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黃達這話一出,場面就有些混亂了。 有幾個人質問尋芳為什么要抓他們的人,另外在場的各大鄉紳代表了一方勢力,他們大多還是維護尋芳的,所以也爭執起來。 尋芳只能盡力解釋:“相不相信且先不說,我并沒有打算現在就處置他們。在這種關鍵時刻,我也不希望讓咱們內部出現矛盾,況且抓捕這些人,并不是只有我的親信,肯定也有旁人看見的,清者自清,大家到時候可以去細查。這些謀劃開城門的人,我已經派人將他們看管起來,等事情結束,咱們到時候再問他們的目的就好。 如今要緊,是我覺得今天晚上既然有人要組織開城門,肯定是里應外合的一個局面,所以我擔心今晚會有夜襲,因此想要請大家來商討應對的辦法,我們的時間也不多,大家盡量快速討論出個結果來?!?/br> 在場的人可能力氣都是有的,但是辦法實在沒有尋芳的多。 鄉紳們信任尋芳,只要尋芳說話,他們肯定會努力支援。他們讀過書的人有許多,但是研究兵法的少。 其中有些鄉紳,考上秀才舉人之后,丟掉書本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平日喝酒作詞還好說,討論戰爭的對策,真不一定有尋芳一半的能力,這不是尋芳自夸,而是事實就擺在面前。 大家見尋芳問他們意見,也知道目前事情很緊急,最要緊的不是內部爭吵,不管如何,現在不是跟尋芳討要說法的時候。 所以原本鬧騰要道理的人都沒了話說,就是有氣,也都憋著,準備先干完這一仗再說! 第160章 在場的人性子都比較直, 就是決定直接蠻干沖出去殺一通。 尋芳的想法也是這樣,畢竟他們已經洞察了先機,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挫敗敵人的話, 那就太傻了。 “但是我們也不能確定他們一定做好了埋伏,既然要里應外合,那咱們不知道他們如何聯絡,他們沒有收到信號, 不肯動身怎么辦?” 尋芳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便對尋萇問道:“你抓到他們的時候, 有檢查過他們身上有什么東西沒有?” 葉尋萇一愣, 說道:“這倒還不曾?!?/br> 尋芳點頭道:“一會兒咱們親自帶人過去看看, 將他們身上搜查一番,看看有什么線索沒有。另外派幾個眼神好些的人, 好好看看, 城外有什么反應沒有, 若是檢查到有埋伏,切記不要打草驚蛇, 報告給上級,等我回來咱們再說?!?/br> 如果真的能夠從那些被抓起來的人身上找到什么,倒是省了爭辯, 直接看結果就能夠判定他們是叛徒了。 這時候在場的一些人看著尋芳也有些心虛,因為他們跟那些準備跟蠻子里應外合的人是一伙的,現在自己人身上鬧出事情來,那葉尋芳該怎么看他們? 就葉尋芳這一系列的行為來看, 他根本犯不著騙他們。他們也只能盼著今晚城外沒事發生,否則他們在葉尋芳面前抬不起頭來。 尋芳心里很明白他們的心情,跟在自己身邊這么久的兄弟, 竟然跟外面的南蠻有勾結,是個人都會心情復雜的。 更何況他們如今是為朝廷賣命的人,這樣一來就更尷尬了。 但凡遇到的是一個小心眼兒的上司,他們以后一輩子的升官發財的路就被斷了,因為會被無限猜忌。 但是尋芳心里清楚,當初他們這些南蠻大部分都是被鼓動去投靠南蠻的,既然能夠在隊伍中找出接應南蠻的人,那說明這場攻入丹城的動亂是有所預謀的。 是南蠻打了上來,又故意安插間諜人手打入內部,然后讓他們自己人殺自己人。 這樣子的做法,就能夠在路上為他們增添許多助力,通過內部瓦解的方式,來顛覆整個朝代。 但是他們這樣的行為,在其他地方還好說,在尋芳面前,還不夠看的。 國家跟民族在前,只要生活過得下去,不是性格本身就有問題的人,誰都不會想要叛國的。 所以他們南蠻可以挑唆人心,尋芳也能夠很快就安撫人心,招安部下。 這招安的辦法,只要做夠兩點就行。一就是讓他們的日子有個奔頭,給他們找事兒做,二就是確保糧食的充足,保證沒有重大災病就好。 最基本的物質基礎被保障,大部分人是不會愿意叛國的。 而那些挑唆叛亂的人,在清楚自己無法反抗大家愿意歸順朝廷的意愿后,則選擇了將計就計,利用另外的方法來幫助南蠻。 這也就是今天在城內發生的事情了,他們準備開城門迎接南蠻入城,趁著尋芳他們不備,攻占丹城。 然而他們一定想不到的是,尋芳提早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早就已經安插人手,將他們監視住了。 尋芳回葉宅之前只帶了兩三個領頭的人,剩下一些帶領軍隊的人尋芳沒有讓他們跟著一起過來。 這樣一來,萬一到時候外面打進來了,尋芳他們不在也能有人暫時安排抵抗,至少不能是一個群龍無首的狀態。 黃達是所有人都比較信任的存在,加上他為人比較實誠,所以尋芳一定會帶上黃達,到時候他都點頭確認的話,相信也不會有人再懷疑那些間諜的身份了。 坐著車馬來到葉家,路上沒有百姓亂走,晚上掛著燈籠,熟悉路況的車夫兩刻鐘內便能到達葉宅。 下車后得知那些被抓獲的人被關押在家中柴房,為防止那些被擒獲的人中途有機會逃跑,尋芳他們選擇直接去柴房,而不是讓人將那些人押到大堂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