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舉) 第191節
尋芳卻覺得葉錦先生有歸隱之心,老了之后,他只怕不會留在京都,再過幾年等葉尋芝在朝堂站穩了腳跟,葉錦先生可能就會告老還鄉。到時候他們反而糾結。 畢竟葉錦先生要回鄉,葉尋芝總不可能跟著回去。那么葉錦先生跟孫氏他們,就要回葉家,到時候葉尋茗身為長子,肯定是最應該在身前伺候的。 那到時候在京都已經習慣了,還回不回葉家呢? “我想著他們去京都只怕也不容易,先生那邊兒不一定會同意茗大哥那邊兒過去?!睂し紝⒆约旱目紤]說給了葉尋萇聽。 葉尋萇說道:“這也不消咱們cao心,反正日子都是照樣過,在哪里不是過日子呢?不過我就是有些疑惑,好端端的,先生怎么就有歸隱之心了?” 葉尋萇記得當年先生中了,走的時候還是一起風發的。 時間過得很快,葉尋萇已經幾年不見葉錦先生了,如今回想起來,還是他四十來歲的年紀,雖然先生為人嚴肅了些,但是對學生的關愛是真的,那時候的葉錦先生,眼睛充滿光彩,手里總拿著一本書。 “你沒有去官場走一遭,不知道我們的難處。萇哥兒,我......”尋芳說著說著,眼眶有些濕潤了起來。 “咦?你怎么了?”好端端的,葉尋芳居然紅了眼眶! 這就叫葉尋萇有些慌了。因為尋芳從小到大就沒怎么哭過!葉尋萇的記憶力就見過尋芳哭了一次,就是葉鎬去世的時候,在靈堂前見尋芳哭的。 楊雪松去世的消息尋芳他們一直沒有寫在信里,因為葉尋萇他們雖然跟楊雪松認識,但是也沒有像尋芳他們那樣,跟楊雪松有很深的交情。 尋芳看著葉尋萇,心里的悲哀忽然升了起來。 葉尋芝跟梁佩恩他們是很想念楊雪松的,尋芳若是提起來,他們肯定會悲傷。 然而除了葉尋芝他們,尋芳實在是沒有可以說話的人了。所以楊雪松的死,尋芳是悲傷的,但是又不敢在平時表現出來。 如今忽然在葉尋萇面前想起了楊雪松,尋芳就有些控制不住情緒。 這院子里安靜,只有他跟兄弟。而楊雪松的死會讓葉尋萇情緒低落,卻不至于讓他太過難受。尋芳似乎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情緒的人,所以就有些克制不住地濕潤了眼眶。 也是在這一刻,尋芳才發現自己至今還沒有從楊雪松去世的悲傷情緒中緩解過來。 楊雪松死了之后,尋芳很少主動對外人提起關于楊雪松的事情。他以為這是自己情緒控制的好,誰想到不是這樣的。 就像一個人一直不注重自己的健康,日積月累身體終于垮掉。尋芳也一直在積累著自己的負面情緒,終有一天,遇到了合適的時機,便全部爆發了出來。 “雪松沒了!”尋芳抹著眼角的淚,咬著牙說道。 “這是怎么回事?你們......”見尋芳說楊雪松沒了,葉尋萇還有些反應不過來,一開始覺得可能是重病帶走了楊雪松。 但是見尋芳臉上隱忍不甘又極度悲傷的眼神,他心里便有些猜到了楊雪松的死因,具體原因是不知道,但是大概能猜到他應該是人為被害死的。 因此,葉尋萇原本想問尋芳原因的,話還沒問出口,就生生憋了回去。 尋芳揪住了一個人,這才將來往的事情都說給了葉尋萇聽。 因為牽涉朝堂,所以并沒有將李相的身份說出,只說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害死了楊雪松。 葉尋萇雖然身不再在官場,但是聽到尋芳說的這一切,也是感同身受覺得憤怒。 “想不到朝堂也是如此險惡。咱們在丹縣的時候,地方官員哪個不是威風八面呢?誰想到京官這么難做?!?/br> 尋芳搖頭說道:“就是下到地方,只要職務緊要,也不見得就輕松?!?/br> 現在讀書,有些人是覺得要識字好去找個工作。但是如果有機會能夠繼續讀的話,終極目標就是做官。 然而做官之后要如何,除非家里真有做官的人能夠透露一些官場生活外,大部分人對官場其實是一片空白的。 年輕人討論政治,揮斥方遒,但是真到了官場中,那便是各種各樣的現實。 跟葉尋萇聊了許久,尋芳將眼角的淚水擦凈,二人說了許多跟家鄉有關的事情。 直到尋芳的眼眶不再紅了,二人又一起用飯。 其實尋芳很慶幸來的人是葉尋萇,葉尋萇身為哥哥,雖然小時候玩鬧調皮,但是長大后成了一個很有責任感,成熟有擔當的人。 如果是葉尋苠,尋芳肯定不會對著他傾訴太多的。