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姜宓帶著何主任、白老、賀教授、錢錚友下車,向大家承諾,便是她來不了,何主任和白老等人也會隔段日子過來看看。 一來幫大家施針,二為開課。 “姜醫生,你不能來嗎?” 姜宓沖大家笑笑:“我是邊防醫生,偶爾來一次還行,次次都來,就不現實了。我答應大家,真要有一天,大家的病癥非我不可,那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趕來。當然,我不希望有那一天,在此,我祝愿大家年年安康,歲歲平安長壽?!?/br> “姜醫生……我也祝你健康長壽!” “祝姜醫生一生平安!”不知誰喊了嗓,然后大片的聲音起來了,“祝姜醫生一生平安!” …… “謝謝!”姜宓朝大家躬了躬身,“大家散了吧,這個天站在街上,風還是挺冷的?!?/br> 人群慢慢往道路兩邊退去,讓出一條道來。 姜宓帶著大家轉身上車,車子重新啟動。 有孩子抱了把野花追著車跑道:“姜醫生送你?!?/br> 姜宓搖下車窗,探身接?。骸爸x謝!” 車子緩緩開離市區。 巫家昱透過后視鏡往后看了眼:“困嗎?呂瑩拿條毯子,讓姜醫生睡會兒?!?/br> 呂瑩應了聲,解開包袱,拿了條羊皮毯給姜宓搭在腿上。 姜宓撥了撥手里盛開的小花,透過車窗往外看,冰雪化后,春風吹來,田野綠了,溝邊除了深淺不一的綠色,還點綴了一個個顏色各異的小花。 郊區的婦人帶著孩子,有挖野菜的,有拿著竹桿綁的鐮刀勾著路旁的柳樹枝子在捋嫩芽。 姜宓不解道:“捋它干嘛?” “吃啊。前兩年,別說柳樹芽了,就是樹皮都有人扒下來,拿回家洗洗丟進鍋里煮著吃?!?/br> “好吃嗎?” “樹皮肯定不好吃。柳芽還行,焯水后,用蒜汁拌一下,也算一道菜?!眳维撔Φ?,“這時節正是吃野菜的時候,回頭我帶你進山,咱們挖些薺菜、蒲公英回來,包鍋薺菜餃子,再打個蒲公英雞蛋湯喝?!?/br> 說著,呂瑩自己都饞了,姜宓亦有幾分向往,一個冬天蘿卜白菜的天天輪著來,她早吃煩了:“巫團長,咱們今天晚上就回邊防嗎?” 從市區到軍區醫院要三四個小時,從軍區醫院到邊防又是三四個小時,這會兒是下午兩點多,今兒要回邊防,那就得摸黑趕路了。 “不急,晚上在軍區醫院休整一晚,明早走?!?/br> “哦,等到了軍區醫院,”姜宓興致勃勃地跟呂瑩計劃道,“趁著天才有點黑,咱倆去溝邊看看有沒有野菜?!?/br> “好?!?/br>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一到軍區醫院,姜宓等人就被通知去傳染科做檢查。 檢查過關,他們才能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這是為防把傳染病病毒帶進部隊,傳染給戰士。 姜宓已經好了,不過,她還有五副調理身體的藥要喝,為防萬一,梁院長等人要她喝完藥,再觀察一下。 所以,翌日沒走成。 梁院長將她安排在住院部頂層,靠邊的位置,空間大,清靜。 為了給病房增添點顏色,呂瑩把她爺爺書房里的墨蘭抱來了,還給搬了套桌椅,抬來箱書籍。 姜宓打開藤箱,抽了本書:“牛娃出院了吧?” 呂瑩:“我等會兒問問?!?/br> “出院了?!蔽准谊盘嶂澈型崎T進來道,“你們去市傳染病醫院的第二天他就出院回家了,張大妮擔心他恢復情況不理想,還專門去看過兩回?!?/br> “現在情況怎么樣?” “聽張大妮說,恢復得不錯?!?/br> 姜宓點點頭:“回去后,我抽空過去看看。鄭廣房(第一個出血熱患者)呢?” 鄭廣房的情況,呂瑩昨天聽自家爺爺說過,聞言道:“他出血熱已經好了,現在轉移到普通病房,在做塵肺治療?!?/br> “書先放下,過來洗手吃飯?!蔽准谊糯蜷_食盒招呼道。 姜宓放下書本,洗洗手,在桌前坐下,看向飯盒里漂浮的rou片和蒜苗,疑惑道:“羊rou湯?”有一點點膻味。 “嗯,你小舅送的黃羊腿,早上我拿食堂請大師傅做了,嘗嘗,好不好喝?” 姜宓拿起小勺,見他摘了口罩要一起吃,忙道:“你干嘛,萬一我身上的病毒沒去干凈,傳染了怎么辦?你不去京市啦?” “我這身體哪那么容易傳染?!痹捠沁@么說,巫家昱還是放下湯勺,重新戴上了口罩,他后天要帶隊去京市參加大比,確實不能輕忽。 “你趕緊回邊防吧,走前一些準備工作不得做,我這要什么有呂瑩呢?!?/br> “行,照顧好自己。羊腿還剩下大半,我放食堂了,想吃讓呂瑩跟大師傅說一聲,讓他給你做,還有羊rou包子,我讓他幫忙放缸里用硫磺熏了下,這樣能放兩三個月不壞,想吃讓他拿出來晾兩天,去去味兒。還有你讓張大妮給你小舅配的藥,我放你宿舍的茶幾上了?!?/br> 姜宓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送走巫家昱,姜宓搬張椅子坐在窗前,抽本醫書看了起來。 呂瑩熬好藥送來,轉頭叫上何主任、白老等人拎著籃子進山了。 他們雖不用像姜宓一樣要住在病房隔離,卻必須天天戴著口罩,且不能接觸病患,不能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跑。 --