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舉) 第122節
他們兩家交好, 就是沒事兒過來閑坐坐也沒什么。楊家只有兩個女人守在這里,肯定多少都是有些害怕的,尋芳就時常過來看看她們,好歹讓她們知道自己在丹城不是沒有人的。 “南方那邊兒亂起來了,我們家打算先走一批人,到長興省去,那里有我父親的一處世交,想必生存沒有問題。想請嬸子一起過去,現在世道不太平,等到了那里安頓下來,咱們再寫信給雪松,好叫他放心?!?/br> 楊杏兒蹙著眉,說道:“南邊兒的事情城里都在說,究竟鬧到什么地步了?你們家就要走了?” 本朝也有二百年的歷史了,雖然受窮挨凍是有,卻太久沒有戰亂,百姓能夠安定生活就感謝天恩了。 這會兒忽然亂起來,大家心里都沒底。 “朝廷派下來的兵敗了,如今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派兵下來呢,就是下來,估摸著最快也得一個月的時間。而鬧起來的地方就跟咱們跨一個省,要是咱們南邊兒的省城也攻下了,一個月不到就能打到咱們這里來,到時候想逃就難了?!逼胀ò傩盏脑?,或許好說,但楊家人真不一定。 屋里就兩個女人,仆人也少。到時候土匪進來,真不知道楊家人會是什么下場。 “他們跟一些造1反的人不一樣,都是土匪,要是進了城,只怕各家都不會好。所以還是請杏兒jiejie和嬸子跟我一塊兒走?!?/br> 聽到這里,楊家母女眉頭都蹙了起來,楊母甚至有些害怕地抓住了女兒的手。 楊杏兒嚴肅了臉,對尋芳問道:“那咱們現在就準備走嗎?” 尋芳說道:“我們家準備分三四批走,我是殿后著走,我父親母親還有meimei是第一批走,家里還有一些事宜需要安排妥當。杏兒jiejie跟嬸子最好還是跟我父母就一塊兒走,要不然,就是最后跟我一起走?!?/br> 楊杏兒跟楊母互相看了一眼,目前還下不定決心要離開丹城。 楊雪松離開過丹城,去過府學,甚至現在已經走過了好幾個省,到了京都考試,估摸著現在已經有結果了。 但是楊母跟楊杏兒不一樣,楊母肯能長到這么大歲數都沒離開過丹城,想要叫一個老人離開家鄉是很困難的。 何況要是走,南邊真的打上來了,那她們母女就是顛沛流離。 雖然不是不相信尋芳,但葉尋芳到底不是自家人,總覺得還是缺點兒什么。 可如果真的要在死亡跟逃亡面前選擇的話,誰都知道該怎么選。 “先讓我跟母親商量一下吧?!睏钚觾簳簳r也打不定主意。 葉家的其他人,她們母女都不怎么熟悉,到時候怎么一起走?況且她們要跑,楊杏兒跟楊母就是捎帶的,是累贅。 楊杏兒自己心里也挺難受,她們家總是欠著尋芳的,總是接受尋芳的好意。 如果跟尋芳一起走,到時候真打過來了,情況就比較危急,她們一個老人,一個弱女子,還是要被尋芳保護著。 尋芳在提出要幫忙的時候,就沒想那么多。 他是覺得,第一人多力量大,就算是女子老人,都有她們的價值。 第二是楊雪松是他的好朋友,如今他人在京都,沒有辦法照顧母親jiejie,尋芳就跟她們在一個城內住著,要是她們有個三長兩短,尋芳到時候不好跟楊雪松交代。 尋芳于是對二人說道:“那好,這兩日我父親他們暫時還不會過去,你們要走,盡快下決定,到時候來我家找我便是,家里的門子我都吩咐過的。東西也不用帶多,個人的被褥要帶上,一些銀錢,就換成銀票,自己貼身帶上?!?/br> “如果不準備走,那也得將這些被褥銀錢準備著,家里車馬也要常備著。到時候真的遇上事兒,也好及時逃走?!?/br> 楊杏兒她們聽著尋芳的話,都一一應了。 之后尋芳又說了些要注意的點,喝過了茶便回去了。 今日原本還想再去王亨他們那里一趟,但是從楊家出來之后,時間就完了,想一想還是干脆先回去,考慮好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才好。 這會兒還沒有打到這里來,尋芳覺得也沒必要那么著急,左右還是有時間的。 