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217節
新任知縣都走出十幾步了,左里正的小孫兒才反應過來。 他有名字了,知縣大人賞的。 賞名說明要留下他啦。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睒分癖韧8摰呐苌锨?,跟在他主子后面大人長大人短的,嘴甜的膩歪人。 連左里正的兒子都被賜名了,這就說明有些人到了,有些人也該走了。 一車車奴仆、家丁抵達縣衙。 白玉蘭和左小麥肩膀挎著包袱。娘倆對視一眼笑了笑,任務完成。 白玉蘭心想:以前從不敢想,她一個鄉下婦人有一天能給知縣大人做飯,大人吃的還可好了。一頓三碗飯。 回頭到了村里閑下來,她可有聊的,要好好告訴村里的那些婦人,咱們永甸縣的新知縣為人好、除了愛換衣裳被褥再沒別的毛病,已確定就是京城人,綢緞衣裳就足足有兩柜子。知縣大人年紀輕且長相俊。 嗯,以前她只敢在夢里想想,直接做知縣大人的岳母,沒想到小女婿那里八字還沒一撇,她就已經住過知縣大人的后院廂房。 可見,新知縣大人從沒將她們娘倆當作仆人,幫忙就是幫忙的。 她們敬重新知縣的同時,新知縣對待她們也沒什么官架子,想必將來一定會是老百姓的好官。 永甸縣的蒼天終于亮堂了些。 白玉蘭和小麥要離開縣衙后院,左撇子在前衙也感嘆了起來。 沒錯,他也要走了。 左撇子萬萬想不到,他竟然能有一天來回穿梭官衙牢房。 他現在都能回村顯擺,他知曉哪個牢間條件好有窗戶,蹲進哪個牢間里條件刻苦,還有哪些刑具都是怎么用的,有能給手指頭夾成斷指的,還有板子帶木刺能給人拍的屁股稀巴爛。 總之,這地方,老百姓上門敲鼓都要挨打,他卻如履平地,而官衙里的那些刑具,他就是用不著。要是能用到,他都能自制。 真是開了眼界。 …… 新任知縣和朱興德對話如下: “其實你岳母和你妹子是可以留下的?!?/br> 朱興德笑著回絕了,聽話聽音,知道大人心里是念著咱家人這些日事無巨細的照顧,這就可以了。 “謝謝大人,家里有病人、有老人、有三歲的小孩子,還有大著肚子的,屬下的小妹夫還要接著科舉,也需要人照料。另外,家里還要釀酒,更是離不得人?!?/br> 明明離不得人,卻舉家出動來了。 “你家還釀酒?” “是的,大人?!比缓笾炫d德就不說了,都不帶多介紹的。 “回頭送來兩壇?!?/br> 至于想留下白玉蘭和左小麥繼續做飯的事情,新任知縣也就沒再說什么。 更沒提出給賞錢。 感覺上很摳門。 可朱興德心里卻很高興,繼續聽知縣大人對重刑犯接下來的安排。 朱興德高興于沒給賞錢,這說明沒拿咱家人當上不得臺面的下人。 有時候給銀錢,算的清清楚楚才是不好的結果。 而咱家,一個泥腿子家庭,并不想和知縣大人算的太清楚。 咱們“不明不白”才好呢。 朱興德更高興于知縣大人那句送兩壇酒,聽聽,是送。不是買。 可通過接觸,大人是那種會占老百姓便宜的人嗎?不是。 聽左里正的孫兒還有岳母和小麥都說過,知縣大人生活很講究,襪子都是咱家不舍得買的緞布,那一看就是不差錢的人。 那么,這說明啥? 大人不是為占便宜貪咱家的酒。 而只要送來,大人就不會白喝。 不白喝又不給錢,只能說明會給介紹大客戶,甚至想美一點兒,大人心中已經決定會在別的方面補償他家,連著他岳父岳母小姨子這些日的幫忙都算進去。 朱興德心想:你看,這就是講究人,連著賞咱,都帶著深沉。 深沉好啊。 他稀罕這份體面的深沉。自己也該學學這一套。 在這日,左撇子他們回家、新任知縣的小廝家丁、護衛們來了后,縣衙又發生一件大事兒。 官大一級壓死人。 府城來了傳令官,命新任知縣兩日后升堂審案。 到時府城會來三名官員陪同一起審理。不過,主審還是新任知縣。 畢竟不換地方,在永甸縣。 給新任知縣氣著了。 這一看就是府城那里有人不干凈,害怕了,恨不得馬上斬了梁主簿以絕后患。 