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
內容也是圍繞著沈明洲,大寫特寫了一通澄明中學驚現天才,科技企業耗資六千萬打造實驗室,為天才的太陽能技術買單。 她捏著報紙的指甲都快把圖片上的沈明洲捏碎。 特地花錢準備的三百萬設備,到了報紙上竟然只有一句另有沈氏科技公司捐贈三百萬,支持母校澄明中學建設。 連張配圖都都沒有! 區區小報都敢忽略她,蔣蘭恨得牙癢癢,念頭里閃過不少興師問罪的方式。 突然,她盯著報紙上那道的身影,勾起一個笑。 既然沈明洲出了風頭,那不如讓他出個夠。 當晚,網絡大V流水書生,突然發了一則長微博。 現在社會怎么了?怎么都愛炒作天才?[圖] 內容簡潔有力,符合他一貫的風格。 這條內容兩連問,長微博一出,圍觀者眾多。 點進去,就發現是一則名為《十六歲天才少年獲利千萬,新研究成果超過國際水平》的新聞報道,引發了他的感嘆。 新聞不長,內容卻貴。 六千萬的商業吹捧,說什么國內已經有了超過國際水平的太陽能技術,還是一位十六歲天才做出來的! 于是,流水書生進行了一系列考據和查證,竟然發現了重大問題。 網上除了生活報網絡號發布的消息,竟然一點兒天才的動靜都沒有。 流水書生震驚了,決定立刻了解。 論文搜索,沒有。 專利搜索,查無。 權威可再生能源機構的認證,為空。 三無技術,竟然讓一家報紙頭版頭條吹噓起天才! 點開長微博的人圍觀群眾,被他風趣幽默的調查過程逗樂,突然,流水書生話鋒一轉,在長微博末尾意味深長的說道 經過本書生多方走訪了解,該澄明中學天才月考數學成績27分。 臥槽。 本來看熱鬧的網民,立刻讓微博熱鬧非凡。 27分?27?什么時候數學滿分變成27分制了? 這算不算自尋死路?吹什么不好,吹天才? 9102年了,居然還有人敢艸學霸人設?上一個艸學霸人設的墳頭長草三尺高了! 不需要流水書生帶節奏,這篇長微博外帶生活報的新聞,足夠讓評論蹭蹭蹭暴漲,奔著千位數直彪。 習慣晚上看八卦的圍觀群眾,都能在首頁刷出這條炒作天才的消息。 甚至有不少人跑出來表示:我meimei就是澄明中學的我遠房親戚家小孩兒就讀的澄明中學。 求真相的路人到處都是。 一條大V帶動的扒皮長微博,炸出來無數弟弟meimei侄子侄女在澄明中學的網民。 畢竟是重點中學,校友遍地。 經過網友的三姑六婆二大爺三大叔的幫助,不過兩小時,流水書生直接給圍觀群眾一個清清楚楚的背景交代。 新聞里的天才叫沈明洲,年級墊底,不學無術。初中開始曠課逃學混社會,高中靠走后門進了澄明中學,月考就給澄明中學創造了歷史新紀錄。 月考沒一門及格! 史詩級學渣,如假包換! 而且很久沒去上課了,一直曠課缺席! 這信息一出,可比之前的長微博還爆炸。 天才和學渣的比較,清晰得令人搖頭。 害,什么獲利千萬的天才哦,炒作這個是想靠新聞騙野雞大學免試錄取嗎? 流水書生本來閱讀量極高,隨著整個扒皮掉馬過程推進,不少自媒體大V跟風轉發。 一晚上,連社交媒體外的搜索引擎,都關聯上了這條炒作天才的消息。 生活報關注度飆升,無數從沒聽過這家報紙的圍觀群眾,特地跑到網絡號下留言打卡。 網絡熱熱鬧鬧,吃瓜的、路過的、賺流量的皆大歡喜。 不管看了新聞的,還是沒看新聞的。 一提你看那個天才沒有? 都能哈哈回復數學考了27的那個?牛逼??! 天才變成貶義詞,一搜就跟炒作關聯。 不少圍觀了這場扒皮狂歡的路人搖頭,紛紛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救救學霸,放過天才! 網絡狂歡一整夜。 周末大清早,澄明中學就開了緊急會議。 所有教職工面前擺著一份生活報,頭版頭條上,身著白衣的沈明洲,身影格外清晰。 杜校長沉著臉說,現在情況很緊張,生活報那邊刊發出來的新聞本來沒有引起多大注意,但是經過網絡發酵之后,反響很不好! 當然不好。 澄明中學數學27分的學生,曠課逃學做實驗賺幾千萬? 說出去都是一個笑話。 但是,怎么處理??? 老師們愁眉苦臉拿著手機,除了熱門的幾個社交媒體,連瀏覽器、視頻網站、抖音快手都在推送相關消息。 