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帶著崽子暴富了 第64節
因為自己被分到跟謝時宴不算遠的隘口,本想跟謝時宴打個招呼,說以后他們兄弟之間要多多互相扶持的謝時宸,不得不止住了嘴里的話,只抱歉的看了堂哥一眼,急忙就抬腳跟隨他的父親快步離去。 時日已久的一場爭奪終于落下帷幕,兒子終于搶到手,哪怕是暫時的,于梵梵也開心啊。 整個人高興的就跟脫韁的野馬一樣,領著人就近找了一家客棧落腳,次日一大早起來,看到謝時宴的時候,于梵梵還很不客氣的趕人。 “呀?謝時宴,你不是只有一日的時間安頓么?那什么,我這邊好得很,也用不著你,你只管去你的軍營報道去?!?/br> 她還急著找中人經濟買房置業,想要快快在這三江城內安頓下來好過年呢,且沒時間跟這個,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的工具人再啰嗦廢話。 至于人家現在走了,到時候找不到他們在哪落腳,見不到兒子的問題?于梵梵那是故意遺忘了。 看著懷里的崽兒眼巴巴的望著他的親爹,有些戀戀不舍,卻又怯怯的不敢過去,生怕自己去了就再見不到親娘的模樣,于梵梵只摟著崽兒哄。 “乖崽,你爹要去軍營報道了,忙得很,且沒空陪你呢。但是沒關系,娘親跟你小舅舅還有四眼都在,乖寶寶不能耽誤大人辦正事哦,來,乖崽,跟你爹說拜,額,說再見?!?/br> 燁兒一點也不知道親娘在哄自己,聽得娘親這么一說,乖巧的給自家親爹擺手說再見,一點也不去看親爹臉上的幽怨,人就被親娘抱著走出了客棧,瀟灑的不帶走一片云彩。 順利甩脫了全部謝家人,崽兒在懷,于梵梵只覺得天都藍了,水都碧了,連天上下不停的雪都可愛了三分。 領著弟弟、兒子還有四眼上街去吃早飯,吃的是當地特色的食物米豆腐配炸糕,吃的時候見人家店家不忙,于梵梵還順道跟人家打探了一二。 結完賬,領著兩小,跟同樣吃飽喝足的四眼一起,于梵梵直奔三江城內有名的經濟行。 于梵梵來的時候,因為時辰尚早的緣故,經濟行才開市,卻不到熱鬧的時候,兩間門臉的鋪子里,就三三兩兩或坐或站,或抽著水煙,或聊天打屁著幾人。 見到于梵梵進門,幾人的目光齊齊朝著他們掃來。 見于梵梵一大兩小外帶一只狗的奇異組合,這些人失望的望了一眼便沒再多看,比如那幾個聊天打屁的年輕經濟。 在他們看來,于梵梵這樣的組合,看著可不像是什么大生意大主顧,畢竟他們這可是經濟行,干的都是買賣房產田產,租貸房屋鋪子,以及幫著尋工典賣等等中介大事的! 面前的大大小小娘三個,還帶著條狗子?呵,看著就不像什么正經大生意。 于是,這些年輕的經濟就瞄了于梵梵一行那么一眼,幾人便繼續轉頭聊他們的去,繼續吹噓著他們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厲害,前些日子又是如何如何的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賣出去了什么,談成了什么大生意,一點不把于梵梵一行看在眼中。 唯獨在角落里蹲著的那位,頭頂圍著一圈黑藍布包頭巾子,正低頭咕嚕咕嚕抽著水煙的年長著,見年輕的經濟后輩們都沒動,老漢吐出幾個煙圈,把手里老竹筒子制作的水煙木倉往身邊一放,徑自起身走到于梵梵跟前拱手詢問。 “客人來我們經紀行所謂何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善意的誠心問,于梵梵也笑著誠心的答。 “老人家,來經紀行自然是尋經濟的呀,不知老人家您是否是經濟呀?”,若是的話,就這一屋子幾人的態度,自己肯定會選眼前的老人家幫著自己尋摸房子的。 見老漢果真點頭,于梵梵再度笑了。 “那感情好啊,不知老人家您現在可否有空?手上可否有現成的房舍屋院?小婦人想在這三江城里尋處屋舍?!?