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不過這并不是什么特別值得糾結的點,所以尋芳在聽到這個消息,只是疑惑了一會兒便過了。 朝廷軍隊下來,尋芳成功守住丹城,家里的人也人均帶上了孝。 尋芳又是激動又是悲傷,去信給了長興那邊兒的親戚,準備派人將寶兒跟葉尋蕙還有葉尋苠他們接過來。 然后又寫了折子上奏皇上,他這也算幸不辱命。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尋芳一直都在丹城休養生息。因為打仗實在太累的緣故,他在一開始打仗沒多久就重新開始吃rou了,這也沒有人說過他的不是,因為大家親身體驗過來,知道不吃rou是不成的,體力會跟不上。 王氏見尋芳因為打仗瘦了整整一圈,抱著兒子痛哭了一回。又是感動尋芳成才,又是覺得兒子太瘦了十分心疼,哭得眼睛都腫了。 之后一段日子里,王氏開始瘋狂給尋芳補充營養。 然而就在尋芳攝入各種補品的時候,遠在北邊兒的皇上收到了尋芳的折子,也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確實,他真是沒想到尋芳能夠堅持這么久,光靠著兩千多人守城,而那邊兒南蠻的軍隊似乎在最后增加到了有上萬的人數。 這么一支臨時招安的隊伍,居然被葉尋芳訓練出了以一當十的能耐! “好好好!好個葉尋芳,是朕的好臣子。等他孝期過了回來復職,朕定要好好獎賞他!” 皇上連說了三個“好”字,這在他執政的生涯里,是很少見的情況。 他在說這話的時候,葉尋芝跟楊雪松也在身邊,于是皇上便對他們二人說道:“子瓊、茂之,你們兩個要記得提醒朕,到時候朕可要好好獎勵你們的好友!” 葉尋芝跟楊雪松聽到皇上夸獎葉尋芳,自然是很高興的。 楊雪松還說道:“其實管這一個小小的丹城實在是委屈了尋芳,他的本事治理幾個省都不在話下,皇上,子賢是真的有治國之才,只是為人謙遜低調,這才沒有展露出來。我跟子瓊的許多政治意見,一向都有參考子賢的說法的,只是他有時候說的話實在太過冒險,我們講出來還要稍微去除一些想法?!?/br> “哦?果真如此?”皇上聽了楊雪松的話,有些驚訝地看向葉尋芝。 只見葉尋芝笑著點頭,贊同著楊雪松的話。 皇上明確了葉尋芳在葉尋芝跟楊雪松心中的地位,心里十分歡喜,點著頭又說了一個“好”字。 于是讓太監過來研磨,寫了一封慰問葉尋芳的信。 信上說希望他好好休息,到時候會重新派下縣令過去丹城,讓他不用cao心丹城事物好好守孝,另外也說了,等尋芳回朝廷一定會重賞他的話。 寫好之后,墨跡一干,便急著讓人去送信了。完全表現出了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 第163章 朝堂上的事情離尋芳還遠, 這會兒尋芳正在處理戰爭后續的事情。 士兵已經留下來沒有多少了,這時候丹城是能夠留下這一部分兵力的,剩下的人他們丹城養得起, 在城中維系治安也不錯。 但是那些去世了的人,尋芳得為他們家的家人著想一些,要給錢給糧。那些參戰的,也不能不獎勵。 從沈世叔那里要來的糧食, 尋芳就考慮著平分給這些人了。 這時候田里又收了一次糧食, 好在今年年成好, 所以尋芳他們就是分了沈家來的糧食也能保證城中的百姓有飯吃。 之后尋芳又找鄉紳們湊了些錢, 凡是家中去世的人家, 每家都給發五兩銀子。 這樣算來,也有上萬兩銀了, 不過鄉紳們平分一下, 一家也不到一千兩, 再分到一家各房,每家要出的錢就更少了, 不過幾十來兩也都還能負擔。 之前為了安頓這些外來難民,曾經興過土木,找空地搭了許多屋子, 按著人頭,一家多少人差不多給幾間屋子分配的。 如今散了銀子給他們,各自要回老家還是繼續待在這里,都不成什么問題。 各大鄉紳還是以尋芳為首, 大家商量了一遍戰后事宜,都是跟著尋芳的思想指標去走,并沒有什么大困難處。 只是最近城內死的人多, 許多家人尸體停頓在家,光是喪事就接連地辦了許久。 然后又是修筑城墻,處理戰場,事情多,足足弄了一個來月。 一些沒有家人認領的尸體,尋芳便讓人建了一個英雄冢,將他們一具尸體一具尸體葬在一起。 然后又請道士和尚來打醮拜懺,鬧了許久。百姓見尋芳是這樣態度,都覺得尋芳很會做人。 城中的事情料理得差不多了,縣里的新知縣總算下來。頭先第一件就是來拜見過尋芳。 因尋芳官做的比知縣大,功勞又大,所以知縣親自來拜見尋芳,還要給尋芳行禮。尋芳見他年紀比自己大,大家行了平禮。 之后葉尋芳不只是在縣內出名,時間久了,整個省城都知道了他的故事,甚至是南方一些的地方都聽說了他的名字。 百姓贊嘆尋芳的英武跟德行,丹城的許多人還因為有個葉尋芳而感到驕傲,連帶葉家的人出門都昂首挺胸的。 照大家的說法,是葉家滿門忠君之人,死者皆為忠烈,一時成了整個丹城的一流人物,連在外,人家見了丹城葉家的人,都要說一聲久仰。 接著寶兒跟葉尋蕙也尋苠他們也都回來了,許多人一回來就得接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