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
無人機? 就算報道出來,他們也覺得哦,不過就是無人機而已啦。 現在,這架不過而已的無人機,成為綁架案的焦點。 無數人都翹首以盼,等著FBI官方發布什么帥氣無人機火速協助救援的現場視頻,或者媒體帶著夸張叫聲的圍觀視頻也可以! 然而,沒有。 五分鐘定位手段、三分鐘救援過程,因為太短,官方連錄視頻宣傳FBI神勇身姿的時間都沒有。 墻內墻外熱熱鬧鬧,為了相同的國際事件聊起了相同的話題。 說來說去,就想看看沈明洲的無人機。 去看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典禮??!那是全球直播的,聽說都因為他們的事情延期了。 什么時候直播? 美國明早?我看看北京時間是多久。 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典禮在早上開始的時候,正好是中國人民夜生活的開始。 因為主辦場地在美國,頒獎典禮從一開始,全程充斥著勸退的英語主持。 但是沒有關系,擁有彈幕的中國人民,能夠良好適應沒有翻譯的直播現場。 各類獎項的頒發,都有好奇的人在彈幕提問。 到行星獎了嗎? 沒有沒有,這才頒發到環境科學。 中國代表隊怎么一直沒有獎? 因為他們參加的不是這些項目??! 獎項一個一個的頒發,獲獎者按照順序上臺。 終于有了中國人的身影。 一群聽不懂頒獎典禮在說什么的人,聽到a的前綴,就會提前激動! 行星獎了嗎?! 醒醒!這是榮譽獎! 那沈明洲沒有行星獎了嗎? 還沒頒呢,安靜點! 安靜是不可能安靜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安靜,只能瘋狂敲字在彈幕刷新存在感才能維持自己的激動興奮這樣子。 每次到了中國代表隊上臺領獎,都會發出相同的問題,然后滿屏的666跑過。 雖然陌生網民不認識上臺的孩子,但是一想到這是中國孩子拿到的獎,頓時由衷升起與有榮焉的感覺。 民族自豪感隨處刷新,仍舊有人表示好奇。 沈明洲呢? 沈明洲的無人機呢? 觀看一場頒獎,無關的路人竟然比沈明洲本人還要關心項目的最終成績。 終于,主持人說道:下面,由伊文.弗蘭奇先生,宣布本次大賽最高榮譽行星獎的獲得者! 弗蘭奇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精瘦、白發,眼窩深陷。 他穿著襯衫的模樣,卻不是老年人的風燭殘年,而是隱約透著頑強不息的精神氣質。 他一路上臺,仿佛走過了六十年大賽風霜,見證了無數諾獎獲得者夢想起航。 會場寂靜無聲,所有的視線追逐著他。 早上好,孩子們。 弗蘭奇吐詞慢,但清晰。 以他的年齡,在座的無論是評委還是學生,在他眼里都像是孩子一般年輕幼小。 很榮幸可以趕到這里,參與第六十屆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距離我上一次手握獲獎者名單,已經整整六十年。 他蒼老的臉龐,笑起來都帶著歲月的滄桑。 那時候第一位獲得行星獎的孩子,名字叫做杜奇.多諾萬,在他獲得行星獎十五年后,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表彰他的研究讓人類在腫瘤方面取得突破性認識。 一項賽事的輝煌與崇高,經由他簡單的介紹,變得無比高大。 第一屆行星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仿佛全球科技大賽與諾貝爾獎密不可分。 臺下的參賽選手已經聽過太多太多相關的信息。 而直播間面前的觀眾,卻因為這一句介紹,真正發現行星獎有多么牛逼。 彈幕持續充當著解說員的職責。 不斷彈出來的文字,不僅負責文字字幕,還附帶了說明功能。 不止第一屆行星獎,全球科技大賽一共出過八位諾獎獲得者。 全球科技大賽因為參賽選手都是中學生,所以號稱小諾貝爾??! 有了科普,觀眾們看老人的視線,都變得肅然起敬。 而弗蘭奇卻笑著說:行星獎作為全球科技大賽的最高獎項,一直以來被外界賦予了太多崇高的意義。 