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院小夫妻 第1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將軍的沖喜小娘子、治愈、王牌警妻:權先生,你暴露了、穿成三本文的綠茶女配后、情話呢喃、棺中凰妃、請回到1977、郡主和離之后、天空果園、燃盡愛意
有小孩好奇問:“為什么把他們當成蘑菇???” 明明理所當然地說:“因為把他們當成蘑菇,我就不怕了啊?!?/br> 孩子們聞言紛紛恍然大悟,也都有了信心,都拍著胸脯跟林靜保證自己能行。 看著這一張張自信的臉,林靜也徹底鎮定下來,打手勢示意舞臺兩邊站著的沈文麗和趙麗萍拉開帷幕。 基地托兒所第一次兒童匯演,正式開始! 108. 匯演成功 匯演開場和壓軸節目都是林靜…… 匯演開場和壓軸節目都是林靜排的, 開場節目是古詩背誦,因為表演節目的有小班學生,所以古詩選擇的是朗朗上口的《憫農》。 不過林靜沒有讓孩子們上臺就背誦, 而是先排了個四五分鐘的小短劇。 短劇內容很簡單, 就是一家五口在吃飯, 孩子吃飯邊吃邊掉, 爺爺看到了,讓他把米挾起來, 并告訴他米是怎么從秧苗長成稻谷, 然后豐收脫粒送到人們餐桌的。當孩子聽完故事,也恍然大悟, 開始將掉到桌上的米粒一顆顆挾起來, 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 在孩子恍然大悟的聲音中, 站在舞臺一旁的孩子們就開始齊聲背誦《憫農》。 短劇結合背誦的模式很有些別出心裁, 而且孩子們表現得都很不錯。 演孩子的小朋友不用說,本色出演,關鍵是演爺爺的趙向北,不但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 語氣也拿捏得很恰當, 真有幾分諄諄教導的長者的感覺,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林靜站在舞臺邊, 豎起耳朵都能聽到前排的領導打聽臺上表演的是誰家的孩子。 和短劇相比, 齊聲背誦相對中規中矩,但幾十個孩子搖頭晃腦也是很吸引人的, 再加上家長們捧場,臺下反響依然熱烈。 領導們也對這個節目贊不絕口,不僅是因為表演模式新穎, 更因為節目立意很好,附和當下勤勞節約的思想。 開場節目的成功瞬間拉高了大家對接下來節目的期待,而接下來上臺表演的孩子們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場面一直很熱鬧。 而壓軸節目大家齊唱《東方紅》,更是將這場匯演的氣氛推向了高1潮。 …… 因為匯演大獲成功,結束后林靜到后臺都沒能跟孩子們多說幾句話,就被革委會的人給叫走了。 到革委會后沒立刻開會,馬上就十二點了,總得讓人填飽肚子。 吃飯半小時,十二點半正式開會。 這場會議前半場以林靜分享經驗為主,后半場則是大家討論如果有效地推行學前班模式。所以前半場結束后林靜口干舌燥,后半場一直在喝水,有人問到她,她才說兩句自己的想法。 如果說上次來革委會,林靜還是以旁聽為主,這次就是林靜的主場了。雖然后半段她講話并不多,但她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說出的想法也切實有效。 會議結束后,革委會負責這件事的領導問到林靜年紀,得知她今年不到二十二歲,面露詫異。 林靜不由笑起來:“您覺得我長得不像二十二嗎?” 對方連忙搖頭說不,看長相,林靜頂多就二十出頭,但他之前以為她只是長得年輕,實際上已經二十五六,沒想到她是真扥年紀小,不由感嘆說道:“真是英雄出少年??!” 林靜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她并沒有覺得自己多么厲害,她比其他參會人員多的也就是經驗,而她能提供的也僅有這些經驗。 …… 會議一開就是一下午,回到家屬院時天色已經擦黑。 天色雖然暗了,但走進家屬院大門后,林靜還是一眼認出了站在供銷社門口的方亞蘭。 已經是六月份,人們漸漸換上單衫,林靜今天穿的也是寬松長裙,但方亞蘭卻仍在襯衣外面加了件薄外套。 她看起來瘦了不少,臉頰凹陷下去,臉色倒是看不出蒼白,只是神情陰郁。 雖然林靜一直覺得方亞蘭人品不太好,但也不得不承認她很有韌勁。 不管是結婚前炫耀自己談了個營長對象,結果被發現對方是結過婚還帶著三個孩子,還是結婚后競爭保育員耍手段失敗,檢討書被貼上公告欄。 這樁樁件件的事,換一個人早沒臉見人了,但方亞蘭不,不管當時多難看,到了第二天她都能恢復如常,而且眼神里依然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好像篤定自己能過得很好。 直到現在,方亞蘭眼里的光消失了。 但林靜并沒有關心方亞蘭的想法,看了一眼后便收回了目光,徑直從她身邊走過。 只是沒走兩步,林靜就聽到身后傳來方亞蘭的聲音:“林靜?!?/br> 林靜沒理她,繼續往前走。 但很快,身后響起腳步聲,緊接著她的手臂被方亞蘭抓住,林靜反射性轉身,甩開方亞蘭的手皺眉問:“你干什么?” “我只是想跟你談談而已,不用這么緊張吧?”方亞蘭說著目光下移,落到林靜大起的肚子上說,“你放心,我不會對你的孩子做什么,其實,我也很期待它早點出生呢?!?/br> 孩子生出來多好啊,這樣等紀明鈞出任務死掉,林靜帶個拖油瓶只怕更難改嫁,日子想必也會更加艱難。 光是想到那場景,方亞蘭心底的陰霾就一掃而空,臉上露出快樂的笑容。 但林靜臉上的警惕并沒有因此減少,用手擋住肚子,往后退了兩步說:“我不認為我們有什么可談的,而且我家里人還等著我吃飯,我回去了?!?/br> 說完,林靜再不搭理方亞蘭,轉身往家屬院深處走去。 林靜前腳離開,后腳趙弘毅就從供銷社里走了出來,他手上拿著一袋麥乳精,另外還有幾小袋奶粉,都是給方亞蘭補身體的。 不過方亞蘭看到他手上拿的東西后,并沒有什么特別反應。 雖然前世她過得可以說窮困潦倒,但吃過的好東西還是比這年代的人要多的,像麥乳精和這種小包的奶粉,她真看不上眼。 倒是趙弘毅,看到林靜的背影忍不住問了句:“你跟林老師說什么了?” “沒說什么啊,打個招呼而已?!狈絹喬m語氣淡淡地說。 趙弘毅眉頭微微皺起,并不是很相信方亞蘭的話,但他們之間的關系才剛緩和,他不想因此和方亞蘭吵架,便只說了句“那就好”,就沒再問了。 方亞蘭叫住林靜的時候的確沒安好心。 她是今天中午出的院,到家后就沒出門,一直在屋子里躺著,直到剛才跟趙弘毅去食堂吃飯。 但她在屋里躺著的時候,后面院子里一直有人在討論今天的兒童匯演。 因為趙弘毅身上有好幾個節目,所以方亞蘭聽趙弘毅提起過這次兒童匯演,知道聲勢弄得很大,部隊里,革委會都來了不少領導。 但方亞蘭沒把這次兒童匯演放在心上,她覺得一群四五歲的孩子能演什么?請幾名家長捧場熱鬧熱鬧也就算了,林靜非要請這么多領導,真是不怕丟人! 結果聽后院軍嫂的討論,這場匯演還挺成功,林靜作為托兒所所長,也是這次匯演的主辦人,可以說是大出風頭。 所以關于匯演的討論結束后,后院軍嫂就開始吹捧起林靜,說她不但心地善良,會教孩子,能力也很出眾,難怪紀副團長會喜歡她。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沒了,而林靜卻事業愛情雙豐收,方亞蘭就開始不平了。 有些人就是這樣,自己痛苦的時候,就希望別人比自己更不好過,而在方亞蘭心里,林靜就是那個別人。 不然重活一世,林靜還是比她過得更好,她重生又有什么意義? 在那一瞬間,方亞蘭的確是想對林靜的孩子下手的。 但當方亞蘭看到林靜緊張的表情,又突然覺得沒必要了。 先讓林靜高興半年吧,現在的她有多期待這個孩子降生,等紀明鈞死了,她年紀輕輕帶著孩子,就越能體會到人生的艱難。 而她自己,雖然沒有孩子,但只要原著劇情不變,她就肯定能當上將軍夫人,她的三個繼子女,也終將成為大人物。 