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楊杏兒解釋道:“當初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也是遠房,他們不住在丹城。都說窮在深山無人問,家里都怕多個親戚多個拖累。如今好容易我家到了京都,親戚們近年經商也發達了。這才聯系上了的?!?/br> 梁佩恩在一旁,欣慰地說道:“如此,他們要來,你也好有個兄弟靠著?!?/br> 楊杏兒搖頭道:“我倒不求這個,他們是要來京都做生意的。在南方弄了些扇子來賣,等買賣做完了就要南下回去。我只想著,我母親跟弟弟的棺材如今還放著沒有帶回家去,正好來了親戚,就讓他們幫個忙,將他們送回老家埋葬,到時候我多出些銀子便罷了。若是他們不肯要錢,以后來京都,我都提供住處就行了。都是親戚,互相幫襯罷了?!?/br> “這也是個理,你有打算便好?!睂し荚谝慌灾С值?。 “將來的事情,你有什么說法沒有?是要跟你兄弟一起回丹城去,還是繼續住在京都?你一個人也未免單薄,婚事上,有什么打算沒有?”梁佩恩還是覺得男女在一起方是陰陽平衡,像是楊家這個局面,只有一個女人,未免太難了些。 楊杏兒見他這么說,笑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要說回丹城,那里也是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小院子,去了那里還不如京都好,你們都在這里,有個困難我還能麻煩麻煩你們,若是回丹城我還找不到人去?;槭律?,我也沒有打算。且看吧,我也想清閑幾年?!?/br> 楊杏兒已經三十來歲了,如今要說嫁,絕對很晚了,只怕也找不到好人家。 況且他們家這樣情況,招人就是招個入贅的女婿,只要能生孩子,什么都好說。 但是她自己顯然目前是不那么想生的,雖說都是如同親兄弟一般,但是這楊杏兒的婚事,當初楊雪松在的時候就沒有逼她非要嫁人。 尋芳他們不過是結拜兄弟,況且楊家家里的產業不是養不起楊杏兒,他們就更沒有資格多說了。 尋芳他們見楊杏兒是這么個態度,知道這話題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便換了話題,聊了些在南方打仗的趣事。 四年不見,連過年的時候都沒有見面的機會。尋芳他們也各自認識了許多人,便想著下次找個機會,叫上人出去吃一頓,或是開個詩會,互相介紹認識一下。 之后又問了楊杏兒在家里有什么需要的沒有,這基本也成了過問,因為楊杏兒從不愿意麻煩他們。 只要尋芳他們來,楊杏兒便親自招待,若是不來,也基本不會主動提什么要求給尋芳他們,總之她就是從不給人添麻煩。 聊到下午,尋芳他們也不便多打擾,便準備回去了。 楊杏兒也沒有多挽留他們,只送了他們出門去。 尋芳他們又在楊家門口各自道別,上車一路回家,不在話下。 這里楊杏兒送走了尋芳他們后,便轉身回屋。 他們家人口少,仆人也少。二進的院子,一個廚子,一個小丫鬟,一個老嬤嬤,一個修剪打掃的中年男人,另外一個看門的加上楊雪松走前留下的一個小廝,加上楊杏兒一共七個人。 原本一進的院子便夠住了,反七個人住,就是一個人一間屋子還要空出幾間來。 楊杏兒本就是農家人,原是不用什么人伺候的??蛇@宅子里頭總要有人看管,另外這些仆人都是苦命人。 如果不要他們,還了他們賣身契,他們也沒地方謀生,又不識字又不會算數,出去工作,只會比賣身后還苦,所以他們也不愿意出去。 好在楊杏兒還養得起他們,便將這些人都留下了,不過管口飯吃,還是不難的。 晚上門子點起了門口的燈籠,小丫頭跑過來問楊杏兒什么時候開飯。 “就開飯吧,早用過飯,回頭去給母親他們上炷香?!睏钚觾簩ⅣW角的頭發向上抹了抹,說道。 用過了飯,楊杏兒便去了放著楊雪松跟楊母牌位的地方。 他們家沒有祠堂,只能找個房間暫時供奉著。 每次楊杏兒點香跟母親弟弟說話的時候,下人是不敢打擾的,全都會退出去。 楊杏兒點過了香,伸手扇了兩下,隨即走到母親跟楊雪松的靈位前,將香插了進去。 然后后退著到了墊子前面,跪下來雙手合十。 “娘、弟弟,再過段時間,家里會來親戚,你們也很久沒有見除了尋芳他們之外的客人了吧?我也是許久不見那些兄弟們了。到時候我會讓他們幫著把你們帶到老家去,總算是能將你們帶回家去了?!?/br> “我呢就暫時先不跟你們回去了,總有再見的時候,你們先去吧。我在京都,還有些事情要做,不做的話,無法就這么放心回家?!?/br> 說完后,楊杏兒才起身準備回自己的屋子。 從屋里出來,仰頭看著天上的月亮。 今日的月亮并不是特別圓,但是沒有烏云遮擋,很是明亮。 月亮旁邊的天空上,有幾縷云煙,被皎潔的月光照射,透出淡淡的幽藍...... “哈啾!”這時,尋芳已經坐在了自己屋里,莫名其妙打了個噴嚏。 綠蘿瞧見,原本想要動身去給尋芳加件衣服,走了兩步又停住了。 她伸手喚了身邊的小丫頭,對那丫頭說道:“沒瞧見爺冷著了嗎?去把窗戶關小些,再給他找件披肩披上?!?/br> “哎!”那丫鬟應了聲,便去照著綠蘿吩咐的,一一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