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難嫁 第127節
82. 解決2 共贏 盡忠? 尚不需如此。 徐知安一手將老通判按在座上, 然后開口:“本官雖新到任,已然知曉此事原由,只眼下, 卻不是爭問由頭與禍首的時候, 蜀王府與各寨恩怨由來已久,非是殺幾個人就能平息的,怨怨相報, 只怕仇怨結的更深。若起事端,蜀王府是皇親,而諸寨則是亂民, 督軍府必不會坐視不理, 必然要出兵平亂……南浦百族寨民加起來不足兩萬, 且有多半是老幼弱婦, 滿打滿算,五千壯卒而已。首領能逞一時之勇,鐵心要一洗前恥, 那我們不能再勸了, 畢竟,有時尊嚴重愈性命。只我想問一句, 若這四五千壯卒戰死之后, 遺留下來的老弱婦孺要如何安置?難道要她們受你們之連累,冠上亂賊的名號, 無處躲身, 流離失所,或被人發賣后受奴役折磨么?你們既要犧牲掉整個族民只為一時的利害,無視老弱婦孺的性命,隨她們生死由命, 那么,本官無話可說,你等即可出兵?!?/br> 頭人們聽了又是一怔,臉色更不好看了,其中一個頭插野雉彩羽的頭人憤而怒道:“難不成,我們的族人就白死了噻?漢人心腸太黑,嘴一開,就想讓我們吃了這個大虧,你們都是一伙嗦的,口里說的比天上的云彩還漂亮,逼害起人來,比那山里的野豬還狠毒,都是一條黑水溝里流出來的水,心臟的很噻!” 徐知安很鎮定說:“隨你怎么想,不過我說的事,你們心里都清楚后果,無所謂逼害與否,只是告知你們一個結果罷了。自來一個巴掌拍不響,蜀王府貪婪,你們的行事也未必不見蠻橫,地上躺的那些人,除過你們的族人,也有王府的府兵,各自都有傷亡,鹽井依然在你們的寨子里,還不趁勢收手,難道真要造成滅族之勢才肯罷手不成?真到那時,依你們對蜀王的了解,他肯不肯就此罷手?事情已然發生了,你們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撫逝者家人,再想法子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靜穩健的壯大自身的實力,而不是,輕易的亂起干戈,引來更大的禍事。你們心里不存朝廷,然在朝廷眾官員心里,百族化外之民,依然是我朝子民,輕易動刀兵,于我等而言,便是同室cao戈之舉,其悲痛之情,無法言表。我們來此,自是為了平息事態,然未必不存拯救保全你等之心,還望首領們細想一番才好?!?/br> 理么,能說通當然好,再說不通,只能嘆一聲無可奈何,嗚呼哀哉了。 最年長的一位頭人看向眾位頭人與土司,他們互相隱晦的點了點頭,事態自然是這么個事態,只是人手己聚齊,號令也下了,若不下山,他們的威望就要掃地,而下了山,定是要丟了性命的。 騎虎難下了。 當然他們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只覺事情棘手,打也不成,散也不成,可要怎么辦呢? 聚起的人絕不能沒理由的散了,這一散,人心必散,日后再聚集可要千難萬難了。 這事,要咋個辦噻? 這位年輕的漢官是一州知州,他既說山民都是朝廷子民,那么,這事就該他來處置。 于是帳里的一眾人齊齊將目光轉向他。 想個法子唄? 徐知安正了正衣冠,法子么,還真有……不過就是,損了些。 畢竟,蜀王豪富甲天下么。 …… 老吏的消息總比別人快些,他說山民們大修山道時,徐家幾口人剛買了二畝水田,田里割過水稻之后,水還沒干,許多半大孩子都赤著腳板提著竹籠在泥田里兜小魚,泥漿又凍又冰,孩子們的腿都冰的赤紅,籠里小魚兒的量,估計只能煮一大碗魚湯。 水田都是連在一起的,這塊五分那塊七分,二畝的水田,分做了四份,與其他人家的田一起,擠滿了整座山谷,泉水自山縫中流下來,聚成溪,又被人們用山石擋住,聚成小湖,制了泄閘,灌溉著山谷兩百多畝的農田。 