/br> “喔……”,老漢點頭表示了然,看了看于梵梵三人一狗,老頭背著手點頭又道:“想必客人不是我們三江城本地人吧?”,雖然也說著他們這地界的話,卻還是有點音調上的差異的。 可憐于梵梵,雖然經過昨夜跟今早上跟當地人的接觸,努力的在模仿使用本地話,試圖弱化自己是外來人的情況,畢竟哪里都會有欺生的情況發生嘛!卻是因為隔著時空地域,或者就是她自己穿越到了一個平行時空? 自己上輩子的方言話雖然跟此地的很是相近,她也能完全聽得懂當地話,還會說,卻還是有差別的,這不就被人老經濟給聽出來了。 于梵梵忙嘿嘿一笑,也不尷尬,只恭維老漢道:“呵呵呵,老人家你眼力可真好,不愧是老經濟了,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飯都多,您是這個,厲害呀!” 于梵梵連連比著自己的大拇指贊嘆,看的賀老漢也皺起他那張老巴巴的臉,跟著嘿嘿笑了。 畢竟誰不喜歡被人夸呢? 被個女伢子恭維了,心情頓時好了三分的賀老漢,一慣嚴肅的臉上帶出許慈愛和善來。 “呵呵呵,不敢當,不敢當,不過是人老成精罷了,呵呵呵,言歸正傳啊,不知大娘子這屋舍,是想租貸啊還是想買???” 得,都不喊客人,升級大娘子了,于梵梵也樂得跟人親切。 自家兒子是離不開這三江城了,起碼在自己沒想到辦法,沒干出大成績之前,兒子是別想離開三江地界,這落腳的屋子嘛,能買下自然比租來的安穩,不過話卻不能說死了。 畢竟自己急著落腳,如果一口咬定要買,萬一沒合適的呢? 不想挨宰的于梵梵便道:“我想先看看,租也行,買也可,只看合不合適,如果老人家您手里有的話,勞煩帶著我去看看吧?!?/br> “哦,這樣啊?!?,老漢點點頭,“那請大娘子等上一等,且讓老漢我先瞧瞧去?!?/br> 于梵梵比了個請便的手勢,便只見老頭兒背著雙手,不緊不慢的走到幾個年輕經濟趴著的柜臺后,慢條斯理的翻出經紀行的登記本,找到房屋出租買賣的頁面,又翻開位于三江城內房屋的范圍掃了幾眼,心里大致有譜后,老漢合上偌大的冊子,又背著手走出來到于梵梵跟前。 “勞大娘子久等?!?/br> “老人家客氣?!?/br> “不滿大娘子,我們這三江城人員流動少,所以房屋買賣也不慎頻繁,也是大娘子來的巧,當下城內可供買賣的房舍有三處,租貸的倒是不少,不知大娘子先看哪樣?” 于梵梵想了想便回:“那就請老人家您帶著我先看買賣的房舍吧?!?/br> “也好,待老漢取了鑰匙,我們這便走?!?/br> 等老漢返回去拿了一串鑰匙,領著于梵梵離開經濟行的時候,身后幾個年輕的經濟,眼睛都嫉妒紅了。 這三江城內屋舍田地的買賣,半年都不會遇到一次,本以為是小蝦米的小主顧,眨眼間就變成了要買屋舍的大主顧啦? 還白白叫這大半年都沒大生意開張的賀老漢,白白占了便宜去,可悔死他們幾個了!若是生意成了,他們這是損失了多少中人費??!指不定過年錢都有了! 卻說于梵梵,自然是不知道身后經紀行里,幾個經濟懊悔的腸子都青了,她一路跟著賀老漢這位老經濟走在三江城的大街小巷,一邊走,一邊聽著老經濟跟她一一介紹城中情況,侃侃而談。 一路下來,于梵梵倒是對這三江城了解的大差不差了不說,城內三處的房子,于梵梵也看的差不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大齊所有的城池都是一樣的格局?這三江城也如京都城一樣,縣衙在城西,因為城西在左,而古代左為尊嘛,這不意外,只是讓于梵梵意外的是,這縣城居然跟京都城一樣,也是東富西貴的格局。 第61章 路不平自有人踩 三處房產也不知老經濟是如何想的, 莫不是看他們娘幾個衣著樸素?怕他們沒錢?所以人家帶著她看的第一處房產,是位于縣城城南的平民區,是三處房產中價格最便宜的, 自然也是條件最差的存在。 