到那時候,她依然會是人們眼中的人生贏家。 至于趙弘毅身上背的處分,方亞蘭并不放在心上,雖然原著里沒提過趙弘毅背處分的事,但原著里也沒提過林靜流產過??! 而方亞蘭是堅信林靜前世流產過的,否則她身體好好的,為什么會沒有孩子? 肯定是流產傷了身體。 既然原著里林靜和她一樣流產了,那么趙弘毅身上肯定背著處分。相應的,原著里他背著處分都能當上將軍,方亞蘭相信這輩子他肯定也能行。 想到自己光明的未來,方亞蘭心里失去孩子的痛苦減輕不少,面對趙弘毅時也沒有了前幾天的冷淡。 而趙弘毅在方亞蘭流產后,因為心存愧疚,對她也多了幾分包容,說話也更溫柔。 一時間,夫妻關系倒是比新婚那會更融洽幾分。 …… 趙家夫妻關系越發融洽的時候,王老太也終于按捺不住,挑破了自己帶著孫子來湖陽的目的。 當然,可能是因為擔心陳茹反對,所以王老太提起這事時特意支開了她。 而陳茹在最初的憤怒過后,早已經冷靜下來,婆婆讓她出去她半句話沒有,拿起飯桌上剩下的半個西瓜就到了林靜家里,邊分瓜邊說起這事。 陳茹語氣云淡風輕,林靜這早知道她心里打算的就還好,但宋玉萍卻忍不住問:“你真不回去看看?你就不擔心王營長拗不過他媽,答應下來了?” 陳茹捧著西瓜淡淡說道:“我有什么好怕的,反正孩子過繼了也是他自己養,跟我又沒關系?!?/br> “怎么就沒關系了?”宋玉萍想不通,“孩子過繼過來,不得住在你家,王營長又不會做飯,到時候吃喝不都得你管?除非你不打算跟他過下去了?!?/br> 宋玉萍說著注意到林靜臉上的表情,猛地轉頭看向陳茹,懵了:“你、你真不打算跟他過下去了?” “看他選擇吧?!标惾阏f著低頭吐出兩顆西瓜籽,那語氣輕描淡寫得好像在說今晚吃rou吧。 宋玉萍:“……” 109. 非走不可 本來王老太沒想那么快提過繼…… 本來王老太沒想那么快提過繼的事, 雖然她覺得乖孫可人疼,但她心里也清楚,兒子常年在外, 跟侄子沒多少感情, 再加上兒媳婦在旁邊攪和, 過繼這事沒那么容易成。 在王老太, 也是大兒子一家商量后確定的計劃里,她是打算跟孫子在湖陽多住一段時間的, 三五個月不嫌短, 半年一年不嫌長,反正要足夠讓兒子和孫子處出感情。 當然, 王老太也沒忘記兒媳婦, 這半個多月里沒少交代孫子討好嬸娘。 只是她這兒媳婦冷心冷肺, 她孫子這么乖巧的孩子, 對她萬般討好,她硬是一點反應沒有。 好在兒子心軟,雖然剛開始不大親近侄子,但時間長了還是處出了感情。 當然, 促使老太太提前跟兒子談過繼這事的原因不僅是這個, 也因為她去看了托兒所的兒童匯演。 別說,這城里人名堂還真多, 六一還專門給孩子放一天假, 說是兒童節。 過節也就算了,托兒所攏共才五十多個孩子, 還要辦什么匯演,地點還選在了工人文化宮大禮堂。 匯演要是他們托兒所自己人樂呵樂呵,王老太可能還沒什么想法, 可這次匯演不但各單位專門安排了員工來當觀眾,部隊和革委會竟然都有領導來看,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再看舞臺上那些小朋友,好些年紀只有她孫子一半大,不但古詩背得順溜,還能演會跳。而她自己孫子呢,論腦子不比這些城里孩子差,但就因為沒條件,都快八歲了還沒上學,到現在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想到其中差距,王老太心里就難受,一難受,她就再也等不得了。 這都六月份了,要再不定下過繼的事,趁暑假把孫子戶口轉過來,指不定又要耽誤大半年。翻過年孫子就九歲了,到時候他再跟一幫五六歲的小孩子一起上一年級,心里得多害臊??! 于是,趁著這天兒子心情不錯,王老太就提出了過繼的事。 在王老太看來,過年那會兒子都點頭了,現在他跟孫子有了感情,更不應該反對這事才對。 但她的話說完后,王營長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