夏季因為搶水,田農們常常起爭端,后來不知是哪一任的農田司吏教田農們砌了分流渠閘,一條渠下來,到處可見石閘,放石閘的水渠有粗有細有高有低,渠水跟著不閘口的大小,流進了相應的農田里,自那以后,田農們只需疏通渠中的山石草木即可,再沒起過爭端。 山里田地珍貴,水田尤其珍貴,因為能種稻米和糯米,雖產出有限,不過因著米價高漲,能用產出的稻米交稅。若種個三五畝水稻,繳納過糧稅人頭稅等后還能留存一部分,留下種子,將余下的稻米和外來的商家換了糙糧,這些糙糧足夠一家子吃上大半年了。 這年頭,也不敢求飽,只囫圇著活,別餓死就算幸事了。 若是哪家有個大半年的存糧,便是果然富足的人家了。 家里的水田,等閑是不會租賃或賣掉的,除非,有了不得已的原因。 原地主家里是給人做棺材的,上山砍木頭時,出了意外,亡故了,家里妻兒守不住田產,索性賣了。許多人家嫌她家晦氣,又舍不下那兩畝田,就欺孤兒寡母無依無勢,將買銀壓的極低,逼著人家賣田。 玲瓏說要買幾畝地,不拘水田旱田,老吏聽說后,就說了這么個巧宗兒,又怕玲瓏也嫌晦氣,事先多擺明了幾句,玲瓏倒不嫌棄,也不避諱,老吏就幫忙將地買下了。 那孤兒寡母原是老吏的遠房親戚,這事一成,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人再不敢鬧了。 田里有小魚兒泥鰍,周圍的孩子們嘴饞,也會了找些填肚子的吃食,日日在山谷的水田里摸索,一遍兩遍三遍……摸索的次數多了,田里的泥鰍小魚兒也越發少了,半天也摸不出兩條來,這些孩子依然不放棄,蹚過一塊田又一塊田,直到細瘦青黑的小腿凍的青白。 老吏說,山民們正在修山道,大幾千的人,鑿巖石做鋪路的石板,再沿著山壁鑿路,林子里不好修路,山民們就扛著山石一塊塊的鋪開當做路。這活兒辛苦,不過聽說蜀王府在源源不斷的往那邊運糧,辛苦歸辛苦,山民們好歹能吃飽飯。 只是讓人不解的是,一慣又貪又扣的蜀王會給山民們送糧食?怕不是日頭朝西山升出來了吧?可惜一到冬天,就見不到大日頭了,沒辦法看清這日頭是不是從西山升起來的。 83. 解決3 損招兒 日頭自是沒從西面升起。 徐知安抽空回來了一趟, 雖說老吏已差人給他送了信告知他的親眷已經來了,但回來時在大門上看見徐郎君,那種高興歡喜之情, 仍是溢于言表。 在父母面前, 老沉持重的徐大人,高興的像個孩子,眉眼都開闊了。 然后回了衙, 寫了些東西差人送至各處后,理了理已經臟的不能看的衣裳,往后面走。 天總是陰的, 又冷, 玲瓏為了不使自己生病, 每日都會跟著隨娘子打拳, 學了兩年的拳法,如今已打的像模像樣了,隨娘子說她是尋到了門道, 還是要多練才好。 然后, 但凡空了閑,她就行幾趟拳, 不出汗最好, 使身體暖和了就行。 徐知安進院里時,玲瓏正將拳行至半路, 一見門口多了個胡子拉碴的年輕男子, 頓時呼了一聲,三兩步就躍了過來,腳上一發力,直直向他撲去—— “阿兄!” 徐知安雙手擒著她的腰, 不讓她撲在自己身上,免得身上的泥漿污了她的衣裳,又見她身上熱氣騰騰,可惜面上曬后還沒捂回來,像個活力四射的糙米團子。 讓人想揉幾把。 不過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按捺下心中的念想,笑著問她:“許久不見,可都好?” “好呢,都好?!?/br> 徐知安放開她,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那便好,等天再暖和些,我帶你上山看看?!?/br> 又朝玲瓏身后喚了聲:“阿娘?!?/br> 玲瓏轉身,見婆婆在院里含笑看著她倆,便不好意思的退開一步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