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高麟露出笑意,這個答案,比上一個更讓他滿意。 林宗然打量了一眼皇帝的神色,道:“草民以為,除了清點國庫以外,還需提前在南疆屯兵,就算不打起來,我大旻軍隊也可威懾西夷,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犯我國界?!?/br> 高麟微微頷首,他目光轉了一周,問:“還有其他意見嗎?” “有?!?/br> 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高麟抬起眼簾,莫衡便上前一步,走到了眾人面前。 高麟唇角微勾:“莫衡,你有何補充?” 莫衡答道:“回皇上,若要解決南疆之亂……當務之急,便是繪制邊境堪輿圖?!?/br> 高麟長眉微動:“堪輿圖?” 其他人聽了,也有些疑惑,忍不住交頭接耳。 “這堪輿圖不是早就有了么?” “就是啊,這和南疆之亂有什么關系??!” “早就聽說這莫公子才學不精,今日一見,果然文不對題……” 唐公公沉聲開口:“肅靜!” 眾學子頓時噤若寒蟬。 高麟的目光落到了莫衡身上,問:“莫衡,此話何解?” 莫衡不慌不忙地開口,道:“在下此舉,有兩個原因?!?/br> “第一,在下曾聽得兄長、軍中副將等人說過,在南疆一帶,地勢險要,溝壑縱橫,我大旻以步兵為主,地形對我們來說極其不利……若有一副堪輿圖,能完整地勾勒出邊疆地貌,讓邊境的將士們利用地形打擊西夷,得勝的概率會大大提高?!?/br> 高麟看著莫衡,面上不便喜怒,問:“第二呢?” 莫衡沉聲:“第二,便是為了邊境的長治久安?!?/br> “在下曾去過京城城郊的慈濟村,慈濟村里住著不少解甲歸田的士兵,還有不少從南疆逃回京城的流民,在下與他們攀談之后發現,有些百姓在國界一事上,極其模糊?!?/br> 高麟面露疑惑。 莫衡便繼續解釋道:“皇上可記得,先皇在時,我們南疆一座小城——宛城,被西夷霸占了十年之久,直到前些年才回歸大旻?” 高麟頷首:“不錯,朕記得那宛城還是莫崇與莫寒一起收復的?!?/br> 莫衡:“確實如此……從我們眼中看來,那宛城自然是屬于大旻,失而復得……但在那十年之間出生的孩子,卻不一定這么想了?!?/br> 高麟眉頭微蹙,道:“你的意思是,那些孩子在出生之時,便以為宛城是西夷的,自己也是西夷之人?” 莫衡無聲頷首:“是,因為那十年之間,宛城被西夷統治,百姓被他們灌輸了西夷的思想,不少孩子識得了西夷的文字,學了西夷的規矩……即便我們將宛城奪了回來,但宛城中的百姓,卻并非人人都認可自己是大旻子民?!?/br> 莫衡說罷,緩緩抬起頭來:“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想想,若你是西夷之人,要攻克大旻,從哪里開始?” 眾人沉默下來……一名學子小聲開口:“那自然是從宛城開始了!” 莫衡一笑:“所以,我們不但要通過堪輿圖,向邊境的百姓明確國界,還要教會他們讀書寫字,研習大旻的文化、延續大旻的傳統,讓他們忠于大旻,成為大旻邊境的盔甲,而非軟肋?!?/br> 高麟微微一怔……提出這個問題之前,他想過各種各樣的答案,但莫衡這個回答,卻不在他的預估之列。 但不得不說,莫衡提的這個點,若是真的,那當真是南疆極大的隱患了。 廖先生也開口道:“依草民所見,這堪輿圖不但能幫助軍隊領兵作戰,幫助邊境百姓認知國界……還應該根據堪輿圖的情況,設定幾條南疆與京城的通路,加強京城與邊境的連接,讓邊境百姓感知到朝堂之能,皇上之威?!?/br> 其他學子聽了,便也忍不住附和起來。 “這么說來,堪輿圖確實重要……” “若是邊境百姓反叛,那多少軍隊去了,都堵不上口子!” “未雨綢繆還是十分必要的……” 程思宏見眾人都開始向著莫衡,頓時心中不悅。 他忍不住上前兩步,沉聲開口:“草民以為,莫公子和廖公子此言雖有道理,卻不切實際?!?/br> 此言一出,高麟緩緩抬眸,看清了程思宏的樣子,問:“為何?” 程思宏拱手,繼續道:“草民對南疆之事,也略知一二,南疆與西夷接壤之地,常年苦寒,終年積雪不化,若要畫出詳細的堪輿圖,簡直是難于登天?!?/br> 莫衡側目,看了他一眼,緩緩笑了起來:“程公子此言差矣……雖然南疆終年冰凍嚴寒,但大致的脈絡圖,軍中是有的,只是需要費些時日,將里面路徑的點踩實罷了……” 程思宏不屑地笑了:“踩實?誰人能有這等本事,翻越雪山,跨過天塹,卻還要丈量作畫?” 莫衡一笑,撩袍跪了下來。 “若皇上應允,莫衡愿身先士卒,前往南疆,繪制堪輿圖?!?/br>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作者有話說: 第94章 內訌 殿試終于結束。 學子們拜別皇帝, 在吏部官員的指引之下,依次離開皇宮。 宮門大開,放眼望去, 皆是滿臉期盼的家眷們。 眼見學子們出來,眾人第一時間便圍了上去。 羅端一見到程思宏, 便開口問道:“表叔, 考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