況且,說不定就是虛驚一場,朝廷的兵來的快,南邊兒的土匪走得慢,那說不定還打不到他們這邊兒來,事情就理平了。 就是他們多辛苦來回一趟,還在長興省安置些產業罷了。 若真是虛驚一場,那就是最好的。折騰倒是沒什么,只要能保住命就行。 回到家里,尋芳徑直回了自己的屋。綠蘿上來為尋芳換衣服,尋芳配合著,邊說道:“我準備將這一房的田地賣掉一半,鋪子租先租給人一兩年?!?/br> “是為了南方的事情嗎?”綠蘿也得到了消息,下午尋芳出門后,葉老爺就說要召集家里的男人們商量一下。 雖然會議還沒有開始,但是綠蘿這邊早就知道了要談什么。 畢竟她跟太太身邊的丫鬟小紅玩得熟,家里發生的大小事情,綠蘿總是能很快就掌握消息。 尋芳也沒瞞著她,直接說道:“是,咱們也要提早做好準備?!?/br> 綠蘿問道:“那咱們什么時候走?聽說老爺太太今兒就已經吩咐房里人打包行李了?!?/br> “咱們比老爺太太晚些走,現在還不急?!睂し疾缓酶簝豪锏娜苏f,他就是個殿后的,要聽到有打過來的消息了,才會離開。 “那到時候是將院里的人全都帶走嗎?”他房里其實也就七八個人,全都是婆子跟小丫頭,婆子力氣大些還好說,小丫頭年紀小不說力氣也挺小的。 到時候真的要走,家里一些廚子,小廝,看門護院的門子,肯定也要帶走一些,尋芳上下算算,家里仆人就是跟著自己走的,估計也要有十幾二十個。 這么多人,跑路麻煩,船都要多租一輛艘,這只怕還不夠。 如果要走,尋芳是想只租上兩艘大些的穿,一艘能夠裝行李,再夠住五六個人。 另一艘他帶著楊家母女,還有自己的貼身丫鬟跟保鏢住下。 其余的一些下人,可以駕駛馬車去長興縣跟大家會和。 可是這樣算下來,人就未免有些多了,況且還是沒那么有力氣的小丫鬟。 “到時候問問她們,有誰愿意出去的,或是家里有定下婚約的,這個月內愿意出去的,我都給她們封十兩銀子,讓她們風光嫁人?!?/br> 如果她們不愿意走,尋芳也就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實尋芳他們就是要走,也要留下忠仆看院子的。 要是匪類進了城,那就各自逃命。匪類不進城,這么大的院子也怕遭賊,或是叫人一把火點了,那就慘了,所以得留下幾個人看家。 綠蘿見尋芳這么說,眼神暗了暗,還是遵從了尋芳的想法。 大家相處這么多年了,尋芳忽然說要放了屋的人出去配人,心里肯定是不舍的。 但是這會兒既然要走的話,確實帶著小丫鬟們費事。況且尋芳院里的人都打了,年紀小的也十六七歲了,在這時候已經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紀。 早走晚走,遲早都是要走的,這會兒早些走,總比相處更久了走好,免得過分傷心。 正好如今時機是該少些人,尋芳又肯多給些錢,其實大家還應該高興些才是。 尋芳換好了衣服,接過綠蘿遞來的毛巾,準備擦臉,邊說道:“明兒弄些碎銀子來,先拿三百兩出來,到時候租船、吃用,都要用到錢。剩下的銀票都收好,明天你一總料理這些,等你都準備好了,我還要查看的?!?/br> “那明兒連行李也都開始打點么?”帶東西是肯定要帶,但是估計所有東西,譬如家具,還有那些花瓶,筆墨紙硯,觀賞的花鳥,都不能全部帶走。 “先不用?!睂し际峭碜叩?,這些事情等老爺太太們走了之后再打點也來得及。 說完話,尋芳去找了兩本地理跟歷史書來看,這些書本比較復雜,尋芳沒翻多少頁,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休息會兒吧,天暗下來了,歇歇眼睛?!本G蘿過來掌燈,側著身子在一旁對尋芳說道。 尋芳聽了她這話,就放下了手中的書,伸著懶腰走到榻前,朝窗外看了一眼。 果然,天邊太陽都已經在山頭將要落下了。 這個時辰估計很快就要吃飯了,飯菜還沒到,但是廚房里肯定已經在忙碌。 尋芳看了一忽兒遠處的山峰,就站起來到院子里找了一個小丫鬟過來。 “二爺找我什么事兒?”