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光這一系列的行為,就已經讓尋芳挺累的了,更不要說周圍那些身體原本就虛弱的學子們。 讀書人確實大部分的外形就比較弱,大家都是埋頭讀書,平時有空就在家里學習,只有那些平時還做農活,或者原本愛舞槍弄棒的人才不會被折騰的太累。 而在殿內,農家出身的也只占少數。走到這一步,資源是很重要的,干農活的人能夠走到殿試這一環節,其實很困難。 寒門出貴子,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很難的一件事兒。 考試并不會當場改卷,皇上也不會在場提問,如果將來考中,名列前茅者倒是有可能跟皇上說上兩句話。 考試當天并不閱卷,試卷是先呈上去給大臣看,選出優秀的考生后,再交給皇上排出前排的名次。 考試題目是皇上出的,共有兩題。第一個問題是農業上的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尋芳稍微了解些,答的還算可以,他自認為就算不能列在優等,但也不算太差。 第二題問的是南方總有外族來犯,該怎么處理的問題??偣驳念}目就很長,一題兩三百個字,解讀起來也得花些時間。 第144章 對于第二個問題, 尋芳還是好好考慮了一番的。 任何兩個國家對抗起來,都不能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南方蠻族雖然比他們國家落后許多,在文化上, 一直都是被蔑視的。 但是他們民風就比較強悍,近幾年來發展的挺不錯,并且一直覬覦他們國家,今年來鬧了一場又一場。 尋芳先是將自己國家的優勢說了一遍, 再將對方如果攻打進來會采取的策略解釋了一遍, 期間稍稍夸贊了自己國家一番。 并且將弊端也淺淺點了一下, 表示最后如果加強管理并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 主要就是將地方官員手上沒有兵的事情講了一下, 還希望能夠多征兵, 從現在開始多儲存糧食的事情說了一遍。 南方蠻族鬧過來的可能性目前比較小,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歷史上有被蠻族侵入過的事情發生過, 后來又被平復了, 當時還差點兒滅了國。 后來在內亂中當時的太子身死,也是因為地方受不了朝廷的壓迫, 跟當時強大的南蠻打起來實在是太耗費資源了,各地百姓都對此有些怨言。 那時候的地方官跟現在分權形式的地方官很不一樣,那時候的地方官員是擁有很大權利的, 尤其手下還有兵力。 所以只要一兩個省份愿意謀反,那整個國家就很容易亂掉。 太子因此而被大臣殺掉,于是本朝的開國皇帝是順天而為,為了正皇室的血統, 招安兵馬,一路打過來平叛的。后來便順勢坐上了皇帝,并沒有人敢反對。 戰亂平定后, 上位的皇帝并不是太子的后代,而是前朝開國后一位王爺的后代,大概跟當時的太子隔了十來代,是遠方親戚的遠方親戚,都不在五服之內。 只因為他戰功比較重,又好歹是皇室的人員,也算名正言順,所以百姓不會反對他。 因此開國皇帝上位就換了朝代,將國家改名為晉國。 雖然還是一個姓,天下同樣是在王子皇孫的手里,但尋芳所在的朝代,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兩百年的時間。 最近南蠻那邊兒對他們晉國虎視眈眈,看樣子是很想再創兩百年前的輝煌,將晉國一句拿下。 當時晉國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后來開朝的皇帝突然身患重病,臨死前沒能立下遺囑,弄得皇子們互相殘殺了一番,就沒有功夫管顧南邊兒,所以給他們留下了可喘息的機會。 后來南蠻就修養了幾十年,逐漸強大之后,便時常sao1擾晉國南方邊境,這一sao1擾就是一百來年。 后來也曾有皇帝下旨打南蠻,但是開國后國內需要整頓的事情太多。 而且每次到南方打仗就會有天災下來,加上北方也有不安分的狄族來犯,打仗就是勞民傷財,久而久之就暫時將這事兒放下了。 但是只要稍微有想要作為的皇帝,不滅了北狄跟南蠻,肯定心里不會爽快,所以關于這方面的事情,是歷代皇帝都會重視的。 就算皇帝本身不重視,也總會有大臣提醒他們。 尋芳將晉國打仗的優勢跟劣勢都寫了出來,再將劣勢后應該如何做的辦法都算了出來。具體修改考卷的人要怎么處理,那就不是尋芳的事兒了。 尋芳覺得自己的試卷答的還算好,就算不在前排,應該也不會被刷的太下來。 寫好試卷,上交之后,再從考殿內出來。七八年的時間,從縣試到殿試,他總算經歷了所有的科舉考試內容。 所有有關學習的壓力頓時都沒了,但是心境卻很平淡。 “真是不可思議?!比~尋芝在他身邊說道。 尋芳只笑笑,明白了葉尋芝的想法。就跟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一樣,從長時間的埋頭學習中出來,忽然看到這天地這社會,總會有些不可思議。 往日的種種,仿佛就是一場夢。 回到葉家,下午葉錦回來,將他們叫過去問了一下題目跟解答的內容。 尋芳感覺在第一題上尋芝比自己講得好,第二題尋芝講得也全面,跟他自己相比是差不多的水準。 因為就南蠻的事情尋芳他們是討論過許多次的,俞鵬先生的死,其實或多或少也跟南蠻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