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
雖然這款手機老舊,屏幕都不如他慣用的款型清晰、靈敏,但是沈明洲點開界面,發現了軟件掃碼收付款功能能夠順利使用,心里松了一口氣。 他隨便塞了幾本書裝進書包,把學生證收起來,跟同桌說:我去跟班主任請個假,如果后面的課老師問起來,你就說我身體不舒服。 同桌愣了愣的點頭,沈明洲,你請上午的假,還是一天啊。 一天吧。沈明洲說完,背起書包就走。 換一個時間,他可能會更加有耐心的跟同桌解釋。 現在他只想回家。 教師辦公室在一樓走廊盡頭,沈明洲經常進去寫檢討、挨批評,也算熟門熟路。 李國富作為班主任,一直對沈明洲不錯,聽他說自己身體不舒服,表達了班主任最大的善意,給他準了假。 沈明洲快步走出辦公室,還沒離開教學樓,就見到水池邊站了不少人。 這是誰干的?!其中一位老師指著白板上沒來得及擦掉的算式,詢問周圍看熱鬧的學生。 大家紛紛搖頭。 另一位老師卻說:老古你別激動,我保證抓到這個學生寫檢討! 沈明洲走得更快了。 檢討? 曾經他在高中三年寫了幾十封檢討,實在沒有空閑再默寫一遍我不應該在值日白板上亂涂亂畫,我錯了,我悔過。 沈明洲走出校門,不過兩分鐘,就到了目的地。 他進入高中之后,就從沈家的別墅搬了出來,住在澄明中學附近的居民樓。 小區不大,院子破舊,勝在有一片小天地。 沈明洲暑假都會出去發傳單、跑宣傳,攢了四年的零星工資,才湊夠買一套低配新電腦,今天早上會在數學課上睡著,也是因為昨晚第一次嘗試學習編程,熬得太晚。 苦悶又陰暗的高中生活中,電腦成為了沈明洲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渠道,也讓他提前接觸到了真正的智能化時代。 他不缺理論,不缺經驗,大學時代小心翼翼對照代碼,編寫程序的記憶成為泛黃歷史。 現在的他,閉著眼睛都能敲出一串流暢的代碼,絕不出錯。 沈明洲只缺錢。 他熟練的打開電腦,點開了一個熟悉的論壇。 即使重回高一,這個精英論壇仍是一片慘淡的黃,像極了程序員頭頂亮蹭蹭的地盤。 CE論壇是碼農聚集地,在未來幾十年里,它始終是工程師、程序員湊在一起閑來無事聊天吹水,順便互幫互助的好地方。 論壇并非全是精英,然而大佬輩出,經常能夠解決一堆疑難雜癥,順便還帶職位內部推薦提攜壇友,導致碼農界流傳了一句經典名言遇事不決上CE。 然而,沈明洲大學期間才逐漸通過CE慢慢接觸了編程相關知識,后續轉向論文、實驗室研發之后,偶爾也會在CE上幫助解答一些問題。 此時,他還是一個沒有論壇賬號的小朋友,只好默默懷念自己鉑金級別的超級大佬賬號,重新注冊了一個全新賬號,開始編寫他人生中第一張求助帖子。 * 精英論壇活躍用戶,都酷愛早貪黑晝夜顛倒,還美名曰:修仙。 當他們終于從睡夢中醒來,滿腦子我是誰我在哪兒先上CE簽個到的時候,突然被一條看似普通、實則嚇人的消息震撼 《[找活]可以解決普通機器人深度學習、核心算法、計算機視覺等問題,根據問題復雜情況收費,非誠勿擾?!?/br> 帖子標題里三大類問題,專門提出一項,都能夠開一間實驗室做專門研究。 但是,發帖人輕描淡寫掛在標題上,仿佛隨手敲一串1 1、ABC就能搞定的小事兒而已。 論壇精英頓時清醒,立馬點開帖子,差點被主貼內容的王霸之氣驚倒。 精通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包括且不限于拉格朗日乘數法、距離函數、梯度下降法。 了解神經網絡法則,高斯混合模型草,何方大能在此現身?! 這不會是懂了幾個詞就滿嘴跑火車了吧?別的還好說,神經網絡?神經網絡??他當這是路邊漁網三塊錢一張十塊錢三張你買不買? 同是精英論壇的碼農,就不要裝逼了,我這里還缺一個算法工程師,月入一狗來不來? 恕我直言,能夠掌握這些問題解決辦法的人,不是被一線企業請回去供起來,就是在國家神秘研究所當負責人。所以,樓主吹比悠著點兒,這可是精英論壇。 帖子下面熙熙攘攘全是看熱鬧的,段子和諷刺刷得溜到飛起。 他們見過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級菜鳥,沒見過這么膽大妄為的!趕緊蹦出來調戲調戲,免得錯過一次裝逼大戲。 于是,這張帖子瞬間成為了全版高亮,任何進來的壇友,都會不由自主的點進來,加入浩浩蕩蕩的熱鬧大軍。 沈明洲洗了個澡,擦著頭發出來,發現自己收到了99 的回復提示 沈明洲: 他也沒寫什么有爭議的東西吧,不過是最基礎的算法。 