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沈映月表示贊同,道:“你說得不錯……但這堪輿圖繪制之前,你可以去軍營走一走?!?/br> 莫衡好奇問道:“為何還要去軍營?” 沈映月提醒道:“你這堪輿圖最終既然是為了給將士們用的,最好提前問問他們在堪輿圖一事上,有哪些難處,你在繪圖之時,也可以著重考慮?!?/br> 在沈映月眼中,開啟一個新項目,自然是要提前確認需求的。 莫衡若有所思道:“二嫂說得有理!待到了南疆,我便去當地駐扎的軍營里轉轉,問問他們的情況?!?/br> 沈映月頷首。 眾人為了趕路,中午只在途中匆匆吃了些干糧。 巧云給沈映月和莫衡沏了茶,沈映月便叮囑巧云:“記得給孟師父也送些水去?!?/br> 巧云乖順應聲。 莫衡道:“二嫂,你怎么對孟羽這般好?” 沈映月看他一眼,道:“人家救過我們的性命,難道不該么?” 莫衡喃喃:“話雖這么說……但他畢竟無官無職,與吳副將是不一樣的……我見二嫂對那張楠,都未見這般客氣?!?/br> 沈映月徐徐道來:“吳副將和白副將幫襯我們,多少是看著將軍的面子……但孟師父與將軍并無直接關聯,他能對立行傾囊相授,又屢次對我們伸出援手,已經十分難得?!?/br> “莫衡,一個人的地位、財富,都不應該成為交朋友的首要條件……最重要的,不過人品?!?/br> 莫衡認真點頭,道:“我明白了,二嫂?!?/br> - 眾人奔波了一日,終于入了平城。 平城是一座小城,算不得繁華,到了夜晚,街上不過寥寥數人,完全比不上京城。 到了驛館,沈映月與莫衡,一前一后下了車。 此行負責安全的,是郊守備軍的隊長,馮虎。 張楠走了過來,對馮虎道:“馮隊長,我們今夜便在這里休息了?!?/br> 馮虎領命去了,便讓一部分開始搬運隨行物品,另一部分人,去排查周圍的情況。 巧云和松青松柏一起,將沈映月和莫衡的東西搬入驛站。 莫衡忍不住動了動脖子,坐了一天的車,他早就累了。 沈映月問:“餓了么?” 莫衡點點頭,他低聲道:“二嫂,聽說這平城的面食,做得很是有名……不若我們等會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莫衡說罷,張楠也走到了他們面前,道:“我來過平城,知道有一家店,味道尚可……若莫夫人和莫大人不嫌棄,我愿做東,請各位品嘗?!?/br> 莫衡一臉興致勃勃,嗎,滿口答應下來:“好??!” 沈映月轉向一旁的莫寒,問:“孟師父一同去罷?” 莫寒低頭,看了沈映月一眼,出聲:“好?!?/br> 張楠盯著莫寒看了一瞬,莫寒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卻置若罔聞。 眾人稍事休息,一刻鐘后,四人便一起出了門。 大旻沒有宵禁一說,京城每每到了這個時候,總是張燈結彩,街邊鋪面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但這平城的主街之上,卻又幾分冷清,開著的食肆和酒樓,也屈指可數。 “這平城雖然離京城不遠,卻窮得很?!?/br> 張楠一邊引路,一面低聲道。 莫衡問道:“為何?” 張楠笑道:“這幾年,年年征兵,京城里能征的不多,便大多從周邊的城池招攬……這平城本就沒有多少田地,壯丁又大多從了軍,余下的老弱婦孺,可不就得過苦日子么?!?/br> 沈映月看了張楠一眼。 他語氣平靜,似乎早就見怪不怪了。 過了一會兒,張楠帶著他們來到一間裝潢考究的面館前,道:“若我沒記錯的話,這里便是平城最好的面館了?!?/br> 莫衡笑了下:“看起來還不錯?!?/br> 說罷,便跟著張楠,邁步走入大堂。 莫寒跟在沈映月后面,他回頭環顧四周,確認沒有人跟蹤他們,才進了面館。 張楠熟門熟路地為眾人點了吃食,便道:“這平城的面食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為先帝南巡,曾經來過這里……傳說,當年先帝夸了一句,這平城的面做得好,于是有不少百姓,就都開起了面館來……還有人將面館開去別處,美其名曰,這是‘御膳’?!?/br> 沈映月聽了,笑而不語。 看來這名人效應,自古便十分有效。 過了一會兒,吃食便被呈了上來。 除了每人有一碗面,張楠還點了不少油果子、撒子等食物,都是京城中少見的。 莫衡饒有興趣地拿起一條撒子,送入口中,嚼得嘎吱響。 莫寒端起茶杯,靜靜飲了一口。 這大堂雖然寬敞,卻只有寥寥幾桌客人。 眾人開始吃面。 他們的位置離門口不遠,門外佇立著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都眼巴巴地往里看。 過了一會兒,一個年過五十的老婆子,徐徐走了進來。 她來到桌前,低聲道:“各位大人!夫人!能不能行行好,賞民婦一點兒吃的?民婦的孩子們都餓了好幾日了,實在是熬不下去了!” 說罷,她便回頭,指了指門口的孩子們。 就在此時,孩子們也魚貫而入,紛紛擠到桌前—— “大人!夫人!行行好罷!” “求求你們了,我好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