然時間很倉促,但二皇子依舊把登基大典辦得很隆重,不曾出一點差錯,二皇子的能力可見一斑。 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站在殿內,等霍謹博著龍袍坐在龍椅上,眾人皆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霍謹博透過毓冕看著眾人,淡聲道:“眾愛卿免禮?!?/br> “謝皇上?!?/br> 今日早朝所有的議題大多都是圍繞先帝。 先帝留有遺詔,按照規矩,朝廷需將遺詔抄寫數份發給各個府縣,告知他們先帝駕崩的消息。 另外,先帝已經駕崩,他的謚號也得定下來。 對此這個,文武百官并沒有多少異議。 先帝在位三十四年,文治武功都各有成就,深受百姓愛戴,所思所行無不是為百姓著想。 因此,眾人很快便定下先帝的謚號——文。 太宗文皇帝! 今后這便是眾人對先帝的稱謂。 商討完先帝的謚號,周澤德出列道:“陛下已經登基,該有自己的年號了?!?/br> 隨著新帝登基,今年的年號勢必要改。 霍謹博頷首道:“眾愛卿覺得朕該用什么年號合適?” 年號和謚號這些都是那些博學多才的文臣擅長的。 很快就有人提出數個參考年號。 反正都是些很好的字。 康,建,順等等。 最終由霍謹博拍板定下兩個字。 順熙! 自此,永康三十四年便是順熙元年。 衛國正式進入順熙帝執政時期。 第130章 順熙元年九月 順熙帝才徹底忙完先帝的葬禮,將先帝葬在皇陵。 處理完葬禮后的第一次早朝,順熙帝便下旨立太子妃為皇后,并且將坤泰宮作為皇后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