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道途茫茫
正說著一雙伶俐的長臂猿猴忽然從樹上降下,敏捷伸出臂膀將小蘭手中拿著的食物掠去,另一只長臂猿猴去奪白二手中的食物,白二他就勢攬住了這只長臂猿猴的手腕。 猴子身型似人,它抖臂晃腕往回撤,白二一圈一勾緊粘連;猴子彈翻側踢,白二拍摔撩掛。他們顯然都是在使用上了某些動作套路。 “跑來的猴子要與我單cao練手!”說著白二與猿猴擰打在一起,轉眼之間五六個回合了,白二天生仁慈寬厚故意處處留情式出招,他想看看這只長臂猿猴到底有多少能耐可以使出。 那一只奪小蘭食物的猿猴看勢頭不妙,丟下食物來了一招削手劈拳要加入與白二他們的戰爭中。 小蘭跳起身型飛腳就跟步去踹,猿猴轉閃展騰;小蘭進步轟拳,猿猴撥拆穿掖。這分明是遭遇的兩家異類都為高超練家子。 “來來,讓它們過來雙打練練手。它們都很可愛,我喜歡!小蘭妹你且先住手觀戰!”說著白二移行換位對這只猴子也主動發出了攻擊。閃電快旋之間轉眼又是三五十個回合。 跨步劫拍脆勁爆發,回轉行拳活用到致妙之境,在打斗過程中白二嘗試著突破一種通達的境界。 無數的殺招都能醞釀在動作中,白二卻選擇以點到為止、見招拆招為要旨。他天生對這些動作方面有超強記憶力,使這兩只猿猴無論再如何出招都是疲于應對。 很快纏斗了五六十個回合,由快擊變得慢了下來,長臂猿猴終于在老練通達武藝的白二面前深深感到無計可施。 “不錯,是個武藝高強的小娃,每一招都精彩絕倫達到了效果!”隱士已經出門來到了他們近處,而且也被這場三員混打過程看得如癡如醉。 兩只猿猴聽到了他主人的說話聲后立刻放棄再斗,飛快跑到隱士身旁左右。 “來了大人,我們兩人冒昧造訪來此,還請見諒了!” “高興,高興!剛才看到你行拳之路‘招可長可短,勢可深可淺’分明早已勝券在握的姿態?!?/br> “老人家這是在‘行家看門道’的,這只是乘著一時興趣耍耍手而已?!?/br> “我的兩只長臂猿猴平時很通靈的,又得到了我精心調教后非比凡類了?!?/br> “我也看出來了,它們是你的得意寵物?!?/br> “但是要問及你們從峭壁上是怎么來到下面這里的呢?又是有什么事情嗎?” “至于詢問我們怎么來到這里的事還需要你細心理解,我們騎著大雕飛下來的。來到此地目的就是給你報信,告訴你現在需要舍棄這里的家去躲避一次預計將會來到的洪荒?!?/br> “有生之年我也能夠再次遇到洪災?“ “不錯,這是媧女運用‘連山智慧’精確計算出來的?!?/br> “這樣說那就不會錯的了,可是我還不舍得這一個家呀,再說還能上哪里躲避呢?” “您放心好吧!這個路途早就選定好了,我們都通知了眾人集結原始竹林,等到那里做竹筏來渡水如此就能最大安全地躲避洪災?!?/br> “你這樣說蠻有道理,來來先到我的舍居逗留一時,我也想問問這幾年里岐山那里的情況!” 跟隨隱士來到他舍居處緊鄰的茅草涼棚坐下,桌幾上就有幾只水碗擺放,白二與小蘭喝些水后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原委都統統敘述一遍。 隱士時而感慨,時而又不斷點頭。 話峰一轉白二他就要探知此次拜訪想了解對于他來說的重大事情了。 “大人為什么也深居此地隱居呢?” “是來避免回憶一些悲傷的往事,第二方面則是靜下心自我提升修為境界?!?/br> 白二的小心機轉得溜溜轉,他為此正要尋找什么口風探求這方面的事呢! “我聽仲人說了遇到那一次人類被群獸圍攻的慘敗,那樣的事件也因此死了許多的大人!” “的確,這讓人終生忘不掉的痛心!” “不過,總有人逃過此劫的,而且隱藏辟居在臥薪嘗膽,他們的修為在暗暗中增長著?!?/br> “小娃,你挺聰明的,最后話題饒在了我們隱士身上了!” “這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吧,敢問隱士此刻在追求一種什么樣的情節?” “我在忍痛吞聲后再一次追問天下的道是什么?!?/br> 白二聽到隱士在說的話題心中不由得有些驚異,這不就是一種對他來講老話常談的課題嗎? 轉念一想此地隱士的確不應該是老子轉世吧,地球人老子是“道”理論的代言人。 隨機自己感覺自然屏住了呼吸靜聽此人繼續此話題的回答解釋,的確呀地球上自繼老子言論后已經討論了近幾千年的歷史。 “道,是一種感受,你能明確地知道有那樣不舒服的感覺就行了!” 白二聽到此隱士的回答又來一怔,談說“道”的問題,自從被提出來以后一直還沒有確定這樣說的方式呢。 “要這難受的感覺有啥用?也是為了武術境界精神的突破作些營造嗎?” “要為了進一步理解這個‘道’,你可以去靜下心觀察大自然是否對各種現象能夠定論!” “這自然界大理論都是很難定論的,你說一說看你是怎樣認識它們?!?/br> “觀察天下這旮旯的星日九升九墜,天氣也跟著時而熱時而涼爽,星日無論如何怎樣更替著,初升大而涼;中天的星日卻小而熱,是近是遠無法判斷的吧,這就是在目睹現象上談來無法去判斷。說明著你所觀察到的,是說不清楚的答案?!?/br> “不錯,眼睛有時欺騙自己,所講的的確如此!” ”如果繼續要刨根究底地問最終答案呢?我們當前還沒有任何的方法去獲取真相了?!?/br> “照我看,也的確是這樣的?!?/br> “那么,如何把握住一種做事正常的感知呢?” “再自信的人一時間也難以一言能夠回答了!”白二想著“道”到底是何物質呢?千人有千答案。尋訪道是什么?專家永遠不給出道的真實是什么?老子被口垢多少年了,后世解說差強萬千,所以老子成為了“垢之天下王”。 更真徹地可以說老子應該描述的是一種心理感受,敏感知覺告訴他一些道理,當時的老子只能敘述到那樣子了,所以遭到現代口垢。 現代人有科學的知識武裝,早已突破表相看問題了,何必再給有時代印痕而且近三千年前的古人過不去呢,再執著這事只能說明這樣的人也還很愚蠢,觀察問題沒有整體恰當的角度,正確應當延伸考究。 “這些真正的答案不是沒有,而是難以一言敘述。在自然答案無法去說清楚的情況下,這不是令人最興奮的事嗎?而如今若要去強加一個正確感知就是:如履薄冰,悵然若失,無為而至柔,同塵而愚厚?!?/br> “你的這些感受已是蓋了帽兒啦!如此無縫可辯駁?!?/br> 白二聽到隱士分析后的話,他竟然對其產生佩服得五體投地感覺。 可是呀,這些感受又能與什么武功絕技所牽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