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5)
它的聲音平靜如常。 請輸入您的ID和密碼,進行后臺cao作。根據《美利堅合眾國保密條款》,您需要閱讀并背誦相應條例,保證國家機密安全。如有違反,您將受到相應處罰。 屏幕除了登錄和密碼的界面,擠滿了保密條款內容。 不過是抱著試一試心態的負責人,只剩下了驚嘆。 剛才還是一個執著于推銷中國制造的人工智能,下一秒竟然如此警醒的出示了登錄界面,完全不像是一個有問必答毫無保留的系統。 Dr.沈,萬物系統的法律意識,已經能夠分辨什么是可以透露的內容,什么是禁止透露的內容了嗎? 沈明洲理解負責人的謹慎。 幸好這次是先測試,沒有胡亂質疑。 于是,沈明洲的態度好了許多。 他說:萬物系統不具有人類意識,但是它的核心算法永遠是法律優先。 萬物系統在中國,是社會主義系統。 在俄羅斯,是資本主義系統。 在美國,說不定會成為資本家系統。 有了保密條款,負責人和工程師們,漸漸習慣了問詢式檢查。 直到離開的時候,沈明洲才特地叮囑道:下次故障,不用貿然切斷萬物系統的數據庫鏈接,給它網絡更好。 負責人臉上寫滿了問號,實在無法理解沈明洲這種違反安全邏輯的要求。 沈明洲不得不用事實說話,它能夠自查自糾,學會自我處理故障。這次如果不是你們網絡斷得快,說不定萬物系統自己都把攻擊程序給處理了。 哪兒還需要他們來這一趟。 負責人一臉恍惚的送人回家,阿諾德教授一路上,都在思考萬物系統的潛力。 《未來家園》已經足夠他了解萬物系統的創造能力。 既不會脫離現實,又守住了法律底線,安全可靠。 如果哪一天它統一世界,進入了全球人工智能時代,阿諾德教授都不會感到驚訝。 他稍稍轉頭,就能看到盯著手機的沈明洲。 年輕人的側臉愈加成熟,褪去了以往的稚嫩,仿佛視線里都盛滿了改變世界的堅定信念。 明洲,你會將萬物系統推廣到更多的國家嗎?阿諾德教授忽然出聲。 沈明洲詫異的抬頭,認真回答道:當然會。 畢竟,它就是為了這個世界誕生的系統。 早晚會成為人類的最佳幫手。 回到家,車庫已經停了邵煉的車。 他們打開實驗室門,就能見到邵煉專注的利用顯微鏡,查看鏡片邊緣的細微痕跡。 平光與遮光模式的切換,依賴了液態鏡片夾層里的光學材料。 沈明洲手工打磨測試,總會留下一些缺口,需要一點一點的調試修正,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微小節點的變化。 試作品沒必要精益求精。 可是沈明洲一直在觀察變色過程,排查疏漏。 這樣的做法細致又傷眼。 邵煉見他們都不在,自己又有空,主動的接替了沈明洲的工作,繼續開展后續的觀察記錄。 沈明洲習以為常的走過去幫忙。 阿諾德教授卻愣在門前,遠遠的看著他們。 他瞬間翻找出記憶里的邵煉,十多年過去了,仍是他熟悉的威廉。 邵煉已經很久不做實驗了,這是他親口告訴阿諾德教授的。 每每與邵煉聊天,邵煉只會說:偶爾幫明洲寫寫論文,實驗太累了,我不怎么愛做。 透過遙遠的視頻,阿諾德教授分不清他的話,到底是真心實意的表達,還是善意的謊言。 現在,他站在自家的簡陋實驗室,親眼見到了邵煉坐在實驗臺前的模樣,無比確定邵煉仍是熱愛著這項事業。 老師?邵煉困惑的看過來,您怎么了? 不過是遠遠看過來一眼,阿諾德教授恍惚之間,卻覺得他見到了曾經少年的影子。 沉默內斂,心里只有科研。 啊我想去泡杯咖啡。 阿諾德教授溫柔笑著,給他們關上門。 他曾經一直覺得,中國辜負了邵煉。 現在想想,這樣也不錯。 至少中國給了他世間獨一無二的伴侶,將他重新帶回了屬于他的實驗臺。 萬物系統上線后第一次測試,完滿結束。 除了最開始登錄不了投票系統的小故障,后續播放宣講視頻、宣傳影像都變得無比流暢。 在持續了多年的手工計票之后,美國人民終于真正意義上享受了不需要選票紙的自主投票功能。 選票仍舊神圣,等待著大選日那一天,投出他們心目中的新總統。 而從中作梗的工程師托維,面臨著政府嚴肅調查。 托維和勞倫軍備成為了綁在一根線上的螞蚱。 克拉夫腦海里全是托維給自己的保證,號稱全美最為優秀的計算機專家,擁有多次入侵政府機密全身而退的經驗,卻還是輸在了萬物系統上! 