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什么?”闞枳一愣:“我沒說啊?!?/br> 聞言,沈清狂喜:“那就是假的咯?” “也不算是?!标R枳搓著下巴,笑瞇瞇道。 她奇怪的答案讓在場所有人都有種開口罵娘的沖動。 到底是真是假,給個痛快! 沈清一臉急色:“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闞枳輕咳一聲,緩緩開口解釋:“這個座子,起先我確實沒看出什么問題。無論從材料、雕刻風格、選用的圖案,都屬于漢代的流行樣式。但它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又有區別于當時的主流,比如說這個荷葉的雕法,還有魚種的選擇?!?/br> 這時,金學文旁邊的一個男生按捺不住,急吼吼道:“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br> “小集?!苯饘W文低聲制止住他:“聽她講完?!?/br> 這個男生是他帶的學生之一,專業技能不錯,只是性格有些急功近利,其實不太適合做學問,但誰讓他碰上了和他有點相像的金學文。 金學文沒覺得闞枳能說出什么,但從她剛講的話也能看出,她對這方面確實是有點了解的。 闞枳瞥了眼那個男生,沒有搭理他,繼續道:“加上這個雕工十分眼熟,我便想到了一個人,也就是葉不為。葉不為性格乖戾,不屑世俗。但他家境貧寒,需要用錢。兩點相加,便早就了他的作品的些許不合時宜之處?!?/br> 當闞枳說這些的時候,原本就在一旁關注著這邊動靜的導演楊哲不禁向前走了幾步,認真聽了起來。 闞枳說:“但,僅憑這些,并不足以抵消我感覺不對勁的地方。于是我突然想起來,和葉不為同一時期的大雕刻家,還有一位,名為齊豫之?!?/br> 說到這里,眾人有些發懵。 見狀,闞枳似笑非笑的瞥了眼金學文,問:“金老師,都說您是這行的大師,請問您可知道這中間的故事?” 金學文雖是學者,但他近兩年在學問上花費的功夫已經少了很多,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斂財上。 闞枳乍一提齊豫之,他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很快,他就想到:“那是位宮廷御用雕刻師,多雕刻王公貴族喜歡的玩意兒?!?/br> “沒錯?!标R枳點頭:“但您可否知道,他與葉不為師從一人?” 金學文沉默了。 闞枳也無意太過為難他,自顧自繼續說道:“齊豫之和葉不為師從一人,因此他們早期的雕刻手法非常相像。出師后,葉不為不屑為官,與皇家扯上關系,便開始接散活兒,而齊豫之進了宮,拿著俸祿,為達官貴人們服務。 可齊豫之雖然身在宮中,心卻在外面。他一邊不舍厚祿,一邊又羨慕葉不為瀟灑落拓的生活。于是,他開始找人調查葉不為每天的接了什么活,然后他自己再在空閑時候,雕刻一遍,然后打著葉不為的名號在外兜售?!?/br> 這個故事,在場沒有人聽過。 而闞枳知道也是因為她親爹闞戴澤,是葉不為的一枚墻頭粉,雖然不狂熱,但也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 一來二去收的多了,他們便發現了這些作品中細微的差別。 “葉不為雕刻習慣用圓刀和平刀;而齊豫之的工具種類基于他的職位,便豐富的多。因此,把兩者的作品放在一起仔細觀察,便能看出因為工具不同而造成的差別?!?/br> 說著,闞枳將手中的底座舉起來,道:“你們看,這朵荷葉的莖稈這兒,如果用圓刀,吃木很深,但細度不夠??扇羰怯糜裢竦?,它就不會吃木那么深?!?/br> 眾人湊上前看,連攝影師都忍不住抬腳走了幾步,剛挪動步伐,攝影師又想起來,他的鏡頭可以遠距離放大再看。 “好像真的是這樣——” “這個吃木確實比我見過的有點作品淺?!?/br> “確實,我閑來無事也做雕工,看得出來其中細微的差別?!边@話是四位專家中的書畫專家李昌和說的。 有了專家的認同,闞枳的話一下子可信起來。 雖說這行流行論資排輩,但有真才實學的認也同樣非常值得尊敬。 說到這兒,大家不禁把目光若有若無的移向沉默不語的金學文。 金學文是雜項專家,又是京城博物館的研究員,按理說,他不應該對這種事情不知曉。但—— 畢竟只是普通人,也不能上知天文下至地理,雜項雜項,除了竹木,還有漆器銅器金銀器等多個門類,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嘛。 不過,連專家都不知道的專業功底,闞枳卻講的頭頭是道。 在場眾人的眼神變了又變,最終不約而同地流露出尊敬之意。不過也有很多人覺得,她只是恰巧碰上聽過這么個冷門知識,論綜合素養,她肯定和專家們還是有差距的。 闞枳當然不否認這點。 旁邊的沈清已經徹底被闞枳折服了。其他人不知道,他還不曉得嗎? 這丫頭不就是因為當時一眼看出他撿漏的瓷杯是假的,才被他拉來這里嗎? 不管別人怎么想,沈清現在篤定,這絕對是有真才實學在里面的。甭論她的深度在哪,寬度已經在這兒擺著了。更何況,她才二十歲出頭,就已經可以和行業里的前輩們討論學問了。 后生可畏啊。 沈清嘆道。 不過這份感嘆還沒持續多久,他又得意起來。 管闞枳有多厲害,不都是他叫來的人?嘖嘖嘖,金學文剛還打包票說這玩意兒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