葉尋苠雖然自從家里出了事兒也成長了許多,但說到底,控制情緒的能力不是特別強。 尋芳跟葉尋萇聊了一整日,到晚上讓人將葉尋萇安頓下來。尋芳公務繁忙,只能陪葉尋萇聊這么一天,到第二日就要找人送葉尋萇離開了。 第二天尋芳用過飯便去送走了葉尋萇,然后帶著黃達等人拿衣服,找了場地讓大家練習,然后還要挑出精兵,連挑了幾日,才挑出了五百左右的精兵。 之后便是吩咐梁佩恩購買糧食,還有購置冬衣。 尋芳自己則是去看了一些武器跟鎧甲,連戰馬也要加緊購買。 馬的種類有很多,除了南北方的馬外,還有南北混血的馬。尋芳他們基本購買的都是混血的馬。 然后除了練習步兵外,還要會騎馬的士兵。跟門客謀士們商量戰術,然后分配人手,安排人馬互相對戰練習。 這段時間來,尋芳簡直忙得腳不沾地。 中間仍舊不斷有新兵加入,除了練兵外,每個月還得抽幾天時間檢查練兵。 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是春去冬來。 尋芳在今年年末再次向朝廷要了錢,主要是要為將士們購置新衣,加上軍人多了,其余開支都大漲起來。 沈清玉給的錢,加上朝廷給的錢,尋芳其實都還沒用完,但就是想要多囤積一點兒糧食,畢竟這兩年收成好,糧食便宜。 到年節的時候,尋芳又去拜訪了一些在省城新結交的朋友們,打好關系。順便能夠跟這些人聊一聊朝堂上的局勢,互相分享一下信息。 年節給士兵們吃了一頓好的,給每人放了兩天假,這不夠一些遠在他鄉的人回一趟家。 尋芳便問了一下門客里面有沒有愿意去幫忙寫家書的,他自己從口袋里掏錢,讓人寫兩天的家書,每天象征性給幾兩銀子。 報名幫忙寫家書的人有幾個,尋芳算著時間,兩天大概能夠全軍的人些一封簡單的家書了。 于是很快設立了寫家書的地點,完全不用將士們個人出錢請先生寫。 在休息的這段時間里,尋芳得到了從葉尋芝那里來的消息。 說是葉尋芝家里也在給他物色妻子了,都是孫氏在張羅。孫氏很想要親上做親,讓家里的侄女輩嫁到葉家。 但是孫氏原本就是平民家里出來的,她的侄女連書都沒有讀過。孫氏這樣舉動,完全就是在拿著葉尋芝來幫助自己家。說得難聽些,就是吸血了。 葉尋芝本來并不排斥孫氏幫他找妻子,因為孫氏到底是他的母親,即便是繼母那也是正經長輩。 就算未來妻子長相平庸,家境不怎么好,葉尋芝都是不嫌棄的。唯一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對方讀過書,會四書五經。 這樣人家,只要是個秀才的女兒都可以了,偏孫氏家的人覺得女子不該讀書,沒有一個女兒是讀過書的,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正因為如此,葉尋芝才表達了自己對孫家女兒的不滿意,不希望娶孫家的女兒,還跟他父親說了這件事兒。 孫氏便因此不滿,覺得葉尋芝不尊重自己這個繼母,然后雖然隔得遠,卻也能通過信件去斥責葉尋芝,葉尋芝也是被弄得有口難言。 后來還是葉錦先生實在看不下去了,便讓孫氏不要去管,只照了尋芳在京都的母親王氏去幫忙物色京都中的女孩,還有便是寫信去給在丹城的兒媳羅氏,讓她來幫忙找一找丹城有沒有合適的。 尋芳知道這事兒還是王氏寫信告訴尋芳的,王氏還在信中狠狠說了孫氏一通,覺得孫氏實在糊涂,而且也太過后媽行為了。 尋芳想著羅氏是孫氏的兒媳,自然不敢跟孫氏對著干,所以這為葉尋芝找妻子的事兒就壓在了王氏身上。 因為尋芳為官,王氏多少會跟京都中的官太太們有聯系,想要打聽一個五官清秀,會讀書,家里又沒有許多亂七八糟的事兒的女孩兒應該不難的。 于是尋芳便寫信讓王氏好好幫葉尋芝相看,對于王氏在信里寫說讓他也考慮快些成婚的事兒,尋芳直接忽略了過去。 每次只說現在事情忙,要先立業后成家,便將娶親的事情揭過了。 第185章 年節之后, 春日快結束夏季即將到來時,南邊出了新情況。 南蠻安奈不住開始sao1動,鎮守南方邊關的兵力不足, 向朝廷求援。 朝廷派下旨意,讓尋芳派兵支援。 尋芳私心想要培養黃達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于是派他帶領三千將士南下支援邊關城池。 但是這樣一來,許臣心里就不怎么好受了。 