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
老師一出聲,所有人都安靜了。 沈浩怒視著古青來,礙于不能激怒老師,他只能惡狠狠的瞪向沈明洲這個罪魁禍首。 證據確鑿,沈明洲只是淡淡微笑,說:哥哥,未成年只是不用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是刑事案件,足夠叫你坐牢。 沈浩眼神里都是屈辱,可這屈辱里并沒有對自己的反省。 他咬牙切齒的樣子,恨不得把沈明洲的皮扒下來,挫骨揚灰。 警察被沈明洲的cao作震撼到了。 之前他只想隔離開沈浩和沈明洲,現在看來,必須把沈浩和沈明洲一起帶走。 一位是疑似共同犯罪嫌疑人,一位是提供證據的證人。 警察要帶人回去,邵煉當然要陪沈明洲一起。 他拍了拍沈明洲的肩膀,發現身邊比他小了十歲的孩子,眼睛清明,不需要安慰。即使在派出所里,沈明洲也表現出超乎年齡的穩重。 民警們做筆錄都非常的謹慎。 犯罪嫌疑人和證人都是未成年,證人倒是對答如流,嫌疑人卻趾高氣揚。 畢竟是小孩子,警察們也不敢單獨把他留在派出所,趕緊聯系了家長。 不過,這次案子涉及金額巨大,派出所的人都有些詫異。 高中一個實驗室的設備,居然加起來要百來萬。 大家紛紛學生之間吵架越來越厲害,直接吵廢了百來萬,還可能要上法院記檔案,成為典型案件。 警察老董忽然笑著搖了搖頭道:這案子,怎么可能成典型。 怎么了老董? 老董看了看筆錄,他說:這個教唆別人犯罪的未成年,是沈氏科技老板的兒子。有錢人,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孩子留案底啊。 派出所錄一次筆錄,足夠邵煉了解沈明洲的全部身世。 這么一個會寫系統、會做實驗的孩子,居然受到血緣兄弟的嫉妒和敵視,想來平時過得也不怎么好。 邵煉想了想,說:你沒法回家了,不如跟我回公司? 沈明洲很平靜,我原本也不回家,就住在學校旁邊的樓里。出了這種事,最近我沒辦法教你公司的工程師們學系統了。太陽能的項目參加了創新科技大賽,被沈浩這么一破壞,必須重新做一遍,設備和材料都要重新準備,時間太趕了,不能耽誤歐陽報名。 這時候了,你還在想實驗? 邵煉以為,他可能需要兄弟相殘的安慰,腦內循環了不少狗血橋段必備臺詞。 誰知道,他在想實驗。 沈明洲嘆息一聲,實驗才是最重要的,學校實驗室根本沒辦法短時間內恢復運作。這次一共四個項目參賽,學生們忙了那么多天,實驗室的重建繼續耽誤下去,可能沒法參賽了。 付出了無數努力的項目,再簡單也是學生們的心血。 沈明洲記得實驗室里每一個人努力的身影,所以他無法原諒的不是沈浩的針對,而是沈浩輕而易舉的摧毀別人的成果。 所以,他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位熱愛科學探索的學生,被這樣的意外打擊熱情。 不止是歐陽博藝的太陽能,高中生的創意再可笑,也不應該由沈浩來毀掉。 邵煉,我會幾個商業機器人改進技術,你能不能找人幫我買?最好是爽快的買家,我想快點重建學校實驗室。 邵煉等著沈明洲說借實驗室一用呢,結果小朋友全想著重建實驗室,還要賣專利。 賣給外人。 難道我不是開公司的?邵煉挑眉看他。 沈明洲愣了愣,高科不合適吧。 可邵煉并不覺得,他反問道:不就是太陽能轉換嗎?高科下一個目標就是全國推廣太陽能轉換技術,你賣給我正好。 沈明洲笑出聲,邵煉這話擺明了要幫他。 然而,高科未來發展規劃,沈明洲比邵煉還清楚。 智能醫療、智慧城市、外加世界首款類腦神經計算機,高科走的是大型科技網絡布局。 沈明洲擅長的技術里,除了萬物系統,只剩下一堆改進技術產品。 沈明洲感激于邵煉的善意,思來想去,他說道:太陽能項目是歐陽博藝做了幾個月的東西,不完全屬于我,如果要賣,也得等她同意?,F在我能做的,只是技術改進。 高科根本不需要太陽能。 更不需要改進技術。 但是,邵煉不在乎。 他說:高科不需要,可是我需要。改進技術簽給我,我幫你恢復學校實驗室。 沈明洲聽出了邵煉的堅持和固執,為了一個人情,你免費送我近百萬的設備? 不是免費。 