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難嫁 第79節
行吧,這些事不必她cao心了,她只cao心夫子的事就好。 家里空屋子還有幾間,要收拾出來兩間給夫子住,還得收拾出來一間雅室,這兩人多少有些矯情,在冀中時顧忌著鄒氏不敢太作,但在玲瓏跟前,真是想怎么作就怎么作,給她倆弄個雅室,由她們作去。 橫豎顧母是制轄不住這兩人的,不過憑玲瓏對這兩人的了解,她們許是不屑同顧母計較的。 若要住的安穩舒適,就得將楊氏調|教出來,不求別的,只教楊氏有二娘子七分能耐就是,應該不難……吧? 于是在許夫子高夫子來之前,玲瓏先給楊氏做了幾天心理準備,結果反將楊氏弄的更忐忑非常。 玲瓏:……唉,弄巧成拙了。 46. 暴富 大豐收 許夫子高夫子兩人是跟維棦來的, 維檢維梓兩個游學去了,維棦的課業還未學完,要回來繼續學, 學完才能去游學。正巧兩個夫子辭顧大伯家要往蘇北來, 就跟著維棦一起來了。 來了見了顧母并楊氏后,果然是一臉的一言難盡,但在顧家的屋檐下, 她們便口里留情,什么都不說了。 顧母是鄉紳出身,這兩人卻是真正的高門府第出身, 教養上本就差了一大截, 看不上顧母的行事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如今兩人已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境地, 倒是去了身上的高傲與目中無人, 很會俯就一些她們不入眼的人事。 再有萬般清高,又不能真只靠食花飲露的活著,人情世故她們還是懂的, 也有忍性, 初初不習慣兩日,然后就安之若素了。 許夫子說:“世上愚人千千萬, 若真個與她們計較, 索性不用活著了。她們且過她們的,我們過我們的, 兩下相安才是?!?/br> 倒不是說顧母愚蠢, 而是說兩者之間活著的道理不同,思想上有鴻溝,且不能溝通。 當然也有排擠顧母之意。 顧母只知玲瓏有兩個夫子,卻不知這兩人身份與遭遇, 待了解了兩個夫子的身份后,就有了幾份不高興,怕這兩人帶累了玲瓏。這是個簡單的婦人,心里不高興,面上就帶了嫌棄,又不能將人攆了,神情那叫一個不自在。 過后又埋怨玲瓏瞞了她。 玲瓏可冤枉,她是以為父親曾與母親說過夫子的事的,誰知他竟沒說。顧父也以為玲瓏與母親說過此事,原來竟沒有,兩下里的自以為是,倒將顧母瞞了個嚴實。 這不,就有些受不了。 兩個夫子還好,她們曾在京中遇到的事可比顧家惡劣的多,被人扔臭菜石頭且是小事,更有甚者責罵她們為什么不去死?死了,就干凈了。 可她們憑什么去死呢?天地不因她們死去而清,也不因她們活著而濁,她們憑什么要因為別人的罪過與閑言碎語去死? 不僅不能去死,且要好好活著。 顧母的這點兒嫌棄與忌憚,什么都不是,不過看了一樣讓人不太舒服就是了,于是才說了那樣的話。 楊氏在夫子面前甚是戰戰兢兢,恭謹到小心翼翼的地步。 高夫子的確很嚴肅,不茍言笑,站著就能看見一層威嚴,不怪楊氏怕她,冀中幾個小娘子都畏她。 楊氏見了高夫子,腿都是軟的,然后因懼畏夫子,學的格外認真,兩個時辰的課一畢,楊氏小心行了告退禮,勉強輕步挪到門口,然后一溜的小碎步逃回自己院里,可快。 高夫子:…… 許夫子:“哈哈哈,這孩子才是真正的動如脫兔了?!?/br> 茹婉的禮儀沒問題,高夫子問過幾個問題,見她都能答上來,就不管她了,讓她和許夫子學些可以自愉養性的雅藝。 琴棋書畫詩酒茶花,茹婉也學了做畫與插花,許夫子教她畫花鳥,她偏愛畫仕女,還喜歡畫仕女穿的衣裳及頭上的頭花發釵。 許夫子看她畫的身姿窈窕嫵媚動人的仕女,暗嘆一口氣,行吧,好歹有天賦,畫仕女就畫仕女吧。 這且不算完呢,她是極愛美的人,畫了仕女后,就要親手縫制一套仕女身上穿的衣服,做了花釵,去磨楊氏,讓楊氏穿起來給她看。 鬧的楊氏見了她就躲。 許夫子又嘆:……果然顧家小娘子都是有些怪僻的。 這些天,玲瓏雖也在家,卻是忙的不可開交。院里的玉米土豆要收,外面的莊稼也要收,且因著府尹的大動作,許多人家都打發人在田邊等著開收,然后買種子。 七畝地的玉米,掰了一大堆棒子,扯過皮后,黃黃白白的堆在一起還怪好看,關健是產量不低,一畝田只稱棒子,將近一千五百斤,拋過玉米芯,也該有個六七百斤,這產量,能抵三畝麥田的產出。 唯一不確定的是,這東西真的能吃么? 李大叔得了玲瓏的吩咐,現搓了半盆玉米粒,放舂上舂去外皮,就地燒了一口鍋,半盆玉米粒兩盆水,煮了半個時辰,然后讓人品嘗。 煮的時候,眾人就聞到一股不同與麥香的香氣,很吸引人,真正品嘗的時候,就有些失望,香氣仍在,但玉米飯的口感太粗糙了,噎嗓子。不過,普通人家應該是喜歡吃的,到底是糧食,盡管不好下咽,肯定比米糠麥糠好吃。 李大叔木然聽著許多人的評價,這些都是眾府上的管事,每天細糧精米的吃著,偶爾嘗一頓糙食肯定是咽不下去的。若將這玉米飯分給半饑不飽的老農吃,定是覺的無比美味。餓到肚子都快縮沒的時候,哪個會管這玉米飯糙不糙噎不噎嗓子,能有口吃的就是天地菩薩了。 但這只是個小意外,還有更麻煩的呢。 糧種沒地方存放。 若撂在地里,沒幾日就該被人偷完了,再說這地方雨多天暖,一場雨水過后,糧種發了芽,就算毀了,豈不糟蹋? 李大叔叫自家小子回家來問玲瓏,這糧種是運回家里還是要就地賣了。放回家的話,就得雇人在后院子編一個糧倉…… 玲瓏果斷說:“就地買了吧,一個棒子二十文錢,讓你爹帶人數棒子賣吧?!?/br> “……二、二十文?”這么貴? “若賤賣了,誰還將它看的重要呢?” 李家小子是不懂這里面的道理的,只他爹叮囑過他,別問原因,只管聽姑娘吩咐就是,他便帶了這個口訊去地里找他爹。 李大叔得了信,也是驚了一回,他是不識大數的粗人,就是用粗笨的法子數時,一畝地少說也得有兩三千棒子,這么算,這地的賺頭可大了,若七畝地的棒子全賣了,那得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