他原本以為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行為, 而尋芳這樣舉動, 顯然是不給他出頭之日了。 因此, 許臣來鬧過尋芳兩次, 直言自己想要南下守城。 尋芳都一概不理, 只說道:“南邊兒這樣動亂,咱們南下攻打南蠻是遲早的事兒。我讓黃達下去不過是支援守城, 就算守住了, 這功勞多也是守城人員的, 與我們又沒有什么特大的好處。黃達有守城經驗,我看他有將才, 派他南下是想要測試他是否有這個才能?!?/br> “我作為你們的上司,是人盡其用,哪里只培養你一個人呢?你真有本事, 到時候攻打南蠻時多費力便是了。大丈夫若是真有才干,將來不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時機。我不過派了別人南下協助守城你就坐不住了,你叫我將來如何放心你獨自帶兵? 朝廷之所以派我主持練兵而不是派你,你都沒有細想過原因么?我看你現在首要不是南下支援, 而是先將自己的心性修煉一下才好,多去讀讀四書去吧?!?/br> 尋芳說了一通許臣,許臣說不過他, 便只好閉嘴離開,當天去練兵場將幾個將士打趴在地消氣。 梁佩恩將許臣之后做的事情告訴了尋芳。尋芳聽后,只是搖了搖頭,覺得許臣并沒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這也罷了,如此與愚鈍,隨他去吧?!逼鋵崒し荚缇妥⒁獾搅嗽S臣的心性,原本覺得許臣雖然夯了些,但到底作戰還算勇猛,若是能夠收為己用,提點一下的話,將來或許能多得一個好幫手。 但是從許臣的一系列行為看來,尋芳也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兵力被抽調,尋芳就有些緊張了起來,每天都在為練兵而焦慮。 葉尋芝的婚事已經定了下來,王氏為葉尋芝找了個十八歲的姑娘,聽說是個編修的女兒,家里三代都是讀書人,識文斷字不說,長相也是百里挑一,完全跟葉尋芝門當戶對。 如今葉尋芝被下派,就等他兩年后結束地方的任務回京就成親。 尋芳很擔心因為父母之命而隨意結婚,寫信去問了葉尋芝的意見,誰想葉尋芝居然對此沒有絲毫怨言,覺得只要人家姑娘好,父母也滿意,讀書識字就行。 對于葉尋芝這樣的想法,尋芳還是有被詫異到的。 畢竟他這輩子肯定是反對包辦婚姻的,如果不能讓他娶自己喜歡的陸婉,那他這輩子寧可不娶妻。 而葉尋芝卻連自己未來的妻子都沒有見過,就這樣同意了結婚,確實讓葉尋芳很是意外。 但是想一想,葉尋芝跟葉錦先生有時候比較像,像是這些遵循禮制的東西,他們基本上都是愿意用自己身體力行去捍衛的。簡單來講,就是人有時候有點兒迂腐。 所以也能夠理解葉尋芝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為避免葉尋芝后悔,尋芳還是說了許多勸說的話,讓他不要隨意答應,婚姻大事要先三思。 然而葉尋芝回信就是讓尋芳專注自己的工作,婚姻的事情他已經同意了,就會對人家好一輩子。而且即便不曾見過,葉尋芝卻對自己的未婚妻很滿意,讓尋芳不用再說。 尋芳見他都說到這種地步了,也就停止在書信上談論葉尋芝婚事的行為了。 尋芳派了黃達南下后,很快平定了都城的戰亂。 當初南蠻之所以亂,是為了要回曾經被占領的城池。 南方駐守的人員原本就有許多,尋芳他們派兵下去后人手很快就充足了,而且黃達作戰比較勇猛,殺了兩個將領,將南蠻嚇得直接逃走,所以戰士平息的也很快。 戰事平定后,尋芳便寫信讓黃達直接待在南方城池觀察南蠻作戰習慣,以及他們的武器,還有附近各地的南蠻族究竟是怎么樣分布的。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尋芳他們目前對南蠻的一些了解,都不是特別的具體。 有時候了解南蠻的地理風俗的書本,都是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人寫的,期間相差的時間太大了,時過境遷,如今的南蠻,很有可能已經大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