那小丫鬟笑嘻嘻地對尋芳問道。 尋芳在院子里沒有發過脾氣,對大家都很好,平時主子吃什么,基本上散下來她們都有份兒,所以丫鬟婆子們不怕尋芳,但是卻很敬重尋芳,這一點跟他略帶清冷的氣質有關。 尋芳對那小丫鬟說道:“你去替我去元慶那里一趟,讓他晚上吃完飯到我屋里來一趟,我有話要跟他說?!?/br> “哎!”小丫頭聽了尋芳的話,很快就下去了。 吩咐完小丫鬟后,尋芳又在外邊兒廊上坐了一會兒。 綠蘿收拾完了他的書桌,便過來跟尋芳閑聊著,了解不到幾句,飯菜就都到了。 晚上開飯后,還有王氏屋里的小紅過來,送了尋芳一碗湯羹,說是太太今天命人做的,嘗著還不錯,就端來給尋芳一份,一會兒還要給寶兒送過去。 尋芳將那湯羹收下了,讓綠蘿送小紅出去。 等用過了晚飯,尋芳漱口完畢就在榻上坐著看書。 這時候也不知道了解地理跟歷史,好歹知道這個朝代哪里好攻打,哪里不好攻打,到時候逃命要往哪里逃。 正看著書,外面小丫頭回說元慶來了。尋芳于是放下書本,等著元慶過來說話。 元慶進了屋,低著頭走到尋芳跟前,低著頭彎著腰,對尋芳問道:“少爺您找我?” 尋芳看著他弓著身子的模樣,特別想將他的背給掰直了。 之前也說過,讓他站直了好好說話,但是這不符合規矩,所以元慶每次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尋芳說得都累了,已經不想再糾正了。 “明兒早上你幫我跑幾趟腿?!?/br> 尋芳想了想要提醒的人,用手指頭數著,以免漏了人。 “你明兒幫去一趟我表哥家,趙家,李家,林家,還有俞敏那里一趟。就找我平時相與的那幾個朋友,趙晨李穗他們,告訴他們,請他們明兒下午去常去的酒樓一趟,就說我有些事情跟他們說,讓他們明兒務必要到,風雨無阻。再幫我去定個酒樓的包廂,要撿著清凈的房間?!?/br> 別人家里究竟要不要跑路尋芳是不知道,只是提醒一聲是需要的。 就是不準備提前離開丹城,總要防患未然。 元慶今天跟尋芳一起去的楊家,知道楊家不用提醒了,就沒問尋芳,直接應了一聲下去了。 到了第二日,綠蘿早起就去取錢去了。一趟是拿不回來這么多錢的,估摸著還要走兩三趟,但是今天能把銀票都拿來。 尋芳另外又找了人去聯系田伢子,這事兒不好寶兒出面,賣田地的事情是由尋芳插手的。 等到中午,用過飯,略休息休息,尋芳便叫上了家里的葉尋芝還有兩位堂兄弟一起去赴約了。 到了酒樓內,里頭吵吵嚷嚷的,一片和樂氛圍。在大家眼里,南方的匪患,似乎就只是說書人說的一個故事。 南方雖然遭受匪患影響,但是丹城還是熱鬧的,酒樓里市場上,都還繁盛。 尋芳還很納悶,就一個省的距離,南邊兒的匪類就打上來了,為什么城內眾人還是該怎么樣怎么樣。 后來想一想,覺得這很可能跟交通有關系。 尋芳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對于他來說,鄰近省城的距離,高鐵飛機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 但是對于古代的人來說,他們對地圖更加的麻木,想著就是打上來,也要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得到消息再跑都一樣。 還有就是之前尋芳想過的,因為人民許久沒有戰爭,所以并不那么了解戰爭的殘酷。 而尋芳上輩子因為被灌輸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并且學習過華夏恥1辱的歷史。 因此,尋芳會對戰爭有一種焦慮的態度,而這個朝代的大部分人,則都對戰爭比較麻木。 倒不是經歷的多了,已經麻木,而是沒有經歷過,不被狠狠捶一下,就不知道痛的麻木。 至于葉鎬為什么會這么緊張南邊的事情,尋芳覺得,這完全是屬于怕死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