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書迷正在閱讀:潑皮道士、傾塵(出軌H 1V1)、修羅場系統、反差性癖(1v1 h)、戒酒、情欲攻略計劃(瑪麗蘇,海王,np)、武傲八荒、一胎三寶:直男爹地惹不起、縱容她(1v1 出軌 高H)、末日之開局獲得加點系統
他說完這些,護著阮眠往下走,到樓梯口前又回頭,指著馮子琪:“你們仨誰都別走,一會兒林老師就來,誰走誰完蛋!” 作者有話說: 哦豁,記錄一下林一白第一次尊稱林學富為林老師的難得時刻。 - 第65章 不入深淵 處理完阮眠這茬子事, 林一白還要回去接著訓練。他現在在文科班,轉體育生,除了平時重要的文化課以外, 每天下午都得跟著體育老師練。 午后的校醫室,安靜的聽得見一根針掉下的聲音。官湖這種小地方的校醫室更像擺設, 平時就沒什么人來,最多就處理點體育課外傷的突發情況,再嚴重的就束手無策了。 簡單包扎之后,校醫讓阮眠等等, 她去拿點止疼藥過來。 結果沒等來校醫, 倒是先把蔣煥陽等來了。 半掩著的辦公室門被推開, 大片燦爛的陽光隨之傾瀉進來, 照在暖白瓷磚上,晃人眼。 蔣煥陽送來個冰袋:“聽說你傷了手,這個還是拿著敷一敷吧, 可以止疼?!?/br> 阮眠坐在處理臺旁邊,即便獨處也挺直著脊背,一側的頭發從發繩里滑落, 垂至耳邊, 有光照著她, 發絲都在發光。 “不用了,不是很疼?!?/br> 就知道是這個答案。蔣煥陽皺眉:“你拿著好不好?我很擔心你的傷口,十指連心, 手上的傷肯定疼?!?/br> 阮眠聽完這句, 抬眸注視著他, 驀地想起趙晚晚那句囑咐來。但不是因為她動容了, 反而她在思考, 蔣煥陽人人都夸的外表下,是否還有另一副樣子。 她遲遲不說話,蔣煥陽把冰袋遞過來。 阮眠往后躲,順便抬手拒了。開口卻是不急不躁的:“你不知道我很討厭你嗎?” 明明是夏天,她聲音像含了冰。 蔣煥陽沒想到她說這個,頓了半晌才答:“你對我有偏見,因為我一個無心之失而記恨我?!?/br> “無心之失?” 阮眠看著他,眼神銳利像審判,“你根本不了解我,為什么會喜歡我?!?/br> “同樣的,你不了解我,為什么會討厭我?” “討厭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大多數從眾的人不過是為自己找個借口才給素不相識的人安個罪名。但喜歡不是?!?/br> 蔣煥陽手里捏著的冰袋此刻更涼:“你明明就是在詭辯?!?/br> “那你就當我在詭辯好了?!?/br> 這句塞的他一時間氣急:“我確信我對你是真的喜歡,我從來沒有這么在意過一個人,你的一言一行我都忍不住關注,周枉有的我都有,周枉沒有的我現在也有,你怎么就不愿意把我放在眼里呢?!” “你在撒謊?!?/br> “什么意思?” “你關注周枉更甚于我?!比蠲咝?,“人往往只會對自己特別在意的東西格外關注,無論是愛還是恨?!?/br> 阮眠定定看著他:“我想你是后者?!?/br> 蔣煥陽手移到背后,掩耳盜鈴似的握緊拳頭,繼而開口,聲音里有惱羞成怒:“阮眠,你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愛嗆人了?!?/br> “你從不曾了解過我,以什么資格說這句話?” “……” “我肯定會的?!?/br> 阮眠沒再理他。 三分鐘后,蔣煥陽走了。 周末照例到趙晚晚家補課,很快就講完。其實她那樣好的水平,阮眠也沒有太多可以教的東西,不過是過一遍兩人筆記,查缺補漏。 結束后時間還早,趙晚晚照例在陽臺澆花,擺弄她的花花草草們。阮眠則坐在飄窗旁,戴著耳機看書。樓上樓下的全部植被照料完一遍后,趙晚晚提議要出去曬曬太陽:“眠眠,我請你吃甜點吧,你有想吃嗎?” 阮眠摘了耳機,搖搖頭,趙晚晚神情隨著她這個動作而rou眼可見的有些失落起來,然而她仍舊在笑:“沒關系,那我們下次……” “不過我可以陪你去?!?/br> 她眼睛又亮起來。 趙晚晚已經許多年沒回官湖,地點是阮眠選的。但她是個不怎么消遣的人,腦海里也只剩下上次周枉兼職的那家對角巷咖啡廳。 她說起,趙晚晚查了下點評軟件,發現評分很高,躍躍欲試:“太好啦,我很喜歡吃甜食,以后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點外賣了?!?/br> 心情不好。 阮眠留意到這一點,問她:“你現在心情不太好嗎?” “沒有啦?!壁w晚晚笑彎了眼,“高興的時候也喜歡吃甜品,所以長了好幾顆蛀牙,在家總被爸爸mama限制?!?/br> 阮眠點點頭。 又說:“叔叔阿姨很關心你,是好事?!?/br> 趙晚晚的父母,她只在林學富一開始介紹她這份兼職時見過一面,是一對很知書達理的恩愛夫妻。趙晚晚跑來這找了個補習的借口不想去醫院,其實她父母早猜到,仍舊同意她來,只是給她備了雙份的藥。 阮眠沒經歷過好的家庭該是什么樣子,但她猜,趙晚晚的家應該就是。 她父母把她保護的很好,所以趙晚晚很愛笑,待人也和善,不熟的人也能看出她的好脾氣。但同時也脆弱,一直在溫室,有風雨就下意識要逃避。 阮眠是反過來的,她長時間活在風雨中,給自己加了厚厚一層盔甲。待人過分疏離,讓人覺得涼薄。 不知道是因為周末,還是因為店里在做什么活動,她們到的時候店里很熱鬧,人群擠到門外。連室外的露天座位都坐滿了人,還有些站著的三三兩兩圍在圓桌旁,熙熙攘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