邵煉笑了笑,抬手揉亂沈明洲的短發,我相信你的技術,值得這個價。 第二天一早,澄明中學實驗室,收到了無數送貨上門。 專業實驗室清理隊伍入駐,動手將燒焦雜亂的實驗室清理一空。 實驗樓外空曠廣場,已經陸陸續續送來了不少嶄新的設備。 學校的指導老師們,站在實驗室外,被這樣一群訓練有素的隊伍震撼了。 昨天他們還為了實驗室長吁短嘆,現在一看這些設備包裝上的牌子、型號,就止不住心里的興奮。 指導老師對實驗設備有一定的涉獵,以前澄明中學的實驗設備只能說性能夠用。 現在送來這批新的,不少型號和功能,在大學專業實驗室才能見到,價格高得令人咂舌。 它們居然穩穩的坐在實驗樓外,等著實驗室清理完畢,進場安裝。 他們一問送貨負責人,才知道,有一家名為高科的公司,聽說學校出事特地趕來幫忙。 現在,公司代表正和校方談著呢。 學校會議室已經為了一份突然的贊助合同,討論得熱火朝天。 杜校長戴著眼鏡,眼神微瞇的翻著紙頁內容。 高科的代表人說道:早上我們已經請人做好了除渣清理,第一批設備已經請專業人士運送到了實驗室,哪怕貴校不愿意接受我們的贊助,這些設備也會留在這兒。您不用有什么擔憂,這是邵先生的一片心意。 杜校長心里又驚又喜,邵煉的名字他聽過。 天才少年,國際精英,什么銷聲匿跡十年天才隕落傳說,放在他們老一輩眼里,顯然是隱姓埋名,為國盡忠去了。 沒想到十年后,會突然聽到邵煉的名字,還在學校出事第一時間,趕來雪中送炭。 然而,他百思不得其解,實在不懂為什么這位邵先生,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校長摘下眼鏡,困惑問道:可是,我能問問為什么嗎? 杜校長,邵先生與貴校也是有過師生緣分,所以才會特地幫忙。代表態度溫和,傳達著邵煉的意思,邵先生一直表示,飲水思源、教育是國家根本,澄明中學作為市級優秀學校,為國家培養了無數人才,他始終想找機會感謝學校,所以,聽說昨晚的事情之后,他叫我們連夜做了這份合同,特別叮囑,絕不能耽誤學生們的實驗進度。 學校職工不少是從外校調來的。 大部分人聽過神童邵煉的名字,卻不知道澄明中學竟然跟這位曾經名聲大噪的天才有關系。 有人不禁問道身邊楚立輝,楚主任,邵煉居然在我們這兒讀過書? 楚立輝見高科代表和校長聊起往事,一副追憶邵天才讀書年代的模樣,實在是無法理解。 他只好悄悄解釋說:邵煉高考的時候來掛了個名,算在澄明中學的學籍里。人沒來讀過一天,但是市里還給學校拉了橫幅說預祝邵煉取得好成績,澄明日報刊發頭版頭條。 有人一科普,在座的人聽高科代表跟校長聊天都覺得暗藏深意了。 十幾年前名聲響徹全國的天才,來掛個學籍考試都能上頭版頭條,現在天才來主動示好,哪怕已經這么多年了呢,學校也想跟精英搞好關系。 說不準,就跟未來的著名科學家、院士有了交情。 杜校長樂得眼角起了深溝,他說:設備倒是次要的,我們主要想請邵先生來學校做一場講座,讓學校的學生向他學習,如何做一位優秀的人,報效祖國 他話未說完,就被會議室的不速之客打斷了。 杜校長,我來晚了。 來人正是沈浩的母親,蔣蘭。 蔣蘭作為沈氏科技的副總,跟澄明中學打過不少交道,自然和在座的教職工特別熟悉。 她昨晚開始為沈浩奔波,現在終于有空來澄明中學處理后續。 沈浩還要讀書,學校必然不能有什么風言風語。 所以,蔣蘭果然直接說道:昨天的事情,我已經去派出所了解清楚了。很快警方會嚴懲主謀,順便追究某些人污蔑污蔑浩浩的責任。不過沒關系,即使浩浩遭到冤枉,受了學校的委屈,心里仍是關心學校實驗室的。 楚主任聽古青來說了事件來龍去脈,明明是沈浩指使別人砸了實驗室,怎么又變成了被冤枉? 此時聽了她的話,楚立輝頓時疑惑道:蔣總這是為了彌補沈浩的過錯,特地來道歉? 楚主任,話不能亂說。蔣蘭一向盛氣凌人,此時為了沈浩更不肯退讓。 她說:我們浩浩是無辜的,雖然學校沒有盡到保護浩浩的責任,但是沈氏看在澄明中學是浩浩學校的份上,愿意盡可能的幫學校挽回損失。我們沈氏科技是在做善事啊。 杜校長熟悉她的態度,但是在外人面前,蔣蘭這幾乎話,實在是惹怒了在場所有人。 學??紤]到學生前途,確實可以不追究沈浩的問題,但是沈氏科技的贊助,他們學校根本不缺! 蔣總。