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316節
不是只有女人在出一家進一家時會考慮到孩子。男人也會。會尋思過這么些年了,能忍則忍,還是讓孩子們有個親爹親娘好。 至于哭是咋回事兒呢。 汪氏本以為她如此賠小心就算揭過了,今日為欠嘴在屋里嘀咕那幾句話,也算是腸子都要悔青了,真真是頭一次摸到了怕的邊兒。 能不怕嗎?先不提她有沒有錯,就只說現在全家都要靠著左家和朱興德吃飯,哪里會有人向著她說話。 二弟妹孫氏那把事兒,她還記憶猶新呢。 那時候有個朱興德在幫孫氏才沒被休。 她和孫氏能比嗎。她現在這日子過的好著吶,要是為幾句欠嘴的話丟了這一切,該如何是好。 就在她瘸腿躺在牛車琢磨這些時,朱興昌很是冷靜道:“往后你別釀酒了,我看你只要丟了這活計,才能學會念著別人的好,也才會知曉你有這攤活,不是天經地義,我弟不欠你的?!?/br> 對于一個拿錢當命的人,等于晴天霹靂。 “不行,朱興昌,你是不是瘋啦,你咋變成這樣了呢?!” 朱興德只顧繼續道:“不止別掙那份錢了,你好意思掙,我都不好意思拿。我看你也回娘家一趟吧。你啊,太不把婆家當回事了。正好讓你娘好好教教你,你作為長嫂是這么個德行配不配。也好好嘗嘗在娘家待著的滋味兒?!?/br> 都這樣了,汪氏咋可能不哭。 她現在不怕被朱老爺子和婆母知道了,倒是希望說開了,被祖父和婆母一頓臭罵,怎么也比回娘家的好。 她還希望孩子們聽到她哭聲,知道事情是咋一回事,幫著她一起說說情。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轉 朱老爺子萬萬沒想到,就德子小稻多個閨女這么件事兒,到了他家,竟然能轉變成唱大戲一般。 他很失望,心口堵的難受。 人家有的那種家庭,就比方說左家吧。商量大事情,蓋房、買地、添置鋪子等等,涉及到要花許多銀錢時,都能是一團和氣,有商有量的,都不會紅個臉。 他們老朱家可倒好,大事小事都能自個內訌起來。 他就不明白了,甭管生出的是什么和汪氏之流有個啥關系?那屬于不挨邊的人,自己就能找犄角旮旯罵起來打起來。 一個家能不能興旺,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 老爺子心累:不行的話,徹底分家吧。 朱家伯母正在隔壁喝罵汪氏: “你這是不盼家里消停啊。你非得攪合的他們幾兄弟見面像仇人似的,人腦袋打成狗腦袋才算完? 說的那話,你也不怕遭了雷劈。 你能生出兒子有啥了不起的,你以為是自己的福氣呢,那是我家老大帶給你的。 要不然,就你那狼心狗肺、用多少好東西都捂不熱的黑心肝,到老了你也就是個沒孝子又流離失所的命!” 這位當婆婆的罵的也挺狠,等同于咒罵了。 孫氏和李氏站在旁邊,得知事情起因后,嘴巴像被縫住了似的,連勸都沒想開口勸。 她們倆懂婆婆的擔憂。 可不是嘛,不罵狠一些不行。 以免大嫂那豬腦子,意識不到這種暗下里嘀咕的話,一旦傳出去,被朱興德聽到會是什么下場。 依照著小叔子往日那脾氣,要是聽到咒他無子是老爺子開眼,那不得氣的牙癢癢?非得作的全家跟著一起撈不到好。 沒看往年小叔子當二流子時,誰敢說小稻或是甜水一句壞話,那都不帶讓的,朱興德那是個極其護短的人。和朱家另外三兄弟可不一樣。 孫氏越聽越心煩,光互相罵來罵去有什么用。 累了一天都要睡覺了,她還要爬起來,拉這種簡直不知道該咋形容的架。簡直是鬧劇。 李氏是心想: 她恨不得親自捆了大嫂送去左家,任由小叔子和弟妹打殺算了。 她得知事情經過比誰都恨汪氏。 因為要是由于汪氏最后牽連一家子,惹的小叔子夫妻倆也煩了她們,那她惦記想給老三來年升職就會泡湯。她一文錢不舍得花,辛辛苦苦干活攢出來的福牌又是圖個啥。她好好的要去下奶,全被這顆老鼠屎攪合了。 此時,兩位弟媳婦不止瞪視大嫂,連著大伯哥朱興昌也剜了幾眼。 朱興昌通過弟妹們的眼神,頭一次意識到,他一個做哥哥的,在這個家里并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他卻不賴弟弟和弟妹們。 當大哥的想要讓下面服眾,你得為人處事做到那里,再瞧瞧他這些年窩窩囊囊的都干了些啥,連媳婦都沒有約束好。 朱興昌在屋里實在待不下去了,掀開門簾蹲在院落里透透風。 