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124節
羅婆子給那家大兒媳要說哭了,本來就心焦惦記想回娘家。只是婆婆不讓。 羅婆子將包袱一遞:“快回去看看吧,看的時候順便幫我去趟老朱家?!?/br> 多缺德。 你都說她人緣不好。 她兒子是榜首,還是那么仁義低調個人,見誰都大爺大娘的叫,她這做娘的在村里這么些年卻沒混出個好口碑,完全和她利己主義有關。 羅婆子尋思,她要是親自去朱家,回頭還要麻煩那面的人送,太折騰咱家人。她攪合別人去杏林村更方便。 …… 朱家。 羅峻熙疑惑地望著從青柳村來的兩口子:“我娘只給我大姐夫捎口信兒,說家里全忙完了讓放心,就沒有什么話要捎給我嗎?” “沒有?!?/br> 羅峻熙:“……” 這面才說完話,一輛風塵仆仆,板子被澆透透的騾車進村了。 朱家伯母一把推開自家大門,當即愣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離 一院子的人,正在干活。 下大雨了,坐家里啥也干不了,閑在家聽雨聲還鬧心。 村里人為感謝朱家大德子死乞白賴勸說收地才讓許多家減少損失,好些家的壯小伙,聽說朱興德正在家里忙乎,主動頂雨跑到朱家幫忙。 朱興德正帶領大家,在雨中做玉米樓子。 打算效仿羅家。 羅家的玉米樓子,是羅峻熙去地主同窗家吟詩作對看回來的。 回頭忙里偷閑,給他娘畫了張圖紙。 凡是兒子出手的,羅婆子都當寶貝一樣很是重視,就找人給做了出來,給自家做了一個小型的玉米樓。 然后朱興德去羅家干活瞧見后,他也跟著效仿。 這兩天收完地,不耽擱晾曬,朱興德就沒有一刻閑著的時候,從早忙到晚就為忙乎這個。 這不嘛,老朱家院子一側已經矗立起一棟大玉米樓。 不夠用,油布棚子遮雨,下面還堆放著許多沒扒皮的苞米。 玉米沒曬透,下大雨簡單先堆放在那里。 想著等回頭不下雨了,扒掉苞米葉子再曬一曬,打算再蓋一棟玉米樓用作存放。 而所謂玉米樓,屬于凌空糧倉,建在院子里房后這都可以。你要是不怕偷,建在院落外面大道上都行。離地面大約一米左右高度懸在半空中,狀似小樓。 且構造也極為簡單。 用幾根粗壯的柱子挖坑埋在地下,懸空處用木板鋪好底,橫木分上下綁成架子,四周再用高粱桿、木棍、木板這都行給架起來,非常通風。 正面留出個小門用來取玉米,莊稼漢看一眼基本上就會做。 大冬天的,玉米扔在玉米樓里不占倉房地方,更不用著急脫粒,凍苞米凍苞米,不怕凍,照樣吃。 據說,這么辦,苞米存放的時間還長呢,像大地主家這樣的玉米樓最少十多個。 朱興德干活心思細,蓋樓用的秸稈全是高粱的或是向日葵的秸稈,屬于植物秸稈,環保又能延長苞米保質期。 當然了,朱興德不懂啥叫保質期,就聽小妹夫說,用那個好。他就沒怕麻煩,一點一點的將秸稈編上。懸空的底板以及四周架子還給抹了耗子藥。 另外,朱興德又給玉米樓最上面做了個棚子,像蓋草房一樣帶個蓋子。草房都不怕被雨雪澆,可想而知那蓋子很是耐用。比羅家上面的蓋子還大。這不是想著能遮雨遮雪?以免漏雨讓玉米發潮變霉。 此時,金燦燦的苞米堆在玉米樓里,那一看就是曬的干透透的。 而沒干透的,全堆放在用油布搭的兩個帳篷下面。 院里一堆漢子在頂雨干活。 邊干活邊嚷嚷,“德哥,你可別花銀錢買木頭,咱鄉下人怎能花錢買那個。我家里存啦,本來是留著給我成親蓋房用,我給你要去?!?/br> 還有人喊道:“要是不夠,我家也有。咱幾個去幫忙扛,沒聽說過木頭樁子還要花銀錢的?!?/br> 朱興德順臉往下淌水,抹把臉上雨水笑道:“那行,記賬,回頭我再弄來木頭還給你家?!?/br> 這兩天總是這樣。 朱興德缺啥少啥,和村里人一說,村里人就給張羅。 就打比方說草木灰吧,朱興德說想要許多草木灰有用處,大娘們就開始你給一簸箕,她給拎來一桶的。 全仰仗這場大雨。 