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書迷正在閱讀:嬌氣包貴妃穿書了、山羊角下狐貍尾、穿書后我攻略了反派boss、美人芳澤、作精美人在戀綜鯊瘋了、只為我著迷[娛樂圈]、穿成炮灰拯救美強慘男配、快穿總裁攻略游戲、穿到七零嫁廚子、穿成魔王座上貓
郁承引用了她說自己丑的那條,回復:【也沒有,頂多算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而后又拍了張照片過來,昏昧的燈光下,路易十三金身爍爍光澤動人:【不是說想喝么,先存著,下次等你一起開】 懷歆語氣懶散地回了條“行啊”,為聊天框內一來一回的社交套路畫上了禮貌的句號。 陽光從窗邊揚起的簾幔外灑進來,寢室里都染上了一層淺薄的暖調光暈,懷歆覺得空氣都舒暢些許,深吸了口新鮮空氣,準備爬起來去上下午的課。 懷歆知道,郁承一定不會對某晚酒吧里隨便加的人太過上心,他的列表里可能躺著無數個像她這樣的人,也知道他說的“下次”很可能是遙遙無期,說不準那瓶酒他和他的那些朋友當晚就喝完了,但是—— 這件事的戲劇性在于,雙方信息的極度不對稱性。 她知道他的名字,了解他的工作,掌握他在生活中的全部信息,而他只當她是個寫小說的。 這種躲在幕后的高明感,往往更容易對癥下藥。 大四上正是學業步入穩定瓶頸,但還不用cao心就業的時候。懷歆每天的生活過得格外充實精彩。似乎空閑下來之后就會格外關注生活的美好,偶爾她會和三兩好友去探店,或者是逛街看電影。 某個周末上午,一個藝術迷姐妹急吼吼地打電話來找懷歆,說她搞到兩張畫展的票,問要不要吃完午飯一起去。 懷歆前天晚上才唱K回來,正躺在床上修身養息,連抬根小拇指都懶得,于是就跟姐妹說要不算了,下次再約。 她一覺睡到下午三點,醒來先是幾分鐘咸魚般的賢者時間,而后倚在床頭隨意刷了下朋友圈。 那個姐妹剛好在三分鐘以前發了動態。 配圖是藝術展覽館?!拔鞣嚼L畫500年”,似乎是個水準挺高的特展。 懷歆點開圖片放大,屬實有點愣住了。 ——某張人群的抓拍中,她看到了郁承的臉。 男人身著一款很簡約的純黑色長袖,寬松的版型,顯得格外休閑。 他也來看展? 兩人自酒吧一別,已有將近兩周沒有聯系,懷歆心中一動,在網頁上搜索有關于畫展的消息。 是東京富士美術館和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合計所收藏的92幅西方精品畫作跨國展覽。時間線從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洛可可,穿越中期的新古典、浪漫、現實主義,再到印象派和現代流派,在國內來說堪稱絕無僅有。 沒看上展也錯過了郁承,她心里雙重后悔,但是那票已經給了別人,懷歆想了想,問姐妹有沒有VR看展的二維碼。 本來不抱希望,沒想到還真有。 懷歆買了張線上VR看展門票,沿著路線向里走。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她不太感興趣,宗教題材過于濃厚,也比較學院派,也許是文化基因的不同,她并不太能欣賞這些藝術語言太過規整的東西。 很快到達新古典主義,大致看了一圈,像素非常高清,VR的方式讓觀展者能擺脫自身局限,跳到一個更高維度去俯視這些杰作的精神內涵。 浪漫主義是重頭戲,懷歆喜歡的風格。她尤其喜歡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 或許是因為人生際遇較為壓抑悲慘,世人評價他的畫讓人感覺有一種極強的冷漠感與距離感,黑暗又孤寂。 他的浪漫主義風景畫作,多是衰敗的廢墟、石冢、枯樹,或者遠山、疊嶂、看不見盡頭的海和蒼茫的白雪,皆是在渲染浪漫的殘酷、自然的無情與人類的渺小。 但懷歆看弗里德里希的畫,總看到——希望。 就像眼前這幅《德累斯頓附近山地》,Hills and Ploughed Fields near Dresden,1825年所作。 他那時年近半百,被抑郁癥反復折磨,拿起畫筆卻能繪就這樣一番景象。 黃昏下的德累斯頓,綠色的草坡,上面幾棵冠幅廣展的枯樹映在溶溶斜陽里,暖黃色的筆觸點亮了冷藍的天空與海,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張開翅膀朝遠處飛去,靜謐悠長的畫面。好似時間就在這一刻停止,終有一道目光朝遠方凝望。 仔細地看,枝椏已發出綠芽,枯木逢春,生的希望。 她瞇起眼看了半天,正對著截了張圖。 發表QQ動態,配文——Eternity。 永恒。 特意標注,“西方繪畫史500年”特展。 發完她就等在那。不再進行任何cao作。 偶遇巧合是小說和電視劇里常有的橋段,懷歆也深諳于此,但她沒那么指望運氣這回事。有的時候就是恰巧錯過,不靠自己去爭去搶,怎么會有發展。 今天她顯然沒有下錯棋。 也就是發了十分鐘,QQ收到了新消息。 Alvin:【你也在看這個畫展?】 懷歆端起手機,回:【也?】 Lisa:【你也在嗎[疑問]】 Alvin:【嗯,今天恰好有空,過來轉轉[呲牙]】 懷歆眼珠一轉,回他一個高冷的:【哦,還挺巧的】 Alvin:【弗里德里希,你已經看到浪漫主義了?】 Alvin:【這么快】 Lisa:【我對前面的都不感興趣】 那頭停頓一會兒,回:【真巧,我也是】 兩人品味如此相同,這倒是她之前不知道的。懷歆邊看邊和他聊,又截了張圖,發給他:【你看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