杜校長不得不站出來提醒她,今天,我們學校已經和高科公司簽下了贊助合同,將在高科公司的幫助下重建實驗室。 沈浩的事情,警方經過全面調查,怎么出什么樣的結果,學校都愿意配合,但是,有高科在,我們用不著貴公司的賠償。 高科的代表回以蔣蘭一個友善的微笑。 蔣蘭卻笑意輕蔑,瞥了一眼高科來的人,說道:杜校長,一個什么都沒聽過的小公司,能給學校帶來什么利益。這次如果學校能夠把這件事處理好,我們沈氏科技不會吝嗇的。贊助費是一方面,學校各項教學樓維修經費、大修費用還有福利我們沈氏都出得起。 杜校長心里嘆息,臉上的表情都透著同情。 要不說國內商人大多暴發戶呢,高科名字雖小,但老板是邵煉,背后站著都是國家級項目水平。 按照現在科技發展速度,高科一夜之間成為國家級企業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不是要求保密,他真想把邵煉的履歷搬出來讓這位沈氏科技副總裁長長見識。 杜校長知道蔣蘭刁蠻無理,和她理論容易失了氣度。 于是,他將手上的合同遞給蔣蘭,說道:既然沈氏有心,那我們也按常理來辦。如果沈氏科技提供的設備,能夠達到高科這份合同上的水平,我們學校也愿意放棄和高科的合作,接受你們的幫助。 蔣蘭拿過合同,撇了一下嘴。 她覺得澄明中學校長真的是老糊涂了,沈氏科技好歹二十多年的經營,資產過億,平時為了沈浩沒少給澄明中學花錢。 現在不過是沈浩砸了點東西,居然敢跟她擺臉色。 平時作威作福慣了的蔣蘭,這時候也只能壓著怒火,接過合同。 她倒是要看看,什么公司還敢列設備清單出來,在他們沈氏面前丟人現眼。 高科這種名不經傳的小公司,竟然故弄玄虛做的中英雙語合同。 厚厚的一疊,還詳細列了一堆型號復雜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的設備名。 她看那些設備列表,就像在看無數的資金往校方的口袋里塞。 現在這些學校變著方法要錢的手段越來越新了,這些什么儀器、什么檢測機,動不動好幾十萬,不知道學校的人從里面拿了多少回扣。 不過,沈氏家大業大,不怕學校拿回扣,就怕學校不貪心太正直,不肯幫她把沈浩的事情蓋下去。 蔣蘭沒耐心,直接把合同里設備詳細清單往最后合計頁一翻 共計:六千萬。 她猛然將合同拍在桌上,挑眉厲聲斥道:你這是敲詐,誰會給一個破學校這么多錢! 第13章 蔣蘭一句話,得罪了兩撥人。 高科代表作壁上觀,淡定從容看人表演,突然被她的怒斥逗笑了。 沈氏科技的蔣總是吧。代表人態度溫和,并不是因為他脾氣軟,六千萬的實驗設備對貴公司來說可能有點多,可是對高科來說,不過是一個實驗項目十分之一的經費,用來支援學校重建實驗室,為國家的未來培養更多人才,我們公司覺得很值得。 蔣蘭被人這么一說,臉上無光。 高科是什么小公司,她根本聽都沒聽過,然而代表人的意思是:高科隨隨便便做個實驗都要六億? 沈氏科技二十年發展,大大小小實驗不勝枚舉,哪怕是影響整個沈氏關鍵的大項目,經費也沒超過五千萬。 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一直是沈氏科技運營理念,蔣蘭知道這次要花大錢,可六千萬絕對不行。 合同僵在手上,面子卻不能掉。 蔣蘭說:我們公司做的是信息科技方面,對實驗設備不是很熟,捐一定要捐,不過得等兩天。 臺階找得非常精明,說捐,但不是現在。 這樣啊,贊助肯定是多多益善,我建議學校還是收下蔣總的一片心意。 高科代表笑得格外嚴格,沒有六千萬,贊助一千萬也不會丟了沈氏科技的面子。 蔣蘭本想一兩百萬打發學校。 高科直接把底線提高到千萬水平,她怎么可能同意! 但現在不是爭口氣的時候,蔣蘭臉色不好,仍是揚起下巴附和道:那是肯定的。 杜校長不跟她計較,點點頭,從她那兒抽回合同。 行,蔣總慢慢準備,我們就先跟高科簽合同了。 不過一天時間,實驗室里已經配上了沈明洲急需的設備。 邵煉提供的設備屬于新型號,cao作簡單,性能高效,給沈明洲測量光電轉換數據省了不少步驟。 距離創新科技大賽報名只剩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