沈明洲懷著困惑點開帖子,一行一行的回復看完,他頓時失笑著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對,他忘了,在這個年代,能夠識別、解讀函數的低端算法機器人,仍屬于智能機器人范疇。 所以,他這個帖子無異于在精英論壇宣告:我會解決當代智能機器人的所有問題! 這確實太不可思議了。 沈明洲苦笑著想解釋幾句,可是又覺得沒有解釋的必要。 誰能相信現在如日中天的智能機器人,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后遍地都是,成為可有可無的輔助消耗品。 沈明洲看了帖子里的內容,除了調侃和戲謔,也有不少人對他透出橄欖枝。 不過,無論這些人在帖子里多少熱情,完全沒有私信他進一步溝通的意思,一看就是寫出來調戲他的。 他沉思片刻,動手從樓里挑出問題回復。 有人調戲他不懂算法,沈明洲就一段代碼折疊奉上,把對方的問題解釋得清清楚楚。 有人說他狂妄自大,沈明洲上去就列舉神經網絡的核心指令,大段目標函數給對方安排得明明白白。 突然,論壇右上角彈出一條私信提醒。 沈明洲趕緊點開,對方簡單明了的問道:基于RGBD的SLAM框架實現機器人自主定位和構圖,常帶有外觀噪聲和深度噪聲的影響,導致特征點不穩定,能不能解決? 這是第一個帶著問題,直接來試探他虛實的人。 沈明洲思考片刻,回道:用于什么場景? 對方消息反饋極快,道路清障機器人,后期應用于高速軌道,必須能夠在暴雨、風雪環境精準識別目標。 如果換做以前,沈明洲必定要先談好價錢,簽個合同,再給對方解決辦法。 他受過很多騙,吃過不少虧,在這個行業里混的人,素質層次不齊,隔著一層網絡,誰也不知道對方是人是鬼。 可惜,精英論壇笑了他上百層樓,好不容易有一個準備試試的家伙,沈明洲怎么也不可能放過。 于是,他抬手直接回復,告訴對方:我可以幫你改進匹配算法。 他將整套算法寫得無比詳細,還差幾行就能結束整個運算的時候,沈明洲重新提行,寫了一句話 五千,到賬之后給你寫完。[收款碼] 他要當一個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 沒有錢,拿什么做研發。 五千對于一套算法來說,價格便宜,能在CE論壇混的精英,絕對不會認為這個價格不合理。 沈明洲的手機震動,五千收款到賬。 他抬起手就敲代碼,最后幾行算法不到一分鐘直接解決完畢,點擊發送一氣呵成。 私信完畢,對面卻沒了聲音。 沈明洲沒覺得自己能一晚上賺夠十萬。 第一單能夠拿到五千,他已經心滿意足。 當代科技的水平比他預估的還要再低一些。 沈明洲抬手打開論文庫,從當前發表的人工智能相關論文開始研讀。 了解一個時代的科技情況,論文自然比新聞通稿更加直接。 沈明洲真正接觸人工智能的時候,腦科研究已經登上新臺階,全面鋪開了類腦科技規劃,制造出了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神經計算機等多種不同方向的大型設備。 沈明洲重看論文,仿佛在回溯整個科技歷史,并且從一篇一篇學術概論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量論文研究,都會引用一篇十年前的論文數據或者模型,作為論證依據。 依照科技的飛速發展,這個現象相當奇怪。 一年前的技術都應該漸漸落伍,沒有什么理論可以支撐十年之久。 除非這套理論達到了奠基水平,將持續沿用到下一個時代。 沈明洲順著引用,發現了更加不可思議的情況。 大量論文不僅引用十年前的理論,而且這些理論全是同一個人提出來的。 Lian Shao,邵煉。 第3章 邵煉? 沈明洲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這個人的論述縱橫無人機、智能機械、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多個領域。 只要是和人工智能掛得上鉤的理論研究,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像是提前窺破天機的人,早在十年前,預測出了當今科技的格局,并且準確的為后來的研發者指明了道路。 沈明洲迅速在網絡上搜索,找到了關于邵煉的全部信息。 