我們一共頒發了五十九次行星獎,用以表彰解決人類病痛的研究。所以,行星獎,又被人稱為生命獎,好像這個獎項,成為了人類突破自我、探索未來的象征。 他發出輕緩的笑聲,表情帶著對晚輩的縱容和愛護。 但是,全球科技大賽一共有十四類參賽項目。行星獎設立之初,并不是獨屬于生物醫藥的獎項。 當他說出這句話之后,會場發出了詫異的呼聲。 原本確定行星獎今年也會歸屬于生物醫藥類的選手們,忽然升起了強烈的好奇心。 他們和直播間的觀眾一樣,想到了相同的名字。 沈明洲的無人機是哪一個類別?! 工程類!是工程類! 彈幕的激動化作實體,連帶著會場漸漸蕩開的sao動,轟轟烈烈的回顧起昨日神速解決的綁架案。 沈明洲的名字如同春風細雨一般飄灑,落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今天,我看到一個少年,渾身充滿了光芒,用科技的力量捍衛了人類倫理的底線。 伊文.弗蘭奇見到新聞之后,就覺得應該做出改變。 改變行星獎的固有印象,改變科技帶給廣大民眾無情冷漠的困擾,鼓勵更多的孩子回歸科技的本質。 用更為先進的科技,拯救更多的人。 所以,我來到這里,想親自感謝他,讓我在冰冷的科技發展之中,找回了屬于人類的溫暖與希望。 中國,沈明洲。 老先生的語氣擲地有聲,回蕩在寬闊的大賽頒獎會場。 感謝你讓我覺得,今年的行星,格外耀眼。 第37章 沈明洲對獎項并不執著。 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大賽,已經給了他足夠多的收獲。 指導老師分發國旗,站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a一詞,與他的名字一同出現,總會在他心里蕩起與眾不同的感受。 也格外想家。 熟悉的語言環境,舒適的實驗氛圍,還有邵煉時不時出現,給他帶來成年人的成熟氣息。 困在酒店里的每一天,都在計算著回國的時間。 特別是經歷那場累心的意外,沈明洲滿腦子都是國內安全的夜晚,獨自走在寂靜無人的工業區,都不會有人突然跳出來打劫。 更別說持槍了。 中國代表隊成員情緒和他相似。 原本對獎項的熱情,都被意外打散,成員大抵希望早日回國,才能驅散心中的惶恐。 雖然如此,等到大賽頒獎宣布中國選手獲得各類獎項的時候,這片情緒低落的參賽選手們,也忍不住跳起來,跟同伴擁抱歡呼。 帶著中國的稱呼的獎項宣讀,總算驅散了選手們頭頂的陰霾,瞬間撥開云霧陽光燦爛起來。 弗蘭奇念出沈明洲名字的那一刻,場內氣氛驟然攀升,達到了本屆頒獎典禮的巔峰! 會場之中的掌聲幾乎壓過了郭嘉良的呼喊。 沈明洲,叫你了,快上臺! 沈明洲還愣在座位,迎接了全場投來的艷羨目光。 似乎來到全球科技大賽,他就經常收到全場的矚目。 面對面交流會被諾獎獲得者提問。 展示階段陪同阿諾德教授巡場。 還有現在 所有人都等著他登上行星獎的領獎臺。 沈明洲的表情有些呆。 連鏡頭轉過來看向他,都能清楚發現他臉上寫滿的不可思議。 他沒想過拿獎。 畢竟他的任務,并不是拿獎。 沈明洲順著寬敞的會場通道,一步一步走向舞臺上的老人。 弗蘭奇先生比阿諾德教授更為蒼老。 卻有著相同的眼神,投來的視線慈祥而靜謐。 這是年歲遠超過沈明洲的智者。 哪怕沈明洲兩輩子活的時間加起來,也沒有他一半漫長。 恭喜你,我的孩子。老人的話語平靜,語氣充滿贊許,你擁有更加廣闊的未來。 沈明洲握著他的手,收到了行星獎的獎杯。 水晶透明圓盤,如同蒼穹星空,點綴出浩渺宇宙之中無數繁星。 而簇擁在萬千星辰里的英語,用漂亮的花體清晰寫道探索永無止境。 弗蘭奇的目光矍鑠,笑著將他牽到演講臺前,來吧,我相信全世界都想聽到你的聲音。 媒體閃光燈璀璨,攝像機從遠處移動。 頒獎舞臺的巨大屏幕,都映照出沈明洲的黑發黑眼。 長相干凈純粹的少年人,站在萬眾期待的舞臺上,身形筆挺,目光堅定。 他說:參加這次比賽,源于一次偶然。我偶然的得到了老師的邀請,偶然的參加了國內的初賽,偶然的站在這里,獲得了弗蘭奇先生的認可。 在我看來,行星獎,只是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忙碌于研究搜救型無人機項目過程之中的偶然所得。