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廝生活 第171節
成晗菱頓了頓道:“方才如果我們遇到的是謹郎,不管是不是誤會,他都會完完整整地把事情告訴我,不會讓我因為這事難受一分?!?/br> “兩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坦誠,不管打著什么旗號的隱瞞都不可取,這世上有很多人因為誤會而錯過,等以后追悔莫及豈不是更加痛苦?!?/br> 韓迎蝶看著成晗菱說完,才笑道:“雖然你說得很有道理,可你和我說這些做什么,我又不會喜歡什么人?!?/br> 韓迎蝶此生都和男女之情無緣,什么誤會不誤會的更和她沒關系。 成晗菱一噎。 “凡事不要說得太絕對,你還沒及笄,今后還有很長時間,或許哪天就會遇到讓你心儀之人?!?/br> 把話說得太絕對很可能被打臉。 上一個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喜歡任何人的某人,已經被啪啪打臉了。 成晗菱親眼見證了他打臉的全部過程。 韓迎蝶看著前方,語氣輕柔卻堅定:“絕無可能?!?/br> …… 醉仙居 霍謹博籌集賑災糧款有功,永康帝賞了他不少好東西,雖然沒直接升官,但在永康帝那里掛上名號比什么都有用。 之前被成晟旻的話弄得心神不寧,霍謹博一直沒心情請客。 現如今事情暫且解決,霍謹博便打算請何云泰和成晟旻吃飯。 但最后到場的只有何云泰一人。 何云泰問道:“晟旻呢?” 霍謹博給他倒杯酒,自己端著杯茶,道:“他最近忙得很?!?/br> “這段時間也沒什么事啊,步軍營這么忙?” “不是步軍營,是他自己的私事?!?/br> 升任游擊后,成晟旻反而清閑很多,步軍營的很多事都由手下的都司和經承去處理。 他現在經常在上值時間溜出去,完全沒了之前按時上下值的樣子,仿佛完成了職場新人到老油條的轉變。 何云泰沒有多問,轉而提起另一件事,道:“你聽說各國使節的事了嗎?” 霍謹博點頭:“現在京城都在說使節的事,我怎么可能不知道?!?/br> “這些小國離衛國那么遠,如今卻在數日內全都到了京城,這里面一看就有貓膩?!?/br> 霍謹博:“我聽說皇上對此很不滿意,打算敲打他們一番?!?/br> “如何敲打?” “皇上打算舉辦一次比賽,讓各國使節派人和我們的人比?!?/br> “比賽?”何云泰皺眉,“彈丸小國如何比不得上我們,萬一他們說我們欺負他們怎么辦?” 霍謹博笑道:“人家畢竟是來為皇上祝壽,哪能做得太過分,朝廷讓他們決定比賽內容,一切規則也由他們說了算?!?/br> 大國要有大國氣度。 諸附屬國雖然都遞了折子,可看他們來得這么快,就知道永康帝的批復還沒到,他們就已經出發,甚至可能剛遞了折子就開始啟程。 這嚴重挑釁了衛國的權威,所以永康帝打算舉辦比賽敲打他們。 可畢竟只是敲打,衛國不可能把這些小國都滅了,表面上的友好關系還得維持。 讓小國決定比賽內容就恰到好處。 在他們擅長的領域打敗他們,豈不是更具威懾。 何云泰也笑了,道:“這個辦法好,誰提出來的?” 說到這個,霍謹博的笑意微微收斂,道:“是九皇子?!?/br> 何云泰摸摸下巴,若有所思道:“九皇子自從入朝聽政后,總是時不時就能聽到他的消息?!?/br> 之前商量籌集賑災糧款一事,雖然九皇子的意見沒被采納,但九皇子并非一無所獲,最起碼讓朝臣看到了他的能力。 如今又提出這一震懾附屬國的妙策,存在感大大加強。 霍謹博嘆氣:“比起六皇子,九皇子確實要有能力得多?!?/br> 這可真不是個好消息。 何云泰疑惑地看他:“謹博不喜歡九皇子?” 霍謹博道:“你應該知道六皇子之前和成國公府的恩怨,九皇子和六皇子一母同胞,關系自然好不了?!?/br> 何云泰恍然點頭。 “不過,如今九皇子在朝中的勢力大漲,他和六皇子已非一體,我想九皇子應該不想和國公府對立,一切還有挽回的機會?!?/br> 就目前成年的幾個皇子里,何云泰勉強看得上眼的只有九皇子。 不過這也是九皇子才剛剛嶄露頭角,何云泰對他還不了解的緣故。 “靜觀其變吧?!?/br> 霍謹博和九皇子的恩怨遠不止如此,不過這些事就沒必要和何云泰細說。 何云泰又想起北方草原人,感嘆道:“連這些彈丸小國都敢因皇上病重前來京城試探,北方那邊恐怕更加兇險,我懷疑草原已經有進犯邊境的打算?!?/br> 說罷,何云泰話音一轉:“或許并不全算壞事?!?