他也是趕車忙一天了,算上走,已經離家三日。 到家沒有見到媳婦熱飯熱菜,還要處理媳婦口舌是非的破事兒。 就在這時,朱老爺子走到他身邊站下。 朱興昌沒抬頭,卻用很愧疚的語氣說道:“爺,以前我糊里糊涂時,那日子倒是能對付過?,F在咋有點兒要過不下去了呢?!?/br> 朱老爺子嘆息一聲:“看在孩子們的面上,再狠管她一次?!?/br> “爺,我是真心累。雖說這次事傳不到德子那里,還不至于會壞了俺們兄弟間的感情。但是我一想到汪氏說話不過個腦子,為人處事總和那好樣的人差股勁兒,我就累得慌。她不是十歲八歲,腦子里想的那一套早就定了型,我還能管好她嗎?總不能一件件教吧?” 朱興昌說完,也沒用他爺勸,頓了下,又喃喃補了句: “就看在我以前也不咋地,這才沒有約束好她,再試一次,就試一次?!?/br> 朱老爺子聞言,稍稍有些欣慰,長孫還知道要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沒再問你想怎么個管法。 老大是三十多歲的人了,最近半年出去見識過世面,比以前腦筋清楚多了。不再是那副混日子的樣子。 再著一般管兒媳婦這種事情,也應該由婆婆出手。 有朱家伯母在,女人之間說話會更方便,無需他找來談話,那汪氏自是會被教訓。 朱老爺子另起話題。 這一代就這樣了,下一代可別再這樣。 他說道: “不止你,爺也有錯。 你爺我只念過二年書,現在看來真不如那會讀書的會教孩子。 以前我還不懂,怎么多口舌還在休妻里。 畢竟咱這鄉下地方,好些個婆子嘴都利,少見那種不會打嘴仗的??傆X得婦人要是太老實,倒容易在村里和人打交道吃虧。 今日活到這把年紀,似是才將將明白。 圣言就是圣言啊,也很是后悔,在給你們選媳婦時沒考慮到這點。除了你四弟,那是他自己選的媳婦,其他人我都沒想到這個口舌是非。 現在看來,像你媳婦這樣的,她就屬于多嘴還滿不在乎的,真容易讓家散吶。 先是兄弟之間,將來或許還有你的子女。 一個婦人,她真能攪合三代家宅不寧?!?/br> 朱老爺子拍了拍朱興昌的肩膀,又繼續道:“現在提這個,就是希望老大你心中要有譜,下下狠心吧,還真不能將這件事當作小事兒。盡快給管好了吧,將來我那兩個曾孫日子也能過的順溜?!?/br> 朱老爺子想的比較遠,他還能活幾年? 怕不多囑咐幾句是不行的。 要不然就汪氏那樣的性情,將來做了人家婆婆,容易接著和兒媳婦攪合的翻天覆地。 到時,全耗在內訌上了。 你說這一天為填飽肚子,生活已經夠不容易的?;丶以贁喙偎?,那日子過的還有啥意思。 朱興昌仰頭看向祖父,眼睛越睜越大。 他之前只尋思到自己過的沒滋沒味。 此時聽完祖父這一番話,才意識到還是想窄吧了。 啥叫真疼兒子? 他不將汪氏修理好了,才叫作他這個做老子的對不起兒子。 “娘,不用和她廢話了,讓她麻溜回娘家!”朱興昌道。 …… 汪氏到底被送回娘家了,還是崴著腳帶傷離開的。 汪家岳父比較老實,問道:“咋的了這是?!?/br> 朱興昌本想一聲不吭,見到是老實岳父開門才拉著臉說:“回頭問問你閨女吧,可能耐了,罵小叔子罵小姑子,俺們家人捂不熱她,你們自己捂吧?!闭f完就甩鞭子駕車走了。 朱老大一副真要休妻的姿態,做的那叫一個足足的。 別說汪家人被嚇了一大跳,連著朱家伯母和孫氏、李氏都有些含糊了,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又一琢磨,甭管真假,先將汪氏一次性嚇破膽兒總是好事,這樣汪氏往后說話做事能有個顧忌。 以免越來越好的日子,汪氏將來再干出什么虎了吧唧的事兒。 汪老娘聽完來龍去脈,氣的不行: “長孫是從你肚里出來的,他們老朱家人心咋那么狠哪。又不是什么大事,說送就給送回來。 這是日子過好了,現在開始嫌棄你了。 我早就說你婆家不行吧,那叫羊rou永遠貼不到狗rou身上,到了真章還得指望娘家人,你還不拉拔你娘家兄弟,你個虎玩意兒。 再者說,你以前不比這次能作?那時候咋不給你送回娘家來?你想想這里面的事兒,說破大天就是有錢了嫌棄糟糠?!?/br> 想起朱興德以及十里八村現在很有名的左家人,汪老娘又嫉妒道: “你那能耐小叔子不是沒聽見你背后罵的話? 沒聽見就相等于啥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