《邵煉:十三歲的天才研究生》 《當代神童邵煉講述人工智能的故事》 《他將成為改變時代的人與邵煉面對面》 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給沈明洲拼湊出一個天才的軌跡。 邵煉十歲讀完大學,十三歲研究生畢業,十六歲成為最年輕的國際名校博士,論文共計七十余篇,橫跨科技各個細分方向。 他所闡述的理論如果能夠實踐應用,瞬間就能創造出一間越一流的前沿科技產品,成為全世界最有話語權的人。 可他偏不。 一切研究結論像是他的課后作業,他隨手做了,隨手公布。 大方展示自己成果的行為,好像一場天才的炫耀。 驚世駭俗,卻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國科技研發的飛速進步。 可是,全部的稱贊停留在十年前。 邵煉十六歲從名校博士畢業,似乎成為了他最后的光輝時刻。 排在前列的近年報道,邵煉的名字只會在消失的神童們隕落的天才之類的悲春傷秋新聞里出現。 沈明洲點開一看詳細,都是反反復復講述邵煉十六歲前的事跡,然后將他謎一樣失蹤的歲月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迫使人發出天才去哪兒了?的感嘆。 沈明洲讀著這些新聞,終于在一篇《回溯天才的足跡》文章里,見到了邵煉的樣子。 少年的照片模糊,卻能看出姣好的五官和安靜的氣質,專注的神色能夠透過屏幕,感受到他對手上的研究多么執著。 沈明洲想起來了。 他上輩子見過這位天才一面。 那時候的邵煉已經脫下了研究人員的實驗服,穿起來筆挺修長的西裝,帶著細邊眼鏡,溫柔微笑的模樣,全然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四十來歲的男人歸于世俗,再也沒有十幾歲意氣風發,向世界展現開拓創舉的魄力。 他甚至會感謝沈明洲,將一臺智能系統救了回來。 沈明洲記得,邵煉讓他修復的那臺智能系統,曾經惹出了一件舉國轟動的災難性故障,嚴重打擊到醫療行業的智能發展 他還沒能從回憶里撈出完整的事件,電腦屏幕右上角的私信提示就蹭蹭蹭的冒出來,差點將沈明洲的頁面染紅。 決策樹的算法問題能解決嗎?如圖。 掃地機器人避障總是出現頓卡,這是視覺建模的問題,還是算法的問題? 無人機能耗過高,核心算法如附件,求大佬看一眼,可以先付費!五萬以下任開價! 剛才還冷漠無比的論壇精英們,突然變得急切。 求助的私信鋪滿了郵箱,竟然還能先付費了。 先給錢,當然優先。 沈明洲爽快的點開那封求助信,愉快的為解決無人機能耗過高的問題。 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寫完無人機能耗算法的單子,正準備發送,差點被私信塞滿的網頁卡死。 沈明洲的郵箱爆了,鮮紅的99 亮在醒目位置,讓他懷疑CE這個精英論壇,出了致命BUG。 但是,私信里居然洋洋灑灑塞滿了各種驚嘆、感慨、道歉,提問的消息反而被求原諒的私信淹沒。 他困惑的打開自己的帖子,發現之前嘲諷、質疑的回復,大部分都被重新編輯,變成了私信里一樣的鬼哭狼嚎求原諒。 而在主貼下方,全新的高贊回復,取代了之前寫段子嘲笑他不自量力的內容。 最頂端的那個ID沈明洲認得。 艾弗拉,最開始發送私信的發件人。 求助他解決道路清障機器人視覺識別算法的問題。 但他沒想到,這位艾弗拉ID飄紅,頭像下面勛章奪目。 這不是CE論壇的普通精英元老,而是論壇創建人、運營者。 認證信息還寫著:國內某公司高級工程師,工作郵箱">12345@type.>12345@type. 某公司,沈明洲不清楚,但是@type的后綴,他見過。 自己書桌上擺放的那臺老舊手機,正是type初代杰作,十年后,這家公司將占據國內百分之五十的市場份額,智能設備遍地開花。 這位來自type的艾弗拉說:感謝[有求必應]無私奉獻,幫我解決了困擾已久的難題。論壇最近開放注冊,人流量增大,不懂行的業內小白較多,先生勿怪。 語氣恭敬,態度誠懇。 跟在他身后一排整齊的紅色ID,占據了全部高贊的列表框。 內容無非是感謝,以及 代表論壇對不起。 各路網友在CE首頁鬧了一天版,終于在版主和管理的處理下,集中到了一張帖子里,乖巧等候大佬臨幸。 網絡消息傳播迅速,還沒到十二小時,CE空降了一位超級精英的消息就傳了出去。 聽說他會構架神經網絡,還會深度學習相關的AI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