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再來便是,葉錦帶走了孫氏,葉尋芝少了這個后娘的叨擾,每天在葉尋芳那處學習回家,都沒有那種渾身不舒服的感覺了。 葉尋芝的親哥哥雖然對他感情一般,但是也不是完全地不關心他,只是少有表示。 之前因為有他繼母在,葉尋芝的嫂子身為媳婦兒,怕得罪婆母,就故意不怎么理會葉尋芝。 如今孫氏離開了,葉尋芝才知道嫂嫂其實挺疼他的。 這哥嫂的溫暖,加上孫氏離開的輕松,跟父親離家的痛苦兩相抵消,葉尋芝也就沒那么難受了。 自此,尋芝跟尋芳繼續埋頭讀書,二人專心備考,時常討論書籍內容,在這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兄弟兩個的學問都越發精進了。 第61章 春節的時候, 楊雪松也難得放假回來了。 葉家一片熱鬧氛圍,就是想學習也得等這熱鬧過去了再說。所以尋芳便找人將楊雪松接過來玩了一天,到晚上仍舊叫人將他送回去。 葉尋芝之前并不認識楊雪松, 尋芳便將二人互相介紹認識了。 都是成績優異喜歡讀書的人,所以楊雪松跟葉尋芝聊得很來。尋芳又在其中擔當一個很中庸的角色,三人在一起,說笑議論, 一整日下來, 清茶配糕點, 互相都能聊得很盡興。 因為楊雪松難得有回家的時候, 這段時間尋芳不好妨礙他們一家團圓, 所以過年期間,只叫楊雪松來家里玩過那么一次。 休息過后, 臨回學校前, 楊雪松還過來給他送過幾本書。 “這都是借你的, 等你考完,還要還給我?!苯o尋芳書的時候, 楊雪松還特意交代道。 尋芳知道這些書重在都有他做過的筆記筆記,這樣好復習用。人為的筆記,多少有些漏洞, 看看他的筆記,或許還可以查漏補缺。 楊雪松家貧,對書本格外愛惜,能夠看出來這書他看過許多遍了, 書頁翻動的地方都薄了,但是書面還很整齊,沒有紙張破裂。 他能夠將珍愛的書拿過來給葉尋芳, 尋芳自然也會珍惜。這書對于尋芳來說買上幾本都不算什么,但對于楊雪松來說,卻很珍貴。 禮輕情意重,有楊雪松這份情,書本是否貴重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多謝你的好意,這書我收下了,定然好好珍惜,也會好好復習的?!睂し加H自接過了書,對楊雪松說道,順便還送了他一段路。 “天氣冷,回吧!”直到楊雪松朝他招手叫他回去,尋芳這才轉身慢慢地回了屋。 鬧了龍燈后,春節的熱鬧氣氛消散,生活逐漸回歸正軌。 一月份縣里放出公告,將縣試的日期發布了出來。 消息發布出來兩日后,尋芳便帶著小廝,跟家里幾個兄弟一起去報名。 因馬車不大,大家便分坐了兩輛車,尋芳跟葉尋芝,還有兩個堂兄弟尋苠尋萇一起坐的。 葉尋蕙這次也去報名考試了,不過他跟葉尋芳不對頭,自從他母親被休回家之后,他便恨上了葉尋芳,只覺得一切都是葉尋芳害的。 都是因為他去老爺那里鬧著要老爺做主,他們家才會支離破碎的。所以葉尋蕙不愿意跟葉尋芳一起坐,是在另一輛車上過來的。 科舉是由三省六部中的禮部來管理的,這個時代的政治跟之前尋芳所學過的政治制度有些微的不同。 按尋芳穿越前的朝代來說,華夏在元朝就廢掉了三省中的二省,只剩下中書省直接管理六部。也就是說元朝的時候只有中書省還在,另外的尚書省和門下省已經沒了。 而如今的省,便是從行中書門下派出來的官員,來掌管地方,這便是行省制度。 到了明朝的時候,沿襲了元朝的制度,但是真要詳細來說,明朝不是行省制度,也不是三省六部制度,而是三司制度,即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查司、都指揮司來管理各個省內的政治,其中承宣布政司是老大。 承宣布政司由承宣布政使來管財政,提刑按查司由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揮司由都指揮使管軍隊。 明朝設立三司制,是為了分散省級的權利,地方一旦掌權過重,脫離中央掌控的話就很容易讓地方獨大,官員權利獨大,他不滿足的話就可能會成為隱患,所以設立三司分散地方權利,財政司法和軍隊不是一個人管著的話就不會一人獨大。 尋芳這個時候的行省也是由三司管理,不過三司是從三省中分派下來的,就是說他現在的這個時代,是有三省六部的,尚書省跟門下省并沒有被廢掉。 而且明朝的宰相有被廢掉,后來導致了皇帝需要處理很多政務,皇帝怕過勞死,就從翰林院里找出人來,設立了另外一個代替宰相的職務,就叫做大學士。 但是大學士的官員品級是很低的,在明朝只有五品的官職,但是就算品級不高,最后大學士掌握權力還是很大的,大學士后來就在內閣工作,明面上不說,但大學士后來就是相當于宰相那樣的人物。 而尋芳目前所在的時代,沒有內閣沒有大學士,有宰相跟相當于副宰相職務的參知政事來統管三省六部,幫皇帝處理過多的政務,這又跟之前的明朝政治有很大不同。 同中央六部一樣相應的,在地方政治中,縣衙里也是有三班六房,其中三班就是出去辦事的差役,分成皂班、快班、壯班。 然后六房也是跟六部相應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其中科舉歸中央歸禮部管,在地方報名就歸禮房管,所以報名也是去的禮房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