大雨來臨,村里正還有年紀大的長輩立馬就將話傳出去,說是朱家大德子讓大家收糧的,要記得些人家的好。那是個仁義孩子。 糧食相等于莊稼戶的命根子,家家看重,大伙能不感恩嗎? 可以說,眼下,朱興德已然成為村里年輕人中、人緣最好的那個。 朱家伯母推開大門那一瞬,愣就愣在看到這一副熱火朝天的畫面。 她以為家里忙不過來,她們都沒趕回來,家里快要愁死了呢。 朱家伯母眼神一掃,又看到那稀奇古怪卻格外別致的玉米樓。 里面裝的滿滿登登,另兩個帳篷下還堆放那么多,這一看就能猜到,只朱興德八畝地是收不上來那么多的,這是給她們大房的全收啦? 還有房檐下掛的紅彤彤高粱穗。 朱興德八畝地里沒有高粱,可想而知是大房的高粱。 朱興德的老丈人還坐在堂屋門口,面前擺放好些麻袋,正帶著侄媳還有她的兒媳們挑黃豆。 朱家伯母回來前,至多至多敢想象侄兒幫她們大房搶收一半莊稼。 只一半,她就覺得很了不得,會很感激的。會覺得到關鍵時刻還得是姓朱的,一個姓、一家人。 卻沒想到比她想象中的還仁義,還…… 左撇子最先看到朱家伯母的。 外面下雨,院落又大,推門進來出去的不注意真聽不見。 左撇子將手里的黃豆扔旁邊空袋子里,急忙喊在房頭這面蓋玉米樓的大姑爺:“德子?你伯娘他們回來了?!?/br> 朱興德穿著蓑衣,這才扭頭看過去。 隔著雨幕,回眸看向大房的幾人。 一撘眼,看大房幾人的慘樣差些:“……” “回來啦,咋造成這樣?” 朱興德就納悶了,錢帶著,這么多人陪著,啥活不用干,騾車給這幾人使著,這幾人卻造的像一路要飯回來的,不知道的以為是逃荒的。 朱興昌懷里抱著摻著黑泥濕乎乎的白面和玉米面,這都是翻車后又撿回來的。 頭上包的傷布像沾了屎似的,一塊黃、一塊紅。 朱老二背著呱呱濕透直滴答水的棉被,一只腳上有鞋,一只腳上沒鞋。 朱老三干脆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終于到家了。 他一路心情百轉千回,還全是關于朱興德。 此時真的見到堂弟,朱老三坐在大門處的門檻上,忽然帶著哭音道:“老弟,俺們回來了?!?/br> 朱家伯母造的更是狼狽。濕噠噠的衣裳快趕上房檐下滴答雨水的速度了,一張嘴說話還漏風。 朱家伯母梗在嗓子眼,想說的話有許多,最終又不知道該說什么,只眼里帶淚,憋出一句:“爹子?!?/br> 左撇子:啥? 他是不是下雨沒聽清?怎么聽到大姑爺那伯娘叫大姑爺爹呢。 朱興德也微微皺眉,不是陪著進城看???怎么還把門牙給陪丟了。 朱老三一句話道進幾日來的心酸,帶著哭音兒說道:“門牙丟了算啥啊,我們都差些丟了,差點兒回不來家?!?/br> …… 當著村里這么多幫忙干活人的面前,朱興德還不能說什么。 只讓,那趕緊進來吧,下著雨還杵在大門口傻愣著干啥。 這些丟人現眼的,還不趕快進屋,哭也進屋哭去,沒發現大家在瞅你們? “大哥去和爺打聲招呼,讓他看看你,惦記好幾天了?!?/br> 朱興昌立馬彎腰對堂弟:“噯噯?!碧_就要去祖父那屋。 朱興德提醒:“把那臉洗洗的,傷布重新包包,換身衣裳再去?!?/br> 就這模樣進去給祖父嚇著呢。 這可真是一句不提醒都不行。 朱興德一個命令,朱家大房幾人就聽一句。 看到村里來幫忙的人在瞅他們,幾人僵著臉訕笑下才進屋。 朱興德沒去聽大房幾人和祖父匯報些啥,對大伙說,“你們先干著?!闭f完疾步走向騾子。 “胖騾啊,拉他們幾個累壞了吧,對不住,再趕明也不讓你拉他們了?!敝炫d德一邊小聲絮絮叨叨的哄騾子,一邊和老丈人一起卸車,又跑到灶房貓腰給胖騾掂掇吃的。 親手給拌食。 左撇子說他來弄就成,朱興德卻不同意。 看的左撇子直咧嘴,心想:大姑爺對甜水都不如對胖騾。想必甜水都沒吃過她爹給做的飯。 朱家祖父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