來到美國的真正收獲,是讓我意識到我的無人機蜻蜓仍舊存在著不足與缺點,接下來仍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對它進行完善和改進。 我非常感謝弗蘭奇先生的稱贊,希望今后能夠制作出符合您以及其他人期待的完美搜救無人機。 沈明洲將行星獎,微微舉起,讓所有人能夠見到這塊獎杯的標語。 行星獎鐫刻的是探索永無止境,正如無人機對我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我會將科技帶給我的美好感受,傳遞給所有善良而正直的人們。 全球科技大賽的行星獎,簡直震驚了全世界的關注者。 美國媒體終于能夠光明正大的報道沈明洲的蜻蜓在FBI行動之中立下的功勞,包括那套獨一無二的系統闡述,也被人挖出了完整版,刊發了整版報道。 紙媒刊發大量夸贊,電視臺進行特別報道。 一場本就博得不少關注的賽事,因為一位中國少年獲得行星獎,變得熱鬧而微妙。 正面報道則是: 《中國少年首次摘得行星獎,弗蘭奇親自頒發獎杯》 《十六歲天才自制無人機,協助FBI神速破案》 《一顆行星將以他命名,未來科技正聚焦中國!》 反面聲討也是不少: 《生物醫藥項目蟬聯五十九屆,首次痛失行星獎!》 《生命獎變為英雄勛章?無人機擊敗癌癥研究獲得行星獎》 《反思?懺悔?為何落后中國能夠拿走行星?》 管他民主優越和政治嘲諷,光是得獎這一事實,國內已經驕傲到瘋狂。 嘿嘿嘿行星獎被我們拿了,爽翻! 我看到好幾個美國佬都看著無人機報道說厲害的,看到沒有,這么厲害的無人機,中國的。 我就喜歡頒獎典禮喊a的聲音,那感覺跟奧運會奪冠似的! 語言貧瘠,反正牛逼! 明明只是一個小眾圈的高端賽事,卻因為痛擊了資本主義的持槍民主,惹得網民朋友一起眾樂樂。 而且,獲獎的是誰? 沈明洲??! 這小伙子濃眉大眼的,不僅會高級程序,得到了院士稱贊,這下走到國外去,還真的為國爭光了! 只要能給中國長臉,就是好少年。 人民群眾才不管曾經酸唧唧暗戳戳diss沈明洲的言論了,現在時代不同了,舊事翻篇了,誰敢說沈明洲不好,一律踩死,不準打擾大家思考行星應該命名為Shen Mingzhou,還是Mingzhou Shen。 資本主義還在辯證的看待本次行星獎。 社會主義已經在群眾歡樂的汪洋大海里嘻嘻哈哈,暢想給中國代表隊接機。 遠在美國的勞倫軍備公司,桌面擺滿了沈明洲無人機蜻蜓的照片、資料、報道、參賽詳細以及展板內容。 從里到外,只要是他們能夠弄到手的,全都篩查了一遍。 瓦吉嚴肅的說道:這架無人機,極可能采用了蝰蛇的專利技術,特別是從他的遠紅外成像效果來看,跟蝰蛇的一模一樣。 不是一模一樣。聽他匯報的克拉夫敲了敲桌,是超過了蝰蛇。 室內沉默許久。 勞倫軍備公司技術遠超國際水平,多項專利屬于國家級機密,想要竊取相關技術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他們搜集的情報,卻清晰的指出:中國少年,擁有cao控FBI總控,五分鐘鎖定目標的能力。 比起無人機本身,他所具有的實力,才是讓人懼怕的。 克拉夫立刻作出決定,將沈明洲的資料信息扔給瓦吉。 不能讓這種人離開美國。 一旦離開,后患無窮。 中國代表隊歸心似箭。 哪怕約瑟夫向團隊發出邀請,請他們參觀紅外線實驗室,也無法阻止他們在頒獎結束第二天,登上前往機場的大巴。 本次代表隊全員摘獲獎項,大賽帶來的興奮,在大家手捧獎杯之后,漸漸有些嗨過頭的疲憊。 早上的大巴車呼呼的睡了好幾排的少年。 連整天打雞血的郭嘉良老師都一路困倦到機場。 沈明洲睡不著。 他心里按捺不住激動,全程都在規劃自己回家之后要做的事情。 蜻蜓的光板需要拆下來檢修。 內置系統還可以再根據搜救特性進行調整。 紅外性能、太陽能運轉效率、無人機外殼改造,太忙了,回去都能駐扎在實驗室里,順便看看萬物系統對醫療系統的支撐情況。 計劃滿滿的沈明洲內心充盈著幸福感。 直到大巴車到達目的地。沈明洲還在雀躍的想,回去就能檢查一下邵煉同志感冒情況,當面嘲笑他謊報軍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