這處屋子位于菜市口倒是不遠, 只可惜魚蛇混雜的,自己又是一個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自己便是力氣再大,還有四眼在,也不敢輕易在城南落腳, 更何況她可是身藏巨款的人。 再一個, 城南這處宅子只有內外兩間屋子不說, 還都是木頭屋子, 再因著前頭是前街, 本就只有一線天的迷你院落,就被前頭或二層,或三層的店鋪遮擋嚴實,怕是連正午都沒多少光照,西南杯酒潮濕,再沒了陽光,越發顯得這間小小居落陰暗逼仄, 于梵梵自然不打算帶著兩孩子住這么個地方,忙就讓老經濟領著她看剩下兩處。 第二處房產位于城北, 有點靠近城北軍營駐扎的外城墻, 屋子倒是青石加木頭做成的大三開間,屋子前后還各有個幾分地,看著可以第一處寬敞多了, 只是吧…… 此處院子的情況也比城南好上許多,于梵梵卻嫌棄這里的生活不便利,買菜啥的要去城南比較遠不說,剛剛她來的時候還看到,這處院子的周圍人家,屋外的孩童嬉戲喧鬧,隔壁還有婦人大聲咒罵都讓于梵梵皺眉。 得意于上輩子的出身,別看她說的當地話不標準,可聽卻一點也沒差。 就隔壁婦人那罵人的潑辣架勢,滿口的污言穢語,自認嘴巴毒的于梵梵都自愧不如。 人古有孟母三遷,便只為給兒子跟弟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成長環境,自己雖然做不到人家孟母那樣,怎么滴也不能買這處院子撒。 “賀經濟,不是說還有一處么?麻煩您老人家再帶我去最后一處看看可好?”,要是那里也不行,于梵梵打算,不然先租個屋子,等以后等到合適了再換? 至于去城外??? 在不了解當地情況的前提下,不確認附近的山民,侗民,苗民沖突會不會隨時發生,會不會有危險的情況下,她暫時是不會考慮的,即便計劃中還要迫切的去買田置地,她暫時也不會考慮城外安家。 賀經濟見于梵梵還要繼續看剩下的那一處,身為一個經濟,吃的就是這一行的飯,自然沒有什么不好的。 老漢點著頭,鎖了這處院子的大門,領著于梵梵往城東走,邊走還邊好心的提醒了于梵梵一句。 “大娘子,剩下一處房產可是在城東了,先前路上,老漢我就跟你提過咱們這三江城的格局,都說東富西貴,雖然說這城東不是都司將軍、跟縣太爺這般貴人落腳的地界,但是住城東的人,也都是咱三江城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這最后一處位于城東的屋舍嘛,那價格可就……” 她還以為是什么事呢,原來就是銀子的問題。 銀子嘛,別的不說,就自己身上的這些,在偌大的京都城可能排不上號,可在這三江城嘛,她自認為買個大宅院,買個莊子田地啥的當個大地主,那還是穩穩當當的。 于梵梵便安對方的心,當然,知人知面不知心,為了不被有心人盯上,也是為了自保財不露白吧,于梵梵卻不得不把工具人拉出來溜一圈。 她也沒說謝時宴真實的情況,更不敢表露這貨是流放犯,只對經濟換了個說法道。 “我家孩兒的親爹是軍士?!?,這話說的有技巧,是孩子的爹,卻不是她于梵梵的什么人不是?可人老漢不知道呀!就只聽于梵梵繼續當著大忽悠。 “孩子爹才被分派到這三江城來駐扎,小婦人便領著孩子跟隨到此落戶,自是賣了曾經的屋舍田地來安家的,所以老人家,只要您說的這處院子合適,我們也是想盡量吃下的?!?/br> “哦哦哦,原來是軍士老爺的家眷呀!呵呵呵呵,失敬失敬……” 完全被于梵梵半真半假,半遮半掩的話誤導了的賀經濟,哪里知道于梵梵有意隱下的真相? 她是的屁軍眷?還官眷呢?八桿子都打不著,也得虧她會裝相。 他就想啊,既然是能帶著家眷來隨軍的人,那自然就不是小兵小卒啊,而且即便是小兵小卒,那也都不是他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可以招惹的,于是乎,賀經濟的態度更是好上了三分。 “說起城東這處房舍啊,那是真的好,哪樣都好!