又知曉他的背景,知曉消息能傳去京城,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出此下策,在京城那面還沒來得及回話時,寧可冒著先斬后奏最后被京城問責的危險,也不想鬧大。 欺負他是年輕人,猜不透那些老家伙的心思? 總之,就是命令他盡快升堂,都不提審了,原地審理。瞧瞧這份心急勁兒。 新任知縣對朱興德說:好啊,那就成全他們的臉面,升堂,就審你家那件事兒,你家誰? 新知縣還沒有發完脾氣呢,朱興德就懂了。 所以朱興德立馬說進了新知縣的心坎里,當即表態道: 那就先審他家的案子,不審征徭役和鐵礦事宜。 而他家作為原告,自然是他小妹夫出馬。 他小妹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一定會一個頂八個。 為啥這么說呢,大人不必憂慮,他敢保證,只要有他小妹夫在,那些律例都能被小妹夫背出花兒來,準保能做到只審他家的偷盜案、在青城山下蓄意殺人就要大人審個三天。 這話說的明白,倆人心知肚明,上有命令,下有對策,打算要玩拖字訣。 你府城不是著急嗎?那也要一樣樣審吧。 這一拖一審,京城那面的消息就來了。到時候就不是你府城想壓就能壓住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學霸少年登場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兩日后,震動一方的“梁賊人”案件,在永甸縣縣衙升堂審案。 “威武?!?/br> 兩旁的衙役高舉“肅靜”和“回避”的牌匾,傳遞衙門的權威性。 此次主審官永甸縣新任知縣大人,第一次正式在百姓們面前露面。 新任知縣的前面,還有兩名府城特派官員。 由于官階高,這兩位走在新任知縣的前方。 三名官員伴著高喊的“威武”和水火棍敲打地面的聲音中出現。 新任知縣端坐在公堂之上。 衙門外的街道上,百姓圍堵的里三層外三層。 他們都想聽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畢竟以前梁主簿給百姓的印象還行。 尤其是住在縣里的百姓,對梁主簿印象不錯。 傳聞曾經有百姓撞到梁主簿的轎子上,梁主簿攔住家丁不讓追究。 就是這么一位官員,且是盤踞在永甸縣十年以上之久,老永甸縣人啦,比起之前的兩任知縣資格都老,據說在縣衙很是有地位,這咋換了新知縣到任,說進就進去了? 而讓百姓更看重案情的,不止梁主簿本身在永甸縣的特殊地位,還有青城山下被野獸禍害死的十幾人,據稱今日也會一并審理。 因著這兩點,他們就想看看那日在縣衙門口那么大陣仗,梁主簿到底是不是猶如那位舉起血書的老漢所說,偷盜、傷人、傷及無辜、雇人蓄意謀殺。 那日的陣仗,在縣城居住的百姓可是歷歷在目。 別看這兩天縣衙門口進進出出好似消停了,那天的境況可是恨嚇人的。 今日到場的還有永甸縣下面各鎮、各村的管理者。 這是命令,必須要來,升堂審案,以示警戒。 連悠閑花錢買名的所謂員外們,都趕著牛車馬車在兩日內趕到。 這個隊伍站的位置比普通百姓要離公堂更近一些。 而這個隊伍里,有一支里正小分隊正在開小差。 朱興德帶刀,手把著刀柄,穿著一身捕頭新衣、戴帽、黑官靴,和牢頭并排站在外面,他們倆負責今日的保衛工作。 但實際上,牢頭其實并沒怎么管事兒。 主要是他調動不起來下面的人手和知縣大人的護衛。 明眼人也就能看出來,在升堂前外面的一切秩序都是在聽朱興德的指揮,無論有什么大事小情,各個小管事和分管衙役官差的小頭頭,總會時不時的先跑到朱興德這里耳語。 朱興德這邊偶爾會和來請示的低語吩咐幾句,有時也會不回話,他會轉身尋到縣尉大人請示。 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