不過,推的不是天才少年獲利千萬,而是假天才真學渣,數學27笑哈哈。 段子手層出不窮。 明明是調侃嘲諷的搞笑話,出現在老師面前,只讓他們覺得頭痛欲裂,痛苦萬分。 因為,澄明中學的大名到處都是! 這可不是什么表彰表揚,而是家丑外揚了! 李國富作為班主任,在職工會上梳理來龍去脈。 他說:沈明洲的成績確實很差,這個大家都知道。他和歐陽一起做的太陽能實驗,為了趕上比賽報名,搶進度,專門請假,這是經過了學校同意的,不存在曠課的問題。 而且,六千萬的實驗設備是公司捐給學校重建實驗室,不是沈明洲個人獲利,生活報的新聞,嚴重歪曲事實,是造成輿論輿情的主要原因! 我認為,應該先聯系生活報,要求報紙撤回失實報道,刊發更正道歉說明。 許方看了網上不少罵沈明洲成績差的話,此時嗤笑道:現在已經不是報紙的問題了,而是沈明洲的問題。你看看網上討論焦點是什么,是他成績差!這是事實!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他身上。 許方是沈明洲的科任老師,話語權更高一些。 李國富沒想到許方會突然嗆聲,愣了愣,表情凝重的回道:事實歸事實,我們要報紙澄清的是報道失實的地方,比如六千萬的事情,還有研究成果超過國際水平的事情。沈明洲成績再差,跟他請假做實驗沒有關系。 許方憤憤不平還想辯解,怎么沒關系了 吵什么? 杜校長沉聲打斷許方,我們討論的是怎么解決問題,不是推人出來擔責任。李國富,你的提議很好,生活報的澄清要做。 但是網絡上面的討論,基本脫離了新聞報道本身,集中在沈明洲成績的問題上了學校的聲明措辭,必須謹慎。這關系到學生的名譽和未來。 差生能有什么名譽和未來? 許方心里不屑,張口說道:就算為了學生,學校也不能發假聲明吧,沈明洲那成績 杜校長的電話突然繼續響起來,他也沒心情聽許方說什么,立刻抓起手機,神色忐忑的接通。 王局你好。 一聲王局,會議室里低聲討論都靜了下來。 教育局的王局長親自給杜校長打電話,能是什么事? 肯定是為了炒作天才的輿情??! 確實有這么個事。杜校長點頭。 果然。 我們正在抓緊時間研討解決方案,保證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什么?! 會議室的視線瞬間銳利的直視杜校長,唯恐他下一句話就是道歉賠禮,祈求對方網開一面。 然而,杜校長表情漸漸緩和,露出得救一般的笑容。 他連聲道謝,掛掉電話,寬慰會議室里心緒不安的教師們,待會市里專門派人過來調查了解情況,而且,還會帶上這方面的專家。 什么專家?楚立輝好奇問。 不知是誰激動答道:肯定是輿論輿情處理的專家??! 澄明中學缺的就是輿論輿情應對專家。 學校成立至今,登上新聞報刊、引起討論的學生,無一不是成績優秀,獎項滿身。 像沈明洲這種負面情況,還第一次遇見。 稍不注意,處理不好,損害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澄明中學的榮譽。 等待許久的救兵,從市里教育局專門趕來。 杜校長遠遠就見到了王局長。 對方不是一個人來的,王局長陪同在一位老先生的身邊,一路為他講解澄明中學光輝的教學歷史。 老先生精神矍鑠,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穿的是鐵灰色中山裝。 王局長過來,率先給杜校長介紹道:這是謝老師。 也許是王局過于恭敬,也許是老人家文化沉淀。 同樣是老師,澄明中學教師們,都能感受到謝老師與眾不同的氣質。 杜校長也不多問,開門見山的說道:感謝領導來學校指導,這次的事情太特殊了,我們沒有處理輿情的經驗,麻煩大家走這一趟。 小事情,小事情。王局擺擺手,學生又沒違法亂紀,新聞胡亂報道的行為,我們會發函要求撤稿道歉就行了。然后,市里也會發布相應的公告聲明,要求網絡媒體不要隨便炒作未成年,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專業人士專業處理,讓杜校長定心不少。 順便從頭到尾講了講沈明洲的情況。 學生成績雖然差,但是實驗做得非常好,所以吸引了企業六千萬設備投資建設實驗室。 