克拉夫閱讀著美國媒體吹捧萬物系統的各項報道。 一片歌舞升平的樣子,像是托維沒有做過任何努力似的,只有律師才能給克拉夫傳達政府的憤怒。 幸好,托維有把柄在他手上,不可能會輕易供出勞倫軍備。 老實閉嘴,還能獲得進入勞倫軍備工作的后路,一旦招供,克拉夫就不能保證會不會有那么一位倒霉的工程師,死在暴徒的槍口下了。 克拉夫情緒暴躁得冷靜,問道:最近沈明洲在做什么? 游覽校園、接受媒體采訪、參加學術交流會。 他是來度假的嗎!克拉夫難以置信。 瓦吉翻了翻行程表,自從萬物系統在政府端順利完成測試,差不多是了。 沈明洲教會美國人語音調試萬物系統之后,邵煉出席任何采訪和教練,都會把沈明洲帶著一起。 只要萬物系統順利鋪開,解決了美國人的系統故障心病,他們就該回到中國,可能再也不會來到這個遙遠的國度。 美國政府令人生厭,但是美國的學術科研沒有犯錯。 邵煉出現在阿諾德教授相熟的圈子里,面對一眾優秀的研究者,他的話語總是離不開您想不想去中國看看? 在他的形容里,中國地大物博、智能便捷、人間仙境。 一向對遙遠東方存在著偏見的研究者們,都對這個盛產天才的地方充滿興趣。 有興趣的地方,就有邵煉和沈明洲的身影。 阿諾德教授微笑著坐在桌邊,看著他的兩個孩子,游走交流會上,和美國的研究者探討最新的前沿科技。 阿諾德,我聽說你的學生這幾天在你實驗室做出了新玩意兒? 他的老朋友米勒,坐了過來,熱情打探威廉.邵和沈明洲的新發明。 阿諾德教授點點頭,指了指自己棕黑色眼鏡,你看。 米勒還沒意識到阿諾德叫他看什么,眼前那副平光鏡,快速的變為了墨鏡。 平光眼鏡變墨鏡并不稀奇。 但是這副平光眼鏡變墨鏡的同時,還能意識cao控手機,打開手機軟件,簡單的讀取信息,讓米勒詫異無比。 怎么做到的。他摘下眼鏡,又重新戴上,確定眼前的手機信息,并沒有打印在鏡片上。 可是戴上眼鏡,他確實可以從眼前讀取到信息。 阿諾德教授快樂的顯擺自己的智能眼鏡新功能,遮掩不住靈魂里的喜悅。 智能眼鏡見過沒有?這是我的學生威廉和明洲一起做的! 科學家交流會,有什么新消息總會傳遞到網絡上。 一副能夠自由變換遮光、平光,意識讀取手機信息,兼容各項語音通話、視覺調節、腦機接口功能的智能眼鏡,迅速火爆。 擁有者:馬克.阿諾德。 外網消息緩緩傳入網內,看到消息的中國網民朋友都哭了。 艸!這不就是沈明洲做的智能眼鏡嗎! 我們當了那么久的內部人士,現在竟然淪落到吃進口消息。 沈明洲在哪里都要搞出大新聞。 這次的新聞不是中東土豪一百億,而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眼鏡。 雖然阿諾德教授是邵煉導師,但是這眼鏡沒有在中國土地上秀出來,網民朋友覺得虧了一千億。 畢竟,這要是在中國開的交流會,現在他們就能拿到測評詳情,說不定預售界面都開起來了好嗎?! 網絡嗷嗷嗷的要沈明洲趕緊回來。 去了那么久,智能眼鏡都升級了,他們卻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這不科學,也不合理,中國人民的智能眼鏡,必須在中國的地盤上來一次轟轟烈烈專題報道才行! 什么中國科技震驚美國人根本不重要。 重點是,我們要! 也許是群眾的呼聲撼動了高科的鐵石心腸。 第二天早上,高科發布了邀請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智能眼鏡測試的消息。 群眾激動興奮,忘記了昨晚還在催促沈明洲回國。 他們立刻點進了高科頁面,找到了那條免費測試,專屬調試的好消息! 智能眼鏡演示視頻齊全,全息版、3D版、AR版解說視頻一應俱全。 詳細參數讓人眼紅,功能強大得叫人落淚。 mama再也不擔心我高度近視還眼瞎了,以后我就能戴著眼鏡躺在床上做一個標標準準的現代臥床癥患者。 還不用害怕手機砸臉的那種! 網民朋友激動的搓手,馬上點開預約。 他們認認真真填寫申請資料時,發現了一個獨特而奇怪選填框盲人證/視力殘疾人證號。 后面給出了詳細解釋:填寫本欄默認免費申請智能眼鏡(助盲版)。 