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顧凝然盯著堂弟寬而平的后背,恨不得眼中生出細針來。也正是這股憤恨,讓他像暗處的蛇,逮住自以為的顧凝熙把柄,撲咬過去,壞了一個女子,又是后話了。 祭祖之后,該到闔府家宴的環節。顧凝熙從祠堂出來,越走越快,想要早一點見到娘子,已經絲毫不以方才的糾葛為意了。 等他率先踏進女眷云集的花廳,一眼看到熟悉衣飾的娘子正坐在祖母下首,好像在講笑話?因為祖母笑聲傳了過來。 祖母和娘子的關系,什么時候這么好了? ** 陶心荷出了花廳,也沒傻傻受凍,剛想自己找間空屋坐一會兒,一個自稱是流光姑姑的中年仆婦主動上前,一面謝熙二少夫人對侄女的照應,一面殷勤引她到已經點上炭盆的客房,端茶端水伺候著。 顧二嬸隨后跟來,倒是陶心荷安慰她寬心,說只要夫君還是五品官,祖母的氣就生不了太久。 果然,祠堂的消息分別傳回花廳和陶心荷處,顧老夫人便派人來請回自己的好孫媳。 只要對方能忍著不掀桌,陶心荷自然有千般本事哄人開心。 先夸祖母氣色好,肌膚潤,又說她福氣滿,子孫多,再講一兩個顧凝熙因為臉盲認不出人而鬧的笑話,雖然不痛不癢,卻微妙滿足了老人家幽曲心思。 于是顧凝熙進門便看到一派和樂融融,甚至聽到祖母說:“真是可人疼的,荷娘就是我的開心果,留在府里陪我,不許走了?!?/br> 顧凝熙認真起來:“請祖母安,祭祖諸事順利,荷娘還有那邊一府的事務,怕是抽不開身,待過幾日,我們夫妻一同來侍奉您老人家?!?/br> 眾女眷就此調笑起他離不開媳婦,空氣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息,讓隨后耷拉著臉進來的顧凝然聽著更覺刺耳。 顧凝然偷瞄陶心荷,長得一張普普通通的臉,眉不夠挑,眼不夠大,唇不夠rou,皮子還算嫩滑,身段倒是勾人,不知在房內有什么本事,怎么把顧凝熙糊弄得非她不可呢。 陶心荷感知到了顧凝然的打量,先是以為他一如既往嫌自己樣貌平凡,借此諷刺夫君眼瘸,隨后敏感發現其人視線yin邪,黏在自己身上不動,頓時寒毛倒豎。 她死忍住戳瞎顧凝然雙目的沖動,背轉過身,暗自攥拳。 顧凝熙感覺到娘子驟然緊繃,以為她被取笑惱了,連連向嬸子、嫂子、弟妹、meimei告饒,他又叫不準誰是誰,更惹得哄堂大笑,任誰看了,不說這是和樂大家族。 顧凝然則是突然被自己娘子擰住了耳朵,兩人當著祖母的面吵了起來。 他娘子正要說出偷看弟媳不要臉的話,不知怎地一激靈,掃過顧凝熙夫妻交握的雙手,咽了回去,重找由頭怒罵顧凝然,得到一耳光,氣得顧老夫人厥倒。 午宴自然取消,眾人鳥獸散,老顧府,頹勢已顯。 顧二嬸帶著顧如寧,還有個別有眼力勁兒的,跟著顧凝熙和陶心荷去了新顧府慶賀新春,照樣熱鬧喜慶。 作者有話要說: ①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道,可謂孝矣?!鲎浴墩撜Z?學而?第一》的第十一篇。 意思是要看一個人的品行,首先要看他父親在世時,他的志向是什么,其次要看他在他父親去世之后,他的行為,如果在他父親過世的多年里,他的行為還能夠向他父親在世時一樣符合德行,那他就算做到了孝。 在文中此處,是顧凝熙和陶心荷諷刺顧三叔,在顧丞相去世不滿三年,就要改了親生父親在世時立下的祭祖規矩,所以嚴格來說可以扣“不孝”的帽子。 ②“孝子從治命,不從亂命?!背鲎浴稏|周列國志》,意思就是孝順的人要聽從長輩有理的命令,不能遵從悖謬的命令。 “大仗則走”,原意最早出自《孔子家語》,宋·陸九淵《經德堂記》里是這么提及的:“舜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妻帝二女,不待瞽瞍之命。 ” 意思是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候應抱的態度。 兩句結合起來,在文中,就是陶心荷告訴在場諸人,祖母說對她掌嘴是亂命,她得離開,這樣才是真正孝順,占據了道德高地。 這章掉書袋了,希望沒有太影響到各位天使寶貝的觀感,小作者給大家鞠躬躬。 第22章 在陶府住的幾日沒甚好說,陶心荷本想當個享清福的回門姑奶奶,與夫君玩笑閑鬧一番,不想任何繁雜事務,什么莫七七、八八的。 不過,父親忍痛從研究中抽身對她噓寒問暖,弟弟meimei黏纏著她不放,洪氏簡直拿她當婆婆般孝敬,晨省昏定,事事請示,惹得顧凝熙都笑娘子是從顧府換到陶府來做當家主母。 陶心荷嘴上抱怨幾句,心里卻甘之如飴,她管家得心應手,料理事務爽利分明,臉上笑容都沒少過。 顧凝熙雖然被無意冷落,也為娘子真心喜歡主家理事而動容,不去添亂,空閑無聊了就自己帶著小廝出府轉轉,往往片刻即回。 晴芳知道主子夫妻曾有齟齬,暗自向識書識畫打聽幾句,然后悄悄告訴陶心荷:“他們雙胞胎滑頭,指天誓日說爺沒去莫家。夫人不用記掛在心了?!?/br> 陶心荷領了丫鬟的情,卻批喝她兩句,不許過問主人行蹤。 這是正經人家的處事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