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何蘭堵了一肚子的火氣,被姜蔻的反駁徹底點燃了。 “無論是勤儉節約,還是虛榮浪費,這種都是從小養成的,說改就以為能改好?” “如果不是靠著后臺,你以為自己能站在這里和我競爭嗎,多些面試競爭者我并不介意,只是看不慣你這種的罷了?!?/br> 何蘭的助理見狀忙拉了一把何蘭。 雖然何蘭最近流量不小,合作方也特別多,但姜蔻這種有背景的還是不要惹了才好。 姜蔻大概理解了何蘭的憤怒,盡力平和道,“我只是想做一個公益,而不是搶走別人什么?!?/br> 何蘭只覺笑話。 只想著做個公益,為什么要加塞進來? 況且大部分人拍攝這種公益廣告,除了做公益外,同時也是想為自己樹立一個良好形象。 姜蔻竟然說得如此冠冕皇冠。 這時面試開始,兩人劍弩拔張的氣氛被打破。 總共四個面試者,一同進行面試。 姜蔻進門剛剛坐下,導演看見她,不由想到剛剛那進門的一幕,嘴角克制著笑意。 何蘭注意到導演友善的笑容,心里更加不悅。 有后臺就是不一樣,她見過幾回導演,可導演的臉卻冷得像冰塊。 面試官不止導演一人,旁邊還坐著一個報社工作人員,看見姜蔻同樣笑著和姜蔻打一個招呼。 “姜小姐終于在現實中見到你本人了,我是某某日報的組長,上回在微博上就是我@了你?!?/br> 上回的官方@后,肖金武對姜蔻的印象很不錯。 而這一切在何蘭看來,不過都是姜蔻利用背景后臺,壓制了其他人。 公益拍攝簡單,即便對傳聞演技糟糕的姜蔻也沒多大難度。 于是,面試只是簡單地讓四人闡述下對勤儉節約的理解。 除了姜蔻外,另外三人都提前準備。 何蘭最為信心滿滿,她想就算陪跑,自己也會是表現最完美。 《那個年代》中角色的深入,她對勤儉節約這點深有體會。 前兩位面試者在何蘭看來言語表達過于寬泛,并沒真正代入,體會。 抽簽何蘭第三位,姜蔻最后一個。 排位到何蘭時,何蘭唇角彎起。 “在《那個年代》的角色扮演讓我對勤儉節約有了深刻的理解?!?/br>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個沒有滋味的白膜可以掰開兩半做兩餐,嘗出甜味;粗布是限量的,一人一年也不一定能裁一套新衣服,衣服縫制的小布頭能攢一大袋,用來縫補做頭花;缺水時要跑到兩三公里的地方打水,一盆水可以一家子輪流洗腳用……” 何蘭切實地將勤儉節約的例子一個個說了出來,足足十分多分鐘都沒停斷過。 姜蔻聽何蘭的描述不由想到了以前自己的生活。 她以前的生活甚至比何蘭描述得要更加艱辛,難過。 可她還是十分佩服何蘭生活在這樣一個物質富足年代的人,能將這么多的事情娓娓道來。 雖然何蘭對她有誤會,帶著敵意,但她不得不承認何蘭的優秀。 何蘭闡述完后,在寂靜的房間里,姜蔻給何蘭鼓起掌,眼眶微微濕潤發紅。 掌聲下,大家看向姜蔻。 何蘭微微詫異。 她剛剛和姜蔻發生那樣的口角,言辭那么排斥姜蔻,姜蔻這時候竟然能為她鼓掌。 如果說別人是做做樣子,以此顯示自己的大度,但姜蔻濕潤的眼眶讓她感到了真誠。 何蘭心頭微微柔軟,其實姜蔻除了搶走這次加塞公益廣告之外,人還是挺不錯的。 邊上的導演和肖金武在何蘭闡述完后,也都陷入了沉默。 兩人的年紀來推算,何蘭描述的年代大概是他們的幼年。 關于幼年的記憶大多數已經模糊,但經過何蘭剛剛的一番表達后,隱約變得清晰。 大家都被何蘭拉進情境中去,沉浸在情緒之間,直到姜蔻的掌聲將他們拉了回來。 不得不說何蘭是最適合拍攝這個廣告的人選,形象方面也非常不錯,幾乎沒出過負面新聞。 可最終入選的人已經內定成了姜蔻,導演覺得對不起何蘭。 于是對姜蔻也失去了幾分好感。 輪到姜蔻后,導演臉上已經沒了克制的笑容,而肖金武也一臉嚴肅。 何蘭剛剛抓人的表現讓大家對姜蔻接下來的表現失去了期待。 因為姜蔻的表現再怎么樣,也不可能比何蘭好。 導演在思考接下來要如何點評姜蔻,和如何安撫何蘭的落選。 嗐,愁啊。 見場上的狀態,何蘭嘴角微微勾起了丁點的笑意。 雖然姜蔻加塞了這次公益廣告,但她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 就算被擠走又如何。 姜蔻長吁了口氣。 其實何蘭想說的,是她剛剛在腦袋里準備的。 她覺得如果她來說,應該能比何蘭說得更好。 何蘭雖然是個優秀的演員,但那些日子是她真實生活過的,沒人比她更熟悉,甚至那些日子比何蘭描述得要更加困難,不愿回憶。 姜蔻沒有從何蘭剛剛的觀點出發,換了一個角度。 她到這后,雖然有高額的信用卡要還,但日子還是比以前好上許多。 某些凄苦的回憶她已經將它藏得很好了,不拿出來咀嚼一遍,也是少一分對自己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