/br> “怎么這么說?” “皇上如今已經恢復,草原人以為朝堂會大亂想趁機進攻邊境,他到時面對的是嚴陣以待的衛國將士,必然討不到好?!?/br> “虛虛實實,只要有一次教訓,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br> 對衛國來說,最危險的時候就是新舊政權交接之際,只要能平穩度過這一階段,草原人就威脅不到朝廷根本。 霍謹博聽言道:“如此一來,這倒是件好事了?!?/br> 何云泰苦笑:“是啊,我現在竟然希望草原真的犯邊?!?/br> 霍謹博抬頭看向北方天際。 “或許,有些人和你的想法一樣?!?/br> 何云泰身在京城都能看出來的事,身在邊關的諸位將士不可能看不出來。 …… 既然要威懾各附屬國,那比賽的事就不可能悄悄舉行。 就在霍謹博和何云泰說起此事后不久,朝廷要和附屬國比賽的消息便傳遍整個京城,并且以極快的速度往周邊擴散。 雖然比賽會在皇宮舉行,百姓們根本看不到,但這阻擋不了百姓的熱情,一時間,鄰里鄰間都在討論這件事。 而附屬國那邊也在聚在一起商量比賽項目。 既然決定權交給他們,他們自然要好好對待。萬一能在比賽中贏了衛國,這可是值得大吹特吹的事,到時回到國內自己臉上也有光。 各附屬國雖然比不過衛國兵強馬壯,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都堅信能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贏過衛國。 于是,現在就出現狼多rou少的情況。 朝廷決定進行三場比賽,也就說只有三個比賽項目,可前來給永康帝祝壽的附屬國卻有十幾個,根本不夠分。 朝廷為了保證公平公正,表示不會插手比賽項目的選擇,全部由這些附屬國的使節自己決定。 很滑稽的一幕就出現了。 本來站在同一陣線的各國使節開始出現間隙,吵得不可開交,每個附屬國都希望自己國家的人能出戰,這可是大為光彩的事情。 到最后實在吵累了,他們開始思索和平解決的辦法,于是進行理性分析,畢竟有些項目根本不適合用來比賽。 比如有個附屬國,國內多是山林,林中多是蛇鼠蟲蟻,因此他們國家的人特別擅長玩蛇,蛇在他們眼里,就和貓狗差不多,都是用來娛樂的寵物,他們的訓蛇技術一流,讓干什么干什么,跳蛇舞都是基cao。 可這玩意兒怎么比賽,和人家比玩蛇嗎? 聽起來就不像話。 于是這個附屬國第一個被淘汰掉。 就這么挑挑揀揀,花費了數日時間,終于“和平友好”地決定出三個比賽項目。 分別是盧國的摔跤,木伊國的象弈和西麗國的術數。 其他被淘汰國家的使節們捂著自己發青的眼眶默默腹誹,一看就贏不了。 等他們把這三個比賽項目上交給禮部,禮部馬上將其呈給永康帝。 等到再一次早朝,永康帝便把附屬國呈上來的三個比賽項目告訴眾大臣。 這其中摔跤和象弈皆是比賽三場,三局兩勝。 而術數比賽,則是西麗國出三道術數題,只要衛國這邊能解出來兩道,便算衛國贏。 這規矩多少有些不公平,但朝廷既然說了比賽項目由對方決定,就不會出爾反爾。 永康帝:“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皇上,西麗國的術數題恐怕只能交給國子監的諸位博士解決?!?/br> 西麗國位于最西邊,和西方各國有接觸,學到很多西方的術數知識,和衛國接觸到的術數大不相同,這也是西麗國如此自信的原因。 在衛國,最博學的便是國子監的諸位教學博士,此事確實只能有他們解決。 “那摔跤和象弈的人選呢?” 盧國這次來京帶了數個大力士,皆是身高體壯之人,他們雖是小國之人,可對個人勇力非常自信,尤其在看到衛國百姓的身材并沒有多高大后,更是信心十足。 九門提督文靖昆出列道:“皇上,步軍營有數萬將士,個個都是精銳,會讓盧國之人看到我朝將士的勇武?!?/br> 對戰盧國,理應由步軍營出面。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象弈人選。 一時間朝堂上沒了聲音。 象弈,便是后世的象棋,這種類似于行軍戰爭的博弈游戲,在中原大地上流傳已久。 但會下象弈的人并不多,相比起來,人們更喜歡下圍棋,尤其在一些時候圍棋代表某種身份象征,專研圍棋的人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