盲人證?助盲版? 沖著新奇熱鬧的湊上來的人民群眾,頓時想到了邵煉那款墨鏡給出的功能介紹。 盲人重新看見世界,保證他們日常生活。 懂得高科一貫套路和理念的人,愣在申請頁面前。 害,這個公司實在是太過分太獨斷了太脫離群眾了! 你們怎么不先發發眾籌,搞搞集資什么的,讓我們也奉獻奉獻愛心,為偉大的科研助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又搞免費慈善!別以為我們不懂! 第153章 高科放出來測試的智能眼鏡,可謂是樸實無華。 沒有邵老板那樣的墨鏡款式能選,也沒有多余的框架顏色供人挑。 網民朋友們按照申請頁面,輸入了各類基本信息,坐等智能眼鏡送貨上門。 高科的測試我參加過好幾次了,我這么忠實的鐵粉,是不是應該多考慮考慮? 說自己鐵粉是要上粉籍證的,看看我,頭像、小尾巴、手機、家用app,哪一個不是高科出品,必屬精品。 是時候曬出我的千萬豪宅和家用智能醫療箱了,論粉籍,還是我比較穩。 智慧社區豪宅外加家用智能醫療箱成為高科粉籍證明里第一檔鐵粉。 第二檔少說也是H型號手機大全展覽,以及建設奔在社會主義最前方的游戲賬號。 高科的免費測試開啟不到半天,網上一刷,全是高科鐵粉不請自來。 沒有豪宅,就曬曬H1手機,沒有手機,就亮出自己Lv40的《未來家園》。 再也沒有比高科更有群眾基礎的公司了。 在中國的地盤上,想找出一個不是高科粉絲的群眾,實在有點困難。 哪怕在深山老林、窮鄉僻壤,都看得到高科的公司LOGO,以及浩浩蕩蕩建設中的扶貧大道。 智能眼鏡測試,成為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事。 之前哭著喊著沈明洲你快回來,現在都穩如泰山國事為重,紛紛表示沈明洲你可以在美國繼續挖挖資本主義墻腳,晚點回來沒關系。 畢竟是代表中國出手相助的好少年。 那必須展現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俠客精神,好好幫助資本主義,讓他們領教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順便多給高科簽點合作協議。 高科的合作,總是備受關注。 就算那個微博同志只會轉發,官方媒體的報道也是鋪天蓋地。 足夠令網民朋友看出:中美合作,受益的一方不止是國家稀缺資源領域,還有派出了沈明洲的高科。 國際知名研究院的共同協作,世界一流學府實驗室的聯合研究,著名工程師的來華任職,專利授權使用項目的大批量簽署。 美國政府什么都不好,但是好在美國的科學技術實力雄厚。 高科的CEO和小老板走出國門溜一圈,也不算虧,最好能夠把美國科學院都給搬回中國,為人民服務。 刷著微博看消息的邵煉,見到這條評論,頓時感覺人民群眾的想法清奇,比他還要貪心。 搬美國科學院? 估計下一秒就會換來總統面談、美軍包圍,國安都沒辦法保證他和沈明洲的順利回歸。 資本主義的墻腳,隨便找中國沒有的技術挖一挖就是了。 比起美國科學院,邵煉更需要手握大量實用型專利的科技公司,給他們的光量子計算機商用補全空白。 他捧著手機沉思,略微抬眸,就發現阿諾德教授在看他。 怎么了老師? 邵煉覺得,最近阿諾德教授盯著他看的次數特別多,每次他無意識掃過去,都能發現導師的視線。 然而,被抓包的阿諾德教授,把平光鏡調為了墨鏡。 這么明顯又小孩子氣的反應,令邵煉勾起無奈的笑。 我不太適應現在的你。阿諾德教授摘下墨鏡,微笑回答道,我以為我習慣了視頻里你的樣子,但是真正面對面的時候,你說話的語調、行事的風格,讓我覺得 他皺了皺眉,思考片刻,你像是變了個人。 邵煉仰躺在沙發里,并不詫異導師會有這樣的形容。 久違的重逢,即使有著數十次視頻通話的鋪墊,也會產生不真實的割裂感。 邵煉知道自己變化大。 他不再是十六歲。 剝離單純的科研執著,靈魂里帶上了商人的世俗,加上沈明洲感染而來的為國為民狂熱,讓他變得復雜又赤誠。 并不像記憶里只有研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