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在他心里,她應該永遠都是一個小公主,她不該吃苦,她的美夢都應該成真。 如果不能,那么他拼盡全力也會幫她實現。 - 周一一早,姜左巖把張雨薇送到樂團后,調頭去了姜氏集團。 早上九點,集團照例開周會,表面一派和諧,實則暗潮洶涌。 大家匯報著各自的工作。前段時間,ECMO設備因為原料供應商抬價的原因,停產了很久,這使得原本發展就頗為曲折的項目不得不停滯下來,早先簽好的銷售合同也擱置在一旁,為此產生了不少違約金。 經過幾輪談判,供應商還是不肯降價,可如果按現在的價格生產設備,每一臺要虧損十幾萬,得不償失。 那時,所有人都在提議停止生產,因為生產的越多,虧損的就越多,虧損的金額甚至比違約金還要高。 員工們的建議不無道理,可姜左巖作為公司的領導,也有自己的打算。 在ECMO設備被國外壟斷的情況下,只有堅持國產化研發,才能逐步打開國內市場,取締國外壟斷。盡管這個過程曲折漫長,甚至會有一定程度的虧損,但從長遠來看,前路始終是光明的。 現在,這個探索的重擔就落在了姜氏集團的肩頭上。有能力和財力承受ECMO項目的公司沒幾個,而姜氏集團既然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剩下的便只剩堅持。 這個決定始終是要做的,不光是為了利益,更多的是一種戰略意義。 那時,姜左巖頂住了所有壓力,把責任都攬了下來,一邊親自同對方談判,一邊高價進行原料的采購,以此來完成之前預售的訂單。 那段時間,他除了加班就是加班,可事情的結果并不會因為他辛苦而向他傾斜。 才一個月的時間,公司已經虧損了上百萬。員工們看在眼里,卻也不解,甚至有很多員工離職,生怕這樣下去集團破產,自己會失業。 姜左巖沒說什么,也二話不說地批復了所有的離職手續。這些人不乏高材生,也不乏公司的技術骨干,直到ECMO耗材的主要負責人劉振把離職信放到姜左巖桌上的時候,他的情緒這才稍有浮動。 姜左巖沒什么情緒,可眼神中卻是帶著鋒利,“為什么離職?這是你親自研發出來的作品?!?/br> 劉振清大畢業的高材生,是個從寒門走出來的,不善言辭,卻有著普通理科男通有的特點,含蓄敏感。他眼神躲閃,聲音也不大,“姜總,我家里還有幾口人,都在等我賺錢吃飯?!?/br> 姜左巖又盯著他看了會,良久,緩緩說道,“我以為你和我的目標是一樣的?!?/br> 劉振羞愧難當,他低下頭,心中有愧,不敢看姜左巖。 劉振剛入職的時候,姜氏集團的ECMO項目才剛剛起步,有雛形,但缺乏高精尖人才去打磨和完善這個項目,而他也正是看中了這個項目對意義,才決定留在姜氏。 在ECMO設備被其他國家壟斷的時代,姜氏集團能夠將巨大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在ECMO設備的研發上,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而這個項目也只有財力雄厚的姜氏集團才能承受。 那時的劉振剛畢業,懷揣著宏圖大志,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而他恰巧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是缺少姜氏集團這樣的平臺。 于是,他順理成章地留在了姜氏,并且帶領著一眾研發人員,從國外壟斷ECMO設備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傾注了無限的心血,終于把國產ECMO設備研發出來了。 而研發出產品并不代表成功,此后又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模擬,有時實驗需要進行幾十個小時,項目組的技術人員們就輪流加班,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進入臨床試驗后,就在一切都在好轉,以前的付出也在慢慢有著回報時,突然發生原料漲價的事情,讓劉振猝不及防。 就好像強撐著朝一個目標努力了九十九步后,臨到最后一步時,他突然就被壓垮了,因為在離成功最近的一次摔倒,讓他所有的希望頃刻間幻滅了。 別人都勸他再堅持一步啊,成功就在前方,可沒人知道他在此之前已經撐了九十九步,此刻他就是撐不住了。 “對不起,姜總,辜負了您的期望?!眲⒄褶抢X袋,像是xiele氣的皮球一般,毫無生機。 “想好了?”姜左巖深知技術部的辛苦,原本打算這件事情過去之后給技術部放個長假,可沒想到劉振這么沉不住氣。 可既然劉振的想法已經動搖,便也沒有再留的必要。 商場如戰場,立場不堅定的兵斷然留不得。 “嗯?!眲⒄顸c點頭,算是默認。 姜左巖干脆得審批了他的離職申請,盡管是劉振主動提出離職,出于他對公司的貢獻,姜左巖還是讓人事給了他一筆獎金。 算是對他這些年工作的肯定。 而現在,距離原材料漲價的事情才過了一個多月,公司采購部已經找好了替代材料,比原先供應商的價格還要低,公司的項目進展一切如常,甚至要好于原本的預期,這讓姜左巖總覺得哪里怪怪的。 按理說,供應商們總歸是商人,雖說不會有坐地起價那樣不堪的手段,再怎么說也不會比原供應商的價格低。要知道,原來的價格是采購部的同事們經歷了無數次談判壓下來的,哪那么容易就降價。 所以這次事情意外的順暢,倒是讓姜左巖有些狐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