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廝生活 第257節
“王爺,柳公子求見?!?/br> 就在六皇子想著怎么和九皇子兩敗俱傷時,下人進來稟報。 六皇子聽言,瞬間恢復理智,忙道:“快請?!?/br> 他差點忘了,他還有柳公釗。 他還沒輸。 柳公釗走進來就要給六皇子見禮,六皇子忙制止他,道:“公釗身子骨弱,你我之間不必多禮?!?/br> 被九皇子壓得狠了,六皇子也學會了禮賢下士,越來越聽得進去意見。 柳公釗,就是他現在最重視的心腹幕僚。 讓柳公釗坐下,六皇子道:“公釗今日來找本王有何事?” 柳公釗道:“王爺可知外面的傳聞?” “什么傳聞?” 他還真不知道。 柳公釗道:“如今京城街頭巷尾都在傳上天降下這次天災皆因皇上罪孽深重,百姓皆是被皇上連累?!?/br> “胡說八道!”六皇子怒道:“這和父皇有何關系,一群愚昧無知的刁民?!?/br> 柳公釗饒有深意道:“六皇子莫非忘了皇上的皇位如何得來?” 六皇子瞬間啞然。 哪怕當初封鎖消息,可還是有些人知道當年的事,六皇子也是偶然得知此事。 “坊間都在傳聞正是因為皇上弒兄奪位,惹怒了上天,才有了這場災難,如今民間對皇上已經是怨聲載道?!?/br> 百姓們就是這樣,好的時候他們會感念恩情,可壞的時候他們便把恩情忘得一干二凈,只記得錯處。 永康帝弒兄奪位之事,本只是小部分人知道,如今一來,算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地龍翻身恰好發生在萬壽節,這才是傳聞能傳得飛快,且得到百姓認可的原因。 百姓們都覺得天災在萬壽節降臨,就是明擺著上天對永康帝不滿。 六皇子不屑道:“不過是尋常的地龍翻身,竟然也能怪到父皇身上,本王看他們就是欠收拾?!?/br> 柳公釗見六皇子并未明白他的意思,只得挑明道:“王爺,這對您而言其實是個機會?!?/br> “什么機會?” “皇上如今想必被謠言弄得龍顏大怒,您若是能幫皇上解決這一困擾,皇上必定對您另眼相待?!?/br> 六皇子眼睛一亮:“公釗可有方法教本王?” 柳公釗道:“百姓愚昧,很容易被人誤導,但想要百姓改變想法也很容易,只需要降下一場祥瑞便是?!?/br> 天災是上天降下的災難,證明上天對人間不滿,那祥瑞便是上天的獎勵,代表上天對人間的認同。 六皇子瞬間就明白了柳公釗的意思,笑道:“還是公釗聰明,本王這就安排人去督辦此事?!?/br> “王爺不必著急,此事傳聞剛剛開始,王爺大可等傳聞最激烈的時候再出面?!?/br> “本王明白?!?/br> 昭??ね醺?/br> 霍謹博同樣得知了傳聞的事。 “王爺,對方很謹慎,且做足了準備,對皇上不利的傳聞僅一夜功夫便傳開,任大人說他需要時間調查幕后之人?!?/br> 霍謹博頷首:“讓他盡快查清楚,此事鬧得太大對朝廷不利?!?/br> 霍謹博實在沒想到永康帝還有弒兄奪位的往事,又正好趕上萬壽節發生地龍翻身,也難怪百姓的情緒這么容易被調動起來。 猴子稟報道:“王爺,方才柳公釗去了昭德郡王府,恐怕也和京城的傳聞有關?!?/br> 霍謹博猜測道:“柳公釗估計是想到了處理傳聞的方法,去給六哥支招了?!?/br> “那小人讓人詳細打聽一番?” 霍謹博擺手:“不必了,當務之急是找出散布謠言的幕后之人?!?/br> 永康帝弒兄奪位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如今突然被爆出來,對方選的時機非常好,霍謹博懷疑這背后有他不知道的勢力存在。 幸虧霍謹博一直讓人注意著民間輿論,還算有跡可循,只是需要時間。 就在霍謹博和六皇子都在行動時,民間的傳聞愈演愈烈,幾日過去,已經演變成要讓永康帝下罪己詔的地步,民情激憤,皇宮門前已經有百姓聚集。 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但凡出現一例因為請愿而凍死的百姓,事情就會失控,朝廷不得不重視這件事。 勤政殿 永康帝面無表情,問道:“幾位愛卿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 兵部尚書邱智喻道:“百姓們敢這般行事,無非是仗著皇上仁慈,等微臣派人將幾個領頭的抓起來,他們自是不敢再猖狂?!?/br> “然后呢?” 邱智喻道:“然后事情不就解決了?!?