屋子可是我們三江城內難得的青磚瓦房,正屋、偏剎都齊全不說,東廂還是個兩層的繡樓,是原主人專門給家里嬌養的女郎蓋的,因著男主人去歲中了舉人,全家都遷往岳陽郡去了,這房舍便空了下來,今年據說主家要往京都城去趕考,因著銀子不湊手,這才派了仆人過來,把城里這屋舍掛出來賣……” 聽著老漢介紹,于梵梵已經先對這處占地面積廣,還有建筑材料都好的院子有了興趣。 不為別的,這三江城啊其實就是一個木頭城,可以說,除了城墻,還有達官富戶家里是青石磚瓦外,便是沿街兩旁的鋪子,絕大多數都是木制結構,那居民所住的屋舍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這個年代,便是這三江城背靠三江絕不缺水,城中也是水井小溪錯落川流,卻也沒法說,一旦火災起,這里就能保全得下來的。 這些外表刷了桐油的木頭屋子,在這個沒有消防局救火隊的古代,于梵梵可不敢輕易入住木頭房子,即便自己知道它再好,再冬暖夏涼,自己再喜歡,那也不能! 走了一路,連東升都走累了被四眼背在背上,緊跟在已經把燁哥兒改抱為背的jiejie身后,終于,他們一行抵達了最后要看的這處房產。 這賀老經濟果真是個誠實人,剛才的介紹還真沒有夸大,這處西南典型的院落,雖然只是一進的院子,但是前后都有偌大的院子,供給于梵梵種菜、種瓜、種花都足夠不說,前院主屋窗下,還有一道穿過了偏剎,直接鏈接到廚房的游廊,而游廊下居然還有一株株的葡萄藤蔓? 以自己專業的眼光來判定,這葡萄藤不錯,若不是眼下是蕭條的冬日,待到夏日,這里必然是葡萄滿架綠滿蔭。 而且更讓于梵梵滿意的是,除開正房三開間寬大主屋,以及兩側各三間比主屋略小的偏剎外,院子后頭柴房,茅房等設施齊全,并且在廚房一側,葡萄架的尾端,居然還有一口水井,就著賀經濟打上來的水嘗了嘗,居然還是口甜水井,于梵梵瞬間又滿意了三分。 再一個,賀經濟嘴里的繡樓,雖然說二層是磚木混搭的結構,但是沒關系啊,只要自己注意些,把這繡樓二層改造成書樓,把圓洞月亮門改成落地門,再放在榻榻米跟懶人沙發,到時候不管是冬日還是夏天,他們在上頭看書、品茗、賞雪、看花,嗑嗑瓜子,喝點奶茶,那得是多么咸魚愜意的事情? 于梵梵對這處院子簡直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越看越滿意的于梵梵就直接問價了,“賀經濟,不知這院子作價幾何???” 因著忌憚于梵梵是‘官眷’,加之賀老頭本就不是個坐地起價的壞經濟,靠著本份老實做了半輩子經濟的他,要價并不高,就是按照主家的要求,在他們經紀行登記的價格報。 “這院子,主家要價二百二十兩,加上經紀行五個點的抽紅,還有去衙門換契書的費用,一共要二百三十六兩?!?/br> “???二百三十六兩?”,跟自己賄賂馬大田跟仇爺的銀子也差不多啊,而且這物價,可比京都城低哪里去了。 賀經濟卻不知于梵梵一聲啊并不是嫌貴,老頭兒也是見于梵梵意動了,十分想把這空了一年多的院子給賣出去,他們經紀行也好省了月月來照看打掃,自己也好在年前最后掙比銀子好過年,賀老頭急忙道。 “大娘子,其實這真不貴,您看這院子所在的地段,還有這面積,這屋舍的做工用料,還有這前主家的好運道,您家里不還有倆小郎君呢,難道就不想沾沾前主家的光,將來也送倆小郎君讀書認字,科舉出仕,升官發財嗎?” 這個她還真不想! 先不說她算是瞧出來了,自家弟弟雖然聰明,也愛讀書,但是比起讀書,他更愛習武,科舉什么的,對于這個弟弟,于梵梵完全是放羊吃草隨他去。 他若是想考,自己砸鍋賣鐵也送他讀下去,若是不想,自己也不會勉強他,只要他不是文盲,懂得道理,通得文墨就好了。 至于背上已經酣然入睡的崽兒? 他這輩子,若無意外,從軍入伍才是他的出路,科舉入仕什么的,在謝家沒平反之前,那無異于是癡人說夢。 當然,這些于梵梵自然是不會跟面前的老經濟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