王局身邊的謝老師聽了許久,忽然出聲道:既然你們說學生在做實驗,那我們就去看看。 杜校長疑惑道:謝老師,其實學生的實驗,沒有報紙報道的那么夸張,只是一個參加比賽的小實驗而已。 小實驗?謝老師笑了,能吸引企業六千萬投資的實驗,都快趕上國家項目了,我看不小。 這話又像玩笑,又像暗示。 杜校長拿不準謝老師的態度,王局卻直接做主道:謝老師要看,那就去看看。 越是臨近創新科技大賽,實驗室的人越少。 其他參賽項目的學生,早早完成了實驗報告和說明材料,只等開賽報名。 而沈明洲和歐陽,熬夜的時間無限加長。 只為了跨過光電轉換率60%的坎兒。 實驗要做,報告要寫。 歐陽博藝參加一個比賽,提前感受到了正規實驗室的氣氛。 哪怕只有一位老師,哪怕數據明明白白,她都感受到自己茂密的頭發在揮手。 早晚會禿。 實驗室,歐陽按照沈明洲的要求,做著實驗圖表,忽然聽到門外有人叫他們。 她慌張的站起來,發現校長帶著一群人進來。 歐陽不明所以的喊道:校長、老師好。 畢竟是學生,突然面對蜂擁而至的大人,總會有些慌張。 她下意識轉頭去看沈明洲。 那位心里只有數據的搭檔,果然沒有注意實驗室多出了不少人。 沈明洲最近熬夜有些恍惚。 他全副身心都放在建模測試之中,屏幕上瞬息萬變的數字,牽涉著背后大量的數據調整、材料狀態。 這是重新更換了實驗核心技術之后的建模,他根據材料特性結合當前設備可以承載的新技術,改進了程序算法,等著看最終的實驗結果能不能將轉換率再提高一點兒。 數字不斷跳躍,他還在思考:如果這次失敗,應該換什么進行嘗試。 忽然,身邊靠過來一個人,輕聲問道:這就是你做的太陽能轉換模型? 沈明洲皺眉轉頭,發現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老人,好奇的盯著屏幕。 嗯。沈明洲的視線又落回數據,通過智能分析計算,可以更快的將太陽能光電轉換整個過程模擬出來,然后給出轉換率數值。 具體是什么樣的呢?老人似乎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 沈明洲沉思片刻,說起了整個太陽能轉換技術的基礎,從材料吸光性開始,講到最后計算機的模擬演算。 包括這臺智能分析儀正在做的事情,他都慢慢的說了出來。 老人突然問道:現在你們轉換率能達到多少? 58.24%,這是換材料之前的最高結果。今天換了算法,也換了材料。 哦,這么高?老人更好奇了,那你換了之后,能達到多少? 我不知道。沈明洲盯著屏幕,搖了搖頭,我在等。 實驗室里安安靜靜,教職工們從謝老師過去和沈明洲搭話的時候,都集體陷入了沉默。 沈明洲的講解,在場大部分人聽不懂。 什么吸附什么催化,什么特定條件的轉換和建模的規則。 他們教了這么多年的書,還第一次只能看著沈明洲和謝老師交談的背影,懷疑自己是不是學漏了什么高中知識。 杜校長跟他們一樣困惑,可偏偏王局長不說話,所有人都只能陪著沈明洲,等一個未知數字。 設備快速運轉,屏幕上程序終于跑出結果。 就在進度快要拉滿的瞬間,沈明洲的神經繃緊,整個人都緊張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 60.12% 沈明洲露出淺淡的笑意,繃緊的神經瞬間放松下來。 他轉身正打算將數據告訴歐陽,通知搭檔準備更新實驗報告,就發現身后站了無數人。 沈明洲視線劃過熟悉的老師們,困惑的問:老師,出什么事了嗎? 許方見沈明洲一無所知,心里升起得意,卻故作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嘆道:沈明洲,你闖大禍了!居然還有心情關心什么數據。 在場的教師們面色訕訕。 他們為了沈明洲急得愁眉苦臉,這孩子,竟什么都不知道。 呆愣在屏幕前,反復看了無數次結果的謝老師,聽了這句話,突然道:你不懂! 他摘下眼鏡壓抑不住笑,看許方的眼神微瞇,神情喜悅,這個數據才是最值得關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