/br> “荒謬,”右相秦守洪道:“邱尚書此舉只是在堵百姓的嘴,你能堵住他們的嘴,還能堵住他們的心不成?此舉治標不治本?!?/br> “那秦相覺得如何?” 秦守洪道:“如百姓所愿?!?/br> 百姓的請求是什么? 讓永康帝下罪己詔! 柳修嚴瞪眼道:“你瘋了!下罪己詔豈不就是承認自己錯了?” 秦守洪道:“皇上只是不忍百姓受苦,甘愿放棄個人榮辱換得天下安穩,這才下罪己詔,此乃心系蒼生之舉,皇上并沒有錯?!?/br> 秦守洪的意思很明顯。 罪己詔可以下,但內容由他們決定。 永康帝是天下共主,如今他的子民受難,他感同身受之下才下罪己詔,而非承認是因他之過害百姓受難。 這個因果關系很重要,永康帝不可能承認百姓因他受難。 柳修嚴冷笑道:“秦相未免想得太好了,百姓愚昧無知,他們那里會管你罪己詔寫得什么,他們只知道皇上下了罪己詔便代表皇上認錯了?!?/br> 秦守洪沉默一瞬,道:“如今群情激憤,在京城周邊還有眾多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心中的怨氣需要發泄,若是朝廷置之不理,萬一激起民變怎么辦?” “京城有數萬步軍營和巡捕營將士,本相倒要看看哪個敢亂來!” “武力鎮壓不可??!” “朝廷已經在派人安置百姓,皇上一直在督促此事,如此愛民之心還不夠嗎,皇上沒錯,為何要受刁民逼迫?” 柳修嚴和秦守洪各有各的道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這時,禮部尚書江時昆出聲道:“皇上,微臣贊同秦相所言?!?/br> “百姓都是健忘的,他們如今只是需要朝廷給他們一個交代,只要朝廷滿足他們,百姓就不會再鬧,等此事過去,百姓們也不會揪著此事不放,皇上愛民如子,此事有目共睹,百姓屆時只會感念皇上的恩情?!?/br> 秦守洪和江時昆都傾向息事寧人,只是下罪己詔而已,這并不會影響朝廷的統治,但若是任由百姓的怨氣加重,那才是大麻煩。 對于大臣來說,罪己詔不過是一封特殊的詔書,可對于永康帝,一旦下了罪己詔,那便是他一生的污點,他不甘心背上這樣的污點。 柳修嚴正是看出永康帝的心思,才會竭力反對下罪己詔。 不過一群刁民而已,即便殺幾個,他們也不敢做什么,有數萬將士守在京都,何必懼怕幾個刁民。 永康帝靜靜地聽他們說完,才擺手道:“今日暫且到這兒,等明日再議?!?/br> 聽到這話,幾位大臣便躬身退出去。 永康帝站在窗口,仿佛能聽到宮門口憤怒大喊的百姓,他在位三十多年,自認從不曾虧待百姓,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衛國能繁榮長久。 但現在,受他庇護的百姓卻在指責他的罪過,要他下罪己詔。 就因為他當初得位不正,便抹殺了他的全部功績。 永康帝揉揉額頭,他知道百姓心思淺,很容易被人挑動情緒,和他們生氣無濟于事。 但他終究是心寒的。 “人找到了嗎?” 高應低著頭道:“他們藏得太深,還不曾找到?!?/br> “三日之內,朕要見到他們?!?/br> 才從天香教那群老東西嘴里得知他們的存在,如今便跳出來給他找麻煩。 永康帝目光一冷,真當他老了不中用了? …… 昭??ね醺?/br> 這幾日,霍謹博一直等任居遠的消息,直到今日終于有了消息。 任居遠站在霍謹博身邊,拱手道:“王爺,下官已經追蹤到那伙人的蹤跡,基本確定他們就藏在南坊井大胡同?!?/br> 南坊? 霍謹博驚了,竟然離他這么近。 “井大胡同都住著什么人?” 京城眾多的高官府邸以及王府都坐落在南坊和登明坊,這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權貴。 任居遠已經調查清楚,道:“井大胡同只有兩戶,一處是梁王府,一處是前朝公主府,這兩處目前都是廢棄狀態,并無人居住?!?/br> 梁王啊。 霍謹博幽幽一嘆。 永康帝弒兄奪位的消息傳開后,很多事情就不再是秘密,霍謹博很快就弄清楚當年的事情。 先帝的長子便是被封為梁王,那座梁王府就是霍謹博大伯的府邸。 當年先帝對梁王和永康帝其實都很喜歡,兩個人在朝中的勢力旗鼓相當,再加上先帝猶豫不決,雖然有些偏向長子,但對于次子并沒有任何打壓